APP下载

小学阶段毒品预防意义与策略

2019-04-29陈玉珍

关键词:意义小学生策略

陈玉珍

【摘 要】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吸毒人员有所下降,但青少年依然占吸毒人员的很大比例。以此同时,青少年毒品犯罪也越演越烈,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因此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毒品预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63-02

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禁毒、戒毒的力度,但我国青少年吸毒人群仍在不断增加。自从冰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流行起来后,一发不可收拾。虽然传统毒品的吸食者逐渐老去和死亡,但是新生代的吸毒勢头却异常凶猛,青少年正逐步成为新滋生吸毒者的主力。根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逐年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好奇是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身心发育也不成熟,对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据统计,因好奇心而染上毒瘾的青少年人数,占吸毒总数70%以上。只有12岁的山东省青岛市市南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某,在游乐场所认识的“哥哥”带领下,吸起了摇头丸和K粉,走上了吸毒之路。

一、小学阶段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意义

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能使其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为抵御毒品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因此,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在小学生毒品预防工作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1.毒品预防教育能提高小学生防毒、拒毒能力。

吸毒者的吸毒路程,一般由第一次的偶然性,到再尝试的心理,到最终陷入吸毒的而不能自拔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小学生真正树立起远离毒品的意识,才能够保证他们免受毒品的危害,才能更有效地引导他们自觉抵御毒品。

2.毒品预防教育能提高小学生认识、分辨毒品的水平。

据调查,吸毒人员中90%以上是17-20岁第一次接触毒品,摇头丸、冰毒等新型毒品初次使用的年龄则更早,大多在15-19岁之间初次使用。之所以出现如此让人惊叹的数字,是因为吸毒者对毒品认识还不到位。

新型毒品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毒品的认识。公安部禁毒局表示,部分青少年错误地认为包K粉、摇头丸等合成毒品不是毒品。单纯地认为吸食这些东西是一种时尚,并不违法,错误地认为新型毒品危害不大,就算吸食也是容易戒断,也不会成瘾,或者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严峻的形势,无疑是向学校提出了对小学生加强毒品预防学习的迫切性。只有“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尽可能早地去认识新型毒品、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才能更有效地预防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

3.毒品预防教育能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

青少年吸毒,终将会带来一系列恶性后果。为了能再吸上一口毒品,他们只好另辟途径:偷窃、抢劫、勒索,甚至杀人放火等无所不为。这些犯罪行为必将危害到社会安宁。只有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杜绝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出现。

二、小学阶段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策略

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之病”的观点,“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是禁毒工作的方针,也是国内外禁毒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更是我国禁毒工作取得最终胜利必须秉持的根本策略和重要根基。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展毒品预防,需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其实,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决定在中小学开设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并印发《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其总目标提出了:在各学科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

但就现在情形来看,应试教育还是占据着教育的首先地位,学生各方面的预防教育和健康教育还没得到很好的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所以,各教育者应深刻体会到:教育和保护青少年免受毒品的侵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2.法制教育,根本所在。

为了防范毒品犯罪,我国政府进行了相关的行政、刑事立法。2007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标志着中国禁毒立法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导致了他们法律意识的淡薄。在小学阶段开展相关禁毒法制教育,能较好地唤起他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让小学生从思想上将涉毒犯罪的萌芽扼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在小学阶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现阶段,各小学都多以开展禁毒教育主题班会、举办毒品知识展览、观看禁毒专题片等对学生进行禁毒预防教育。这些形象、直观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中高年级组的学生,学校可以要求他们出好禁毒专题黑板报和手抄以及开展组织禁毒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或者是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须通过查找大量的资料来完成任务,从而对毒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条件允许的情况,可组织学生到相关禁毒基地参观。通过真实的见闻,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毒品的危害,从而断绝吸毒的念头,树立起远离吸毒的决心。

4.三位一体,资源整合。

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家庭毒品预防教育是抵御毒品最普遍、最有效的第一道防线。为人父母者,更有责任对子女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子女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家长需与学校共同携手,将毒品预防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需以身作则,自己自觉抵御毒品的诱惑。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不能过于溺爱、或放任孩子不理不管,或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协同学校,为孩子的毒品预防教育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层面可以发挥广播、公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毒品危害,从而提高人们对毒品的认识。各部门应积极做好社会治安工作,加强对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从根源上杜绝小学生犯罪行为。

家庭与社区的大力配合,将让学校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对学校预防教育工作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禁毒教育应坚持“防范为主,从小做起。”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只有做好毒品防范工作,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姚慧,宋晓明.《我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政法学刊,212(1):94-99.

[2]谭建华.毒品预防与控制工作规范化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13.

[3]周正想.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1):12-18.

[4]周敏,徐彦.试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1):37-39.

猜你喜欢

意义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