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19-04-29刘一舒

关键词:药物学护理专业教学模式

刘一舒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医学也在发展,社会对医药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要随之调整变化,如何在教学中将药物学基础知识简单化、基础知识实用化,这需要我们长期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教学模式;护理专业;药物学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85-01

引言

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越来越具体化、专业化,工作所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药物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中正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尤其重要。在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出一套适合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药物学基础》课程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药物学基础的概述

《药物学基础》是阐述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用法等一门医学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准确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关的知识是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护生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实施用药护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奠定基础,因此大多数医学院校将《药物学基础》列为重点医学基础课程。相对护理专业学生而言,《药物学基础》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难度大,知识结构侧重于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中職护理专业的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极易对关注的事物产生浓烈的兴趣,故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药物学基础学习现状分析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时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差,年轻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药物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面对药物学繁杂的知识点时,感觉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又不能直接操作,时间久了,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由于药物学基础没学好,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三、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有其特殊性,大部分是住院的患者,生命是不可再造的。护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谨慎的临床评判能力,因为容不得一个小小的失误,失误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可能对患者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因为关乎到人类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在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时候,更要努力加强学习,以便于更好的服务。

四、探索方法,提高学生的药物学习兴趣

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药物学习现状,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试图寻找到适合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药物的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学习目的,改善学习动机。

药物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学习药物学的原因并不明确,因此,明确学习目的,是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这里,我们可以邀请专业课老师,参加护士证辅导考试的学生,医院的护士走进课堂,与同学们分享药物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信息化教学。

翻转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掌握学习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一步深化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药物学这门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课下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查阅相关资料,对所学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有基本的认识。课堂上,通过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讨论,针对如何使用药物,用药指导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做中学,学中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教学法。

本门课程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药,如何进行用药护理,与临床专业关系密切,因此,可以采用病例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性的选择多个经典病例,提出与药物相关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结合教师讲授,对所学药物就会有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强化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的教学思想。

(3)探究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结合药物学的特点,除了在课堂中给出案例,还可以给出不同的知识主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求知欲,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再由老师进行点评,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五、教学策略

1.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为了使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更有效,根据历年教学实施情况,制订出详细的授课教学计划,如教学周的划分、每章节授课内容及学时、实验课的安排等,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药物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会药物学基础的运用,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药物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通过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对药物学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大小对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能否上好首次绪论课,对于学生学习药物学基础课程的兴趣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绪论课的教学,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学基础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合理运用,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法无定法,授课必须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并灵活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动脑、动眼、动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去传统的“粉笔加讲稿”的教学方式已逐渐不适应现实教学的需要,现在主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合班课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高效性、直观性,知识量大而全面。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且课件的制作能彰显教师教学个性,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与心血,促使教师主动学习药物学基础等方面知识。结合学习现状,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生不会主动学习,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但思想活跃、动手欲望强,在授课过程中提倡课堂多进行师生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落实讲练结合,每章节授课结束后,都要及时小结,布置适当习题巩固练习。在教学的不同章节教学中选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更多地将化学知识与医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创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药物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娄磊,黄惠清.新形势下中职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5):16-20.

[2]周孝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护理课程设计与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7):7484.

[3]李洋州.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体外衔接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02):7-8.

[4]邵晋萍,李志英.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职阶段课程设置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08):135-137.

猜你喜欢

药物学护理专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模块化教学中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的发展革新
美国卫生经济和药物学代表团近日来华访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