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泥塑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4-29董玉华于佳飞王芳芳

关键词:生活教育审美美术教学

董玉华 于佳飞 王芳芳

【摘 要】泥作为孩子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非常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儿童来说,玩泥巴、做泥塑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从敲、捏、团、包、揉中体会到了生活的无穷乐趣。作为一线的美术老师,我们只要努力去探索、去发现,进一步去深入、挖掘,就一定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在嬉戏泥土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美术教学;审美;创新;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07-01

泥作为孩子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非常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农村孩子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学习泥塑更是对他们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他们从敲、捏、团、包、揉中体会到了生活的无穷乐趣。作为一线的美术老师,我们该如何引领孩子通过走近泥塑——这指尖的智慧、艺术的奇葩,让孩子在嬉戏泥土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大的发展呢?笔者就由聆听刘继华老师执教的《小泥人》一课及自己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对泥塑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善用泥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今的美术教育越来越强调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的确,这对于新世纪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世界接轨的中国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設者。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未来的社会接班人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可在很多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却遗憾地发现,当教师出示示范作品时,学生除了发出“啧啧”的惊叹之外就再也说不出其他东西来。虽然布置作业时教师一再强调自己创作,但孩子除临摹书本之外很少自己进行创作。分析原因,很多孩子缺乏学习的兴趣或态度不端正。为什么呢?许多家长在和老师交流时还说自家孩子小时候是如何的喜欢画画,随意涂鸦,往往还乐此不疲。为何孩子年龄增长了,而对美术的兴趣反而减退?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的确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显然,美术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美术学习和美术语言的表现更加有意思,是我们应该解决的。

泥作为孩子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非常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用画笔不能表现的或难以表现的,都可以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来表现。这种美术语言的表现更容易,因此,学生也更能接受。同时,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也更强,更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也更明确,学生操作会更具体,感觉更为实在。如老师在教学《小泥人》一课时,通过泥人的动画展示,让学生跟着课件中的泥人,一起做动作,通过自己的动态表现,很快就能联想到泥人的动态表现,不仅解决了造型中的难点,也让学生从中明确了只要把泥人的头歪一歪,手伸一伸,脚踢一踢,身子扭一扭……就可以得到各种动态泥人。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以发挥了,创造精神更得以培养了。

二、活用泥塑,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美术语言的表现方式多样,可以用线条、色块、纹理等。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组合让作品更加丰富,表现的意境更加真实。然而,作为孩子,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美术的素养和技巧也非常的稚嫩,许多方式不能够更好地表现或表现不出他们的心灵。而泥却能让他们找到自信。许多之前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孩子却对泥情有独钟,他们从各种不同动作如敲、捏、团、包、揉中感受到动手的乐趣。孩子会对自己的“作品”百加呵护。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当刘老师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放置展台时,孩子们是那样的高兴。尤其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创意、品评别人的作品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仿佛就是那个小泥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起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可见体验成功对孩子来说是何等重要,尤其是对某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孩子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泥塑作品制作过程中,孩子那种真实情绪的表达是我们动手过程中的真正收获。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体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教育应该探讨的课题。

三、巧用泥塑,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简单的小泥人不足为奇,而多个泥人的合作和交流会成为各种不同的场景,这就让孩子乐在其中。似乎他们手中的泥人就是他们自己,穿梭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时而是那乐队的指挥,时而是街边的小贩,时而是运动场上的健将,时而是航天英雄……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都付诸每个场景中的泥人身上,学生在交流和合作的同时,增进了友谊,找到了乐趣。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作为教育更是在为社会服务。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中,不正是为成为社会中各色的人而不断进步,不断体验,不断成熟吗?孩子在玩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妙用泥塑,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

陶行知在《谈生活教育》中指出:“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在《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中亦指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

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既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更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也是美术教学在课堂中贯穿的主线。如《小泥人》一课中《维吾尔小姑娘》那优美的舞姿,《拉面大王》的精湛技艺,还有那阿炳的《二泉映月》,无一不是美术作品中美的杰作。刘老师通过课件分别展示它们,从孩子们的表现可见孩子已陶醉于其中,体验到了生活的快乐。作为美术教学中的深层次目标,审美情趣无疑是孩子一辈子所必修的课程。泥塑教学中的各种动作神态、场景故事,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如何鉴赏、鉴赏什么,都对孩子以后发展有很大好处。

对儿童来说,玩泥巴是最简单却有意义的游戏,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探索倾向和表现欲望在活动中得到有效体现,玩泥巴、做泥塑给学生及教师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其实,学生只是在捏泥、想象、动手及思考,但我们作为个体,对原始物质的处理能力和源自对大自然的想象,通过泥塑创作方式充分表现出来。

教学中,真诚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充满想象、充满期待和泥土芬芳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

[2]钱初熹.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田喜.关于泥塑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2).

[4]洪海珠.浅谈泥塑教学对儿童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审美美术教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