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开展现状和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2019-04-29尤长青
尤长青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的提升,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地增加,科教兴国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体育强国的目标在逐步实现,体育课堂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地位日趋重要,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效率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初中阶段无论是对于价值观的培养还是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阶段中,体育教育的开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还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体育技能也在不断地完善。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身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策略;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12-01
初中生处在一个身体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个人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身体素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是必修的课程,不仅你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利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习状态,制定有效合理的学习目标,利用恰当的方法来增强核心素养,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
新课程中的标准概念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技能、经验和品质,具备综合素养,是通过学习形成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学科特点的养成在于教师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去养成和改变。自主健身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核心素养包括对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行为以及将健身落实到实践当中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一定的运动认知能力,是自主健身的前提,学生完成了体育锻炼而获得的健康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个人的决策能力,是自主健康的实现拓展,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加强是学生在健身环境因素中日积月累的结果。
二、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
目前我国实施的体育中考制度经历了一个相对于漫长的阶段,但是并未达到较好的效果,大多数的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是感性的,由于我国国情的因素,每个地区的教育环境各不相同。不能很好地统一教育教学方式,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并未从理性上对体育课程有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活动的实践,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教师自然重视也不够,体育课自然就草草应付,上课也就单一化,较为枯燥,教学方式又比较单一,完全是为了应付中考,中考的内容考什么,体育老师便教什么。传递给学生的观念便是,中考考试的内容是最重要的,我只需要练好考试内容就行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世界越来越广阔,电子产品以及游戏应用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体育运动。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逐年降低,很多学生的运动天赋和体育技能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造成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综合素质没有的好提高。相关部门以及学校老师应当提高认识以及加强重视程度,并制定解决方案[1]。
三、基于初中体育课堂现状的有效教学策略
1.注重品德教育,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稳步提升。
良好的思维思维能力以及学科知识的实操能力,学生的价值观等,都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通过课堂中的互动,学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于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需要体育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思考,因体育课的特殊性,上课期间的场所大部分是在操场,篮球场等户外场地,对于个别学生的行为不好控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讲话中,明确上课的纪律,加强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一样的认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
初中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区别于政治,语文这样的学科,具有条理清晰的版块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品德教育,以及课外延伸。而体育课堂更加的复杂化,看似简单的一堂课往往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体育学科的优势,更好的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如让学生们通过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共同合作,必定會事半功倍,顽强,机智勇敢的精神也会日趋成长起来。参加田径,短跑等运动,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的精神,而体操训练可以树立学生坚持不解的运动精神。通过课堂中的体育运动与体育精神相结合,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体育运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体育精神会影响品德教育,有利于健康成长,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环节疲劳,增进情感的游戏,通过学生们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遵守秩序热爱集体的优秀品质[2]。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去实施,遵循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前提,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优化,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全面发展。中学生处于树立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凸显出来。通过学习不断强化学生以生为本的思想,从多元的体育课堂中不断地成长,学习探究,努力实现每个中学老师的教学目标。
为了目标的早日实现,精心设计的体育课堂是必不可少,需要老师花费多一些精力,努力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中融入积极向上的态度,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如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耐心给学生讲解完基本动作要领之外,可以组织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嘱咐主要动作技巧的勤加学习,慢慢领会到篮球运动的精神。学生在运球,传球的整个过程中,是完全自由的体验,也是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明显,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发挥施展的环境,教师就像是导演,给出灵感,制定方向跟目标,学生便是演员,学生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明确定位,逐渐立足。逐渐加强了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篮球运动的魅力也在感染着学生的心理,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样做,使得老师成为主导,而课后布置的相关开放性思考,让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反馈的结果较为良好,这样既突出了“以生为本”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习惯。
3.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改进教师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个性化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3]。体育老师必须以创新为核心,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使教学方式具备开放性的特点,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运用,创新练习的方式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思考而掌握的。如在立定跳远的课堂上,可以在展开教学之前,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明确每个小组,每个人的学习目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练习方法,保证每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之后以组为单位,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加以改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不断地进步。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完善教学环节。
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建立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自觉性较差,因此,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非常重要,除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更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引导,为了让学生对接下来课程有一定了解,就需要提前明确教学任务,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结合身体素质,心理因素等,布置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学习任务,如观看视频,查阅相关书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设计教学环节,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
四、结束语
體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体育技能以及相关知识,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主体,引导并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通过活动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虹伟.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7(8):230-230.
[2]杨裕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的审视与分析——以备课研究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2(7):44-46.
[3]曹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7(1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