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理念下数学生命在职高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

2019-04-29谢品杰

关键词:有效策略数学

谢品杰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讲究共性,而艺术讲究个性,课改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个性获得长足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所谓策略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解决问题行为方式,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无非就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教,另一个是学生的学,学生如何学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教师的“导”上。

【关键词】课改理念;数学;职高課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23-01

引言

在职高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知识,学生在听的时候像是提线的木偶,教师提一下,学生动一下。这种“教师唱学生和”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数学课堂产生厌烦心理。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课改新要求出发树立课标意识,是当下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构建反思性课堂,抓住反思的契机,引导学生对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再认识,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一、传统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

1.教师课堂教学的呈示行为。

教师讲述主要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授课方式,教师在新授课时,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关注的是数学定理、公式的运用,不是它们的来源,是学生有没有学会知识,不是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情感价值观的提高。整个讲述过程,几乎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学生要做的就是听课、看黑板、记笔记。讲述的模式沿用的是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传授新课-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在这样单一反复缺乏感染力和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学到的数学基本是“数学成品”,这样一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果轻过程的讲述风格只会使得学生得不到体验知识形成的直接经验。没有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也无从经历对知识的理性思考。再者,在知识的呈示上,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与板书,或者加上一些静态的教具、模型。课堂环境单调、沉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易产生心理疲劳,甚至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话行为。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客观知识的单边传递过程,教师将知识的学习“窄化”为纯粹的知识传授。教师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师生之间的交往往往是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教学活动缺少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只是充当了知识的“搬运工”。相对而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微不足道了,伟大的教育家杜威也曾说过:“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摄取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的集体。”可见,学生是社会的个人,在课堂教学中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个体。但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由教师主宰和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互动,只是一种简单,独白式的问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和互动。看似是一个大集体的班级其实是“聚合的大众”,每个学生只是作为班级中的单独个体在课堂中学习,每个学生分别对教师负责,生生之间缺乏讨论交流,分工合作。

3.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行为。

由于传统的课堂整节课的教学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因此,课堂上没有足够的独立练习时间。且传统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位,教学资源单一、匮乏,导致问题类型缺乏多样性,教师在学生独立练习时强调最多的是解题规范。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传统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接受式学习,他们的学习活动就是听课,记笔记,他们是“班级”里的“个体户”,只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的学习没有自主实践,没有合作探究,有的只是教师的灌输和控制,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就是告诉你该做什么,该记什么,该听什么。这样的课堂,除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没有师生之间的启发引导;也没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分享;更没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的获得。

二、新课改理念下职高数学多样化教学策略

1.创建问题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学习。

想要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建问题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学习。通常情况下,在问题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和关键。同时,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思维更加发散。在此教师便要积极关注问题的创建,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引领,逐渐朝着良好的方向学习。因此,问题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其展现出的价值也是不可言语的。

2.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下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该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在此,教师便要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的展现自己。一般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彼此学习的情况下也是学生不断升华自身的重要体现。这样学生在相互帮助的情况下,便会共同进步。教师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便应该整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该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手段也在逐渐的得到更新。现代教学手段为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技术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会得到激发。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形式,就会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也会使新课程教育理念贯彻和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

结语

孔子《论语》中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数学,积极探究数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是数学新课改坚持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体现了快乐学习观培养的重要性。快乐学习观是学生应该确立的一种新的学习观念。这一观念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带着快乐的情感基调去主动积极地从事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感,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和策略,营造一种快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中学习。

参考文献

[1]潘步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餐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4.

[2]张久鹏.新课改下高中函数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李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施的策略、成效与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叶柱.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命题新走向[J].江西教育,2004(Z2):67-68.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数学
我们爱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