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29唐金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唐金平

摘 要:信息技术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技术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仍然采用老方法、旧模式,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教、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热情,也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逐渐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领会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情境中,由此作出相应的决策以解决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教学策略与我们目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即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本一致的。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就如何把这一策略巧妙地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以落实浅层学习变为深度学习,使初中物理教学更加有效、高效做以下探讨。

一、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好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应不同的学生,并能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任务”。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1.“任务”要有层次感。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要“任务”要有层次感。

2.“任务”要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网页制作的“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由于创设了愉快的教学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感性认识,并用一个个“子任务”引导学生自学和上机实践,因此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网页制作知识。

3.“任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定出适当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知识的学习探究及创新。例如我在进行WORD图文混排的讲解的时候,我首先把一些以前毕业学生做的较好的校报或者电子板报作品让学生欣赏一下,这时就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欲望,这时教师再适时向学生提出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去讨论一些操作的技巧,然后自己动手操作实现知识的掌握及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地获得知识,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当学生探索欲望被激发后,教师及时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问题。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尤其重要,问题应该尽可能与日常学习生活或其他学科内容密切相关。提出问题后,就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该问题开思考,该问题的主要讲的什么?解决该问题应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自己准备从哪些途径来获取这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该怎样办?这样一系列问题可有利于学生弄清问题含义,并按照一条正确的思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纠正错误的理解和思路,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坚持这种任务型学习方法,学生就能逐步养成自学能力和创新学习的方法,也会把这些技能应用到其它科目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如何提升“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成效

任务驱动教学,为教师的教学开辟了新的实践空间。而教师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其主导意识决定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好坏。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角色,并“驱动”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成为提升“任务驱动”教学实施成效的重点。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前提。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科来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必需也是必然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色彩鲜艳的图片、发人深省的视频、悦耳动听的音质、引人入胜的动画、各式各样的文字效果等等,都能够成为营造轻松教学气氛的元素,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要发挥将这些丰富的信息元素带到学生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信息世界。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任务驱动教学前,如果能够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带入课堂,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挖掘丰富的学习任务是基础。挖掘丰富的学习任务能够为任务驱动教学提供必要的学习素材,开启学生学习的大门。学习任务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在接受到了学习任务之后,才能够开始分工合作、互动学习。可以说,学习任务在教学情境与合作学习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

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老师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贾孝勇.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教学应用研究[J].电脑迷,2018(12):9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