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2019-04-29梁艳

关键词:五步古诗词教学法

梁艳

【摘 要】本文从“读、说、赏、悟、绘”的五个方面阐述了古诗词“五步”教学法,简明扼要,易于操作。这五步互为基础,相辅相成,可为中职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提供参考,以期培养中职学生初步的诗歌欣赏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经典古诗词、自觉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39-01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的艺术瑰宝,在中职语文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模块。古诗词教学不仅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渠道,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还承担着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学生诗歌初步的欣赏能力,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喜爱,并能自主学习、自觉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有古诗词“五步”教学法,可供借鉴。

一、读诗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充分肯定了“熟读”这一学习方法的重要意义及功能。读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最直接的方式,反复读,边思考边读,边体会边读,诗的语境、诗的情感、诗的意象也就读出来了。“读”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读准生字新词。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意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容易出现生僻字和词,教师可适当指导协助学生通过字典、网络查阅等方式,扫除朗读障碍。元稹诗《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诗句“残灯无焰影幢幢”,学生通过查询,一个“幢”字,读音与词义便可同时解决。二是掌握诗歌节奏。古诗词节奏明快,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美,往往是诗人心境、情感的体现。如李清照词《声声慢》,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韵律富有抑扬、高低、轻重缓急的特点,表达了词人大起大落、悲凉凄冷的情绪。豪放派词人辛棄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节奏沉郁,整首词呈现出诗人未能实现抱负的激愤沉郁之情。三是敲定重音和感情基调。感情基调的确定要建立在充分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之上,而重音往往是落在表达诗词情感关键字之上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和“常”为重音,描绘了诗人漂泊之苦,“多”和“独”也要重读,表现了诗人的孤老病愁。

二、说诗词

古诗词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师生对诗词理解的分析解说。学生是说诗的主体,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而教师在这个教学活动环节中的“必要”指导应该包括四个内容,一是说作者和时代背景。倡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多渠道收集资料,要求学生解说时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切忌说得过多扯得过远。二是说清字词句,解说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识记古代汉语语法常识。三是说清典故出处,把握用典深意。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而辛弃疾为什么会想到他们?这些人又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教师要指导学生逐层理解,学生只有能解释清楚这些典故的用意了,才能真正理解诗意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四是质疑问难,师生讨论解决。会问为什么,怎么办,是学生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体现,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解。

三、赏诗词

“赏”是指对诗词意境的鉴赏。欣赏鉴别诗境是建立在读者对生活的体验和诗歌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会读能说是古诗词教学的基础,但是只有鉴赏出诗的意境,领悟了诗的意象,才真正算是会欣赏诗词。首先要学会比较鉴赏。将两首有相似点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着学习,以《越中览古》和《石头城》为例,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阅读、比较鉴赏,边比较边鉴别,既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诗歌的欣赏能力。其次是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虚实结合是诗词创作的主要手段,而“虚”是作者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只有读者放飞想象,感受诗词的意境美,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产生共鸣,真正理解诗情蕴意。因此,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在想家时,也想象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家人大约像自己一样,也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那么“说”了些什么呢?这就是“虚”,是留给读者想象驰骋的天地。

四、悟诗词

即领悟体会诗词蕴含的情感。诗词蕴含的丰富情感,往往表达了是作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特定思想感情。学生对诗词情感的领悟,是一个反复揣摩的长期的过程,要建立在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之上。教师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现状,利用多媒体、角色表演等形式创设当时情境,并联系诗人时代背景,才能因势利导,达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领悟诗歌情感的目的。如王维诗《山居秋暝》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清冽的山泉,淙淙的流水声,均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光影音乐创造条件,来形象再现诗歌描绘的幽清明静的大自然之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绘诗词

“绘”是指用文字或图画描绘诗词内容、意境。诗词文字精炼简洁,呈现给读者的通常不是形象、具体、直观的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从诗词学习中获得的见闻、体会,多角度思考,将自己领悟的诗词内容意境准确形象描绘出来。不拘文字体裁,可以是语言优美的散文诗,也可以是扩写的写景叙事散文;不拘画风,可以是简笔、素描,可以是水粉、油画。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前面四步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文字描述或画图描绘的方式,结合时代背景,描绘这首词的内容、意境,表达审美意象。以这种方式丰富原诗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个性化地感受了诗词的意境,得到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也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了诗的内涵,感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五步教学法互为基础,相辅相成,语文教师可根据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个体差异,灵活运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可采用的方法还有很多,培养中职学生古诗词欣赏的能力,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慧.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漫谈.亚太教育,2016年6月.

[2]张红梅.古诗词教学中艺术特长生美育策略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5月.

[3]彭英.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美与时代(下旬刊),2015年8月.

猜你喜欢

五步古诗词教学法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现代散文“五步”快速阅读法
挪穷窝 斩穷根“五步”搬迁保脱贫
古诗词中的新年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