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容忍出来的

2019-04-29唐映红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获得者灵性

唐映红

关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问题,可能是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的痛点之一。

近70年来,在国内接受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一代又一代人群中,在夺取国际科学最高奖项方面始终乏力:数学菲尔兹奖获得者,0;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0;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0。多年过去了,“钱学森之问”依然无解。

前不久,中美教育文化比较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回应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总结的创造性思维公式(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时,认为创造性根本不可“教”,而且越“教”越没有创造性。

从心理学角度,黄全愈教授的看法是正确的,创造性根本不是“教”出来的。

首先,何谓“创造性”(也称作“创造力”),心理学家罗德斯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4P模型:创造性是创造个体(Person)、创造环境(Place)、创造过程(Process)和创造产品(Product)四个因素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特质的个体,如果所置身的并非一个支持创造性的环境,那么他的创造性也难以彰显出来。

接下来再来说创造性特质有哪些。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提出,创造性个体通常具有如下一系列特质:忍受模糊、堅持不懈、对新经验开放、愿意冒险、对自己的信念有胆识、自我肯定、支配性、独立等。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与此大同小异。

中国的教育支持学生“忍受模糊”“对新经验”开放吗?这意味着在具体的教学和评定环节,教师要容忍学生独辟蹊径的新奇解答,或者多元的含糊解答,而不是用一个教条的标准答案来框定。

再例如,中国的教育支持学生“愿意冒险”吗?所谓“愿意冒险”,无非就是不惜犯错。教师就要容忍学生犯错,耐心了解和分析为什么犯错,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用标准答案来矫正。换言之,教师关心的应该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写出来的答案。

事实上,每个学生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着与生俱来“写”在基因里的某些创造性特质。婴儿们在接受社会化之前或者之初,都有着对新经验的开放,都能忍受模糊,都愿意冒险。如果我们把这种天赋的创造性特质称为“灵性”,那么中国的教育有没有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这些“灵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网络流传的“渐崩式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视频中有一道题目,展示《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个的图,问“这里有几个人”,标准答案是“4”,有孩子回答“2”,家长就抓狂了。

标准答案“4”就是在戕害孩子的灵性。回答出“2”的孩子,其实能注意到其他孩子所不能注意到的观察点,并且给出了自己符合逻辑的解答(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不是“人”),这是一个六七岁儿童身上难能可贵的创造性特质的反映。

不难看出,从作业练习册的编写、教师的评定、家长的辅导,这一条龙的教育环节,并没有给学生“忍受模糊、坚持不懈、对新经验开放、愿意冒险”等特质留有余地。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3~6岁的学龄前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敏感期,游戏、涂鸦、阅读都是他们发展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途径。创造性是“教”不出来的,但中国教育如果能做到呵护、维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容忍、支持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性特质,自然而然也就能“育”出创造性来。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获得者灵性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获得者 ——胡邦宁
荷品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标准答案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大多数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卖给你一套标准答案
“阅读理解”的作者为何败给标准答案?
道不远人楼难弃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