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9-04-29张文超
张文超
【摘 要】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当前课堂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作为高中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在其教学理念上,还是课堂操作上,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只有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师的工作进一步加强,才能确保高中物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改革和进步。在本文中将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向作出以下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27-02
在针对高中物理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作为基础,进而提高物理学科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1]。同时注重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确保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养成较强的物理应用与物理推理能力;使其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为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提供明确的教育方向。
一、高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转变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持续推进,在针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改革中主要包括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更新教学内容、制定学业质量标准、提高教学指导性;教育部明确了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从而准确把握教学广度与深度,将核心素养充分落实到物理学科中;同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教学质量标准。
1.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作为一门生活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加强物理在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了解物理;使其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与生活相衔接,能充分满足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心,并将其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符合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教材的创新性与可操作性。
在新课改后,高中物理学科在课程设置上的改变,使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物理教材也更加具备时代的特征;因此在将物理理论与日常生活实践相合的过程中,更加强了对学生在探究物理知识中对情感需求的关注,使得物理教材呈现出了新版面、新结构、新思维[2]。
3.试题设置的理性化。
试题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对试题的改革直接对新课改的动向产生影响;尤其是近年来,考题的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特点与习惯,相较于过往一味追求成绩,过分关注理论公式的生搬硬套,当前的课题中展示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开发性,无论是对条件、过程还是结论的开放,都让学生有了更加充足的思考空间。因此多数题型的答案不再具有唯一性,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加强物理理论与学生情感、生活实践的相互联系。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突破
1.教材的多角度解读。
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中,提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新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将其具体化,即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水平,通过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因此要确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就要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有所突破,对物理教材进行多维度解读。物理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文本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方法、数学工具或模型方法等来对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并鼓励其以物理学视角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展开解释,确保其能够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部分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对其生活与工作给予指导。同时将物理现象和物理学相关热点问题相互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充分认识到质疑与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对常见物理模型的应用来对简单物理现象进行推理和分析,从而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
2.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以往的教学观念、方式、习惯等作出改变,使其自身职能转变为推动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帮助其自我检视与反思,不断挖掘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也要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配合者,在教学中要帮助其搜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并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学习活动,从而为学生营造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对其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并使其评价内化。另一方面,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这一情境模式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来有目的的创造,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发现的效果,使其成为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发现者,而非被动性接受者。
3.课堂教学方式的突破。
在传统教学工作中,学生在未参与教学活动时就被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通常被看成单纯的认知体;而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下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不只是单纯的认知体,在任何一种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以完整的生命体来参与,而非被孤立的或局部的参与[3];其次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以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为前提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全面掌握其成长要素,通过个性化的教师指导,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教师,使得教学工作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其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对每一位学生的内在动力进行引导。最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练习与反馈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对课堂教学的成果进行检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或遗漏之处及时修正并强化。
4.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考试作为教学成果评价的一种方式,在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公平、公正的设置考评内容、制度十分必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考评从以往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单项测试逐渐转变为全面发展,并以进一步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为考评标准;在教学考评中,不僅有终结性的评价,也有了过程性评价;不仅要进行书面式考评,也要注重操作式考评;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考评,也是学生之间或学生自我的考评。因此这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学校与教师共同对教学评价方式作出改变,无论是评价内容、形式、结果,抑或是评价的标准、目的、意义等都要力求新的突破;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转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教材的多角度解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完成高中物理的新课程改革,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发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任晨辉.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7(10):143-143.
[2]孙开文.对构建高中物理实验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06-106.
[3]金风.试论在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几点探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7):00082-0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