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自主教学思考

2019-04-29孔文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所学椭圆数学知识

孔文辉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教学课时少,教师往往采用讲课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产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点体会。

一、结合所学内容,设置探究情境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是非观与自主性。若想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性的探究式学习,教师必须结合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探究情境,进而在特定的氛围和环境中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规律,避免学生思维重心的偏移,最终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讲“椭圆”时,教学重点在于对椭圆定义与椭圆标准方程的把握,而其难点在于如何化简椭圆方程。笔者使用钉子与线进行椭圆的绘制,并引导学生对椭圆的结构等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进而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不同工具进行椭圆的绘制,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之后,再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完成对“椭圆”概念的概括,最后引导学生对椭圆标准方程进行合作探究,力图寻找到更加简便的运算方法。经过亲身实践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发现,在化简椭圆方程的过程中,若在两边分别开方,方程的复杂程度会提高,而若在整理之后再进行平方运算,难度就会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信心

二、合理设计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可以说,提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困惑和好奇,进而转化为求知与探究的欲望。这种欲望,对于学生思维的展开以及对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兼顾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学科,高中数学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高中数学教师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若干数列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对其特点与性质进行自主探究。由于等差数列的规律性较强,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并总结出其特点,教师则应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来对其性质进行概括,进而引出“等差数列”概念。此外,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这一概念后,适时地引入相关知识,甚至可以同时学习等差、等比数列内容,从而拓展和延伸学生对于数列知识的理解。

三、以实践问题引领探究

例如,在讲“函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理解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最为原始的,也是最为直观形象的方式——“简笔画”,其中临近教学最近的就是每天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勾勒的表示符号就是一种表示方式,而同样,“函数”也是数学知识的一种表示形式,它反映的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既体现出数的理论逻辑关系,同时更为深入的是反映出社会实践的“几何”价值和意义。进而引领学生从最为简单的“函数”图形开始,进行探究学习。这样,通过紧贴实践引入教学,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仅体现出非常自然、顺畅的教学程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度,进而提升了他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亲身体验引领探究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教育即生活。而就数学知识体系来说,他们来源于社会生活,并反作用指导生活、促进生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并明确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引领学生去感受数学知识内涵,体验数学知识灵魂,甚至可以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生活中去亲身体验有关数学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体温”感觉,认知到数学知识是活灵活现的,是赋有生命的,是鲜活的、发展的,是非常有价值意义的。从而激发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亲和力和粘连度。例如,在讲“三角函数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曲线进行动手观察和测量。如,在剪成正弦曲线的纸板上构建直角坐标系统,展开坐标系x轴和y轴的关系的探究,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曲线的数值对应关系;对三角开的边角进行实際测量,引导学生新手测量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各个角的度数,然后通过三角函数公式验证各个边和各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亲身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而且还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激发出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生成更加积极、自主和自觉地学习数学。

五、以激趣情境引领探究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创设富有情趣和激情的教学情况,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极大地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激发出他们进行数学学习强劲动力,产生浓厚的数学知识求知欲望,充分调动起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领悟与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倾向,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确实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协助作用、指导作用和参与作用发挥好,引领学生以更高的情绪进行思索、探讨、研究与学习,促使他们从中真正品尝到自主领悟的快乐,自由探究的愉悦,以及自觉学习的乐趣。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紧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更加自主地领悟数学知识,更加自由地探究数学知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更加自觉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方式和理念也要随之更新。面对高中数学课程里种种难点时,老师要善于因材施教、因利导势,利用简单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思维,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猜你喜欢

所学椭圆数学知识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非所学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