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写作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究

2019-04-29曾丽娟

关键词:随文练笔微写作阅读教学

曾丽娟

【摘 要】在对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时,要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联动的联结点,通过有效的随文练笔,巧用读写策略,一方面以读导写,读出画面、读出空白、读出冲突、读出特点;另一方面以写促读,通过仿写、补写、续写等,实现读写联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微习作能力。

【关键词】微写作;阅读教学;随文练笔;读写联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96-02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提高的关系。读和写是相通的,“读”是接收语言材料,在内化的中产生个性体验;“写”是重组语言材料,是阅读中的个性体验初步梳理后的外显,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写微习作时,要重视“读”和“写”的联动效应,在课堂上创设更多的微写作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写,在写中促读,从而提升语言素养。

一、找准读写的联结点

现行教材每单元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易造成阅读教学与写作脱节。随文练笔,是在课堂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微写作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中。

随文练笔的“写”与对文本的“读”互为促进,二者的碰撞往往产生联动效应,称为“读写联动”。要想课堂化静为动,透出浓浓的语文味,教师要独具慧眼,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作为微写作的训练契机。

1.抓住“读”字,读到深处。

“读写联动”的“读”,主要是指对文本的读,有时也指对拓展文本的读。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思涌动方能才思绵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走进文本和人物内心,才能写下微体会、微感悟、微思考。

例如《秋天的怀念》中,“我”瘫痪后,变得暴怒无常。老师让学生想象“我”的心情,有学生说道:“我年纪轻轻却瘫痪,这意味着所有美好的理想都被禁锢在了轮椅上。”

2.落实“写”字,灵活地写。

“微写作”的“写”,可通过课堂的随文练笔,也指课后的“拓开一笔”或“拓开一文”,即小练笔。课堂的“微写作”,用时经济,操作灵活,少则一两句,多则一两个片段。它聚焦于一点,又进行充分的个性发散。

《秋天的怀念》中,当读到“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学生写道:“这是一位多么艰难的母亲!深患绝症的她忍住病痛、强装笑颜,只为了不触动孩子敏感的心。”

3.突出“动”字,重在互动。

张田若教授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确实,“读”与“写”不应人为地孤立起来。我们应重视读中写、写中读,以读为手段促写,以写为手段促读,使读与写互为手段与目标,齐头并进。写时不求完整,重在贯通文路,促进个性体验的互动,实现阅读与写作、人文与语言的互动。

《秋天的怀念》课堂上,有了“读”的基础,学生体会到了“我”的痛苦和母亲的坚忍,才有了水到渠成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用“写”梳理内心语言,传递母爱的声音。

“读写联动”课堂有赖于“随文练笔”的撬动,但随文练笔不是单纯的微写作,它有“写”的形式,却仍着眼于“读”。

二、巧用读写策略

1.以“读”导写。

(1)读出画面。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画面蕴藏在字里行间,要靠学生的想象或角色移位来自然生成,它让我们走进人物错综复杂的内心和五彩斑斓的自然……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巧妙抓住了“饱经风霜”一词,让学生想象、写作。

(2)读出空白。

高明的艺术家善用“留空”手法,所谓的“空白”常隐匿着大量的语言空间和人文价值。教师要善于抓住它,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去贯通行文和思维的跳跃。

如《鱼游到了纸上》,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空白,并进行微写作: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他静静地,心里却有很多语言:____)

(3)读出冲突。

读书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初读时文本的描写会与正常的思维产生强烈的冲突,此处正是读写联动的结合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反差,强化情感冲突,边读边写,使语言的韵味更丰厚。

如《触摸春天》,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困惑:盲姑娘怎么能极其准确地抓到蝴蝶?再引导学生感悟她内心的细腻聪慧和对春天的热爱,再安排微写作深化体验:蝴蝶在安静的指间扑腾,她的心灵来到了____,她闻到了____,摸到了____,看到了____。

(4)读出特点。

文章因体裁不同,在语言、结构等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揣摩其特点。读写联动追求言意兼得,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不仅学习表达,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加深理解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

如《荷花》一课,作者思路清晰,先闻到荷花的清香,再细看荷叶、荷花的姿态,最后把自己想象成荷花,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此结构进行微写作。

2.以“写”促读。

(1)仿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摹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模仿可使读和写结合,既训练写作,又使课堂阅读得到延伸。

(2)补写。

有些文章语言含蓄,思维跳跃大,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补充空白,深化对原文的理解。

如《尊严》中:“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他想:___。终于,他俯下身子,用唯一的手搬起砖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乞丐复杂的内心,以走進人物的灵魂。

(3)续写。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教师可指引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此文。故事的发展是多元化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创造思维大有益处。

如《半截蜡烛》写道:“刚到楼梯口,蜡烛熄灭了。”利用此空白,学生可想象蜡烛熄灭后的结局。

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的联结点,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联动,坚定不移地在阅读中进行微写作训练,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读”与“写”的往复中,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微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仁赟.把写“挤进”阅读教学[J].北京:辅导员杂志社,辅导员,2014年第5期下旬刊,第93页、第100页.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微写作阅读教学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