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4-29梁翠旋

关键词:综合素养数学思维培养

梁翠旋

【摘 要】新兴课程改革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纯粹的灌输数学知识不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上的综合素养。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普及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进而实现提升小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综合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91-02

引言

小学生初步进入校园与课堂时,不论是心理还是生活自理方面都是新的起点,在此时的教学课程设置时,不单单要考虑到数学的知识如何传播,更要重视如何去开启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就小学生而言,此时的思维是维持着依赖性的,难以保持独立的态度,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培养学生主动寻求答案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不受拘束的进行创新性、发散性思考,从而在实践中完善对知识的认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的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才能有效的实现阶段性教改目标。

一、如何理解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

在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从对理论知识的阅读到理解,直至最终将知识能够熟练的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并完成学习的任务,这就形成了思维方式的闭环。数学的思维能力就是指在运用自我形成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学生思考知识的能力,例如通过仔细的观察、平面的推导、空间的想象、逻辑的归纳,这种种能力都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低年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之后在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更高效的面对越加复杂的数学题目。当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也在同步提高,教师应当积极的在此方面加以引导,将字面的知识与现实的问题结合,培养学生面对新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力,这对今后不论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四个方向

1.创造性的布置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勇敢创新。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是一项需要长时间训练的长期工作。小学生的思维在这个年龄段,正好处于一個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教师根据这个特点,需要针对性的设置教学模式,设置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有兴趣的场景,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理解程度。

例如:在讲钱币的单位换算时,可以创设一个买卖的环境,鼓励学生准备好卖方的货物及价格标签,买方则准备好零钱,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进入这个场景进行购买,认识人民币,并且了解钱币的换算。学生在进行收付款的钱币组合时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并实际运用到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不同的钱币组合和传统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不谋而合,区别仅在于一个教师主动的传输知识,一个是学生主动的去寻求多种答案。

2.充分利用环境和教具,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即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进行知识传递,但是事实证明,恰恰是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主动程度,决定了最终的课堂效果。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拓展了“教”的思维,学生才能拓展“学”的思维[1]。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课程时,教师选择在大活动室上课,教导学生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平行线与交叉线,可以是自己画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室里的教具(黑板、直尺等),甚至可以是学生衣服、鞋子上的商标图案等等,学生在观察时自动分类,哪些是不会相交的,哪些最终会相交,这些线条在使用时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例如墙壁与地面是垂直相交的,两侧的墙壁为什么要平行……学生可以用一切工具大胆尝试、测试,得出结论,组织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启发学生今后的探索思维方式。

3.设置问题难易得当,引导学生思维更发散。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问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如何设置疑问,也是教师需要认真处理的关键环节[2]。疑问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方向,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教师要考虑到教材的重点及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情况,选择难易适中的问题,确保学生不会因为简单而缺失思考过程,并且不容易因为太难失去信心。低年级的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弱,因此疑问的设置需要从易到难的过程,慢慢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正确的答案,在发现答案的过程中树立发散的思维方式。

4.简单三步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转化意识,潜移默化的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1)从未知向已知的转变。

教学过程中,遇到解题时已知条件和未知结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将看起来没有必然联系的已知条件转化成相关的在知识范围内的条件,使之能运用已知的知识进行分解,抽丝剥茧,最终找出未知的结果。

(2)数形互转。

具体形象的思维更容易被学生所感知,抽象思维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形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1-10的数字时,教师会使用联想教导学生:1像铅笔,2像鸭子,3像耳朵……也有教师用三角形、正方形等具体形状让学生记住3和4,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直观形象抽象出数字,加深小学生对数的认识。数形的转化在很多时候都能帮助教师传达抽象的概念,形是直观的认识,数又代表了事物的本质。

(3)将复杂分解成简单。

当面对看似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抓住关键点的方法,并做出简单的改变。例如在计算多位数及分数的乘除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是由两部分合成的,然后计算难度就分解了。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场景教学和道具教学,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积极性,加强生活实践,帮助学生提升主动思考,大胆创新的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质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顺利改革。

参考文献

[1]郭俊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3(23).

[2]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1):140-140.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数学思维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