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29刘刚

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教学模式

刘刚

【摘 要】任务引领型教学是围绕一个完全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定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文阐述了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其构建,提出了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引领;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31-01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作为我国教育类型的一个层次,肩负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岗位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的重任。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改理念持续化革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当然,也是一种教学法,任务引領型教学在推进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一、实施任务引领型教学的重要性

任务引领型教学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在工作任务的履行过程中,学生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职业技能,在“干”中学、“用”中学,在职业氛围活动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社会人际交往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课堂活动,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无形中会促成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如教师应该怎样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典型工作任务,怎样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热情。

实施任务引领型教学对高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性。自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命题。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兴起,校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普遍差强人意的生源素质却使许多高职学校教育教学面临重大挑战,其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任务引领型教学是高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必由之路。

二、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1.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自主实践为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过程是一个将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技能与学习合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发展过程,其核心专业课程学习内容针对一个职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涉及“任务完成”的方方面面,如具体的工作对象、所需的工具、寻求的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特定的工作要求等。如果人的职业成长逻辑规律要遵循著名学者德莱福斯(S.Dreyfus)所提出的“从初学者到专家”5个发展阶段,那么每个阶段必定有对应的知识形态与工作任务,因为人的职业成长不仅仅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能够“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构建发展过程①。只有符合人的这一职业成长发展逻辑规律而奠定系列学习任务,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引入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就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而言,任务引领型教学是在专业教师(校内专任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从感知专业理论知识和课程资源内容开始,逐步引导学生从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过渡到解决复杂的工作实践案例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也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自我感知过程,先感知职场,学生才会产生“被引领”的感觉,只有经过充分感知工作实践情境,才会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因此,以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自主实践是任务引领型教学的基础。

2.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

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持续化深入与日益成熟,其触角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跨境电商在世界各国迅速兴起并得以迅猛发展,使国际贸易出现网络化趋势。跨境电商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双方,凭借国际互联网平台达成交易、支付结算,并凭借国际物流送达商品、完成国际商品交换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使国际贸易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也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提出了现实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同样也是培养从事跨境电商平台交易的外贸业务人员,使其在熟悉国际贸易的流程、具备相应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前提下,能熟练掌握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进行国际市场推广及产品营销。据此而言,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如《进出口业务综合技能》、《跨境电商操作实务》、《外贸项目课程》、《进出口业务函电》、《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关报检实务》等等课程无不在网络平台下进行线上和线下操作。所以,计算机网络平台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很多课程而言,确实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也是任务引领型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3.以表现性评价为教学实施监控的重要手段。

表现性评价②(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出现并在60年代运用到教育领域中,此后迅速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指根据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的真实面貌来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③(The U.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因其将学生置于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中能确切反映学生解决问题与学习的实际状况,就可以对学生“做”的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其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表现与系统的职业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显得十分密切。

任务引领型教学的评价活动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指向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因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不仅要强调对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因为注重过程评价,就是接受发展、变化的价值,赋予学生多次自我展示的机会,每一次变化都将成为自身能力提升发展的契机。

三、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设计的思路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实施模式主张学习任务和过程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一致。所谓工作过程的概念,其要素既包括工作任务也包括工作结果,具体而言,就是包含以“工作”为核心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等内容。问题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所谓“工作任务”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工作流程中进行选择。显然,将所有工作任务搬到课堂上是不现实的,因而,就产生的一个所谓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问题。既然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其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实际上已经把工作过程移植到了课堂教学,那么,就需要逐步推进,整理归纳出由职业活动向课堂教学移植转化的路径: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学习领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系统性。从更进一层的高度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还须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一个或若干个工作任务,再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学习价值和有职业技能养成有意义的学习领域,再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与任务的难度进行教学进程的序化,形成学生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实施应关注的问题

任务引领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學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关于工作任务的开发与确定、配套的教学环境建设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是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如,任务引领型教学主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若干因素的束缚,而国际贸易活动具有开放性,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在课堂上教师授课的知识和传授的技能一般带有普适性,难以应对特定工作任务遇到的特殊情形,故此,专业教师在教学生如何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业务操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又如,真实典型的外贸工作岗位任务只有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得以完成,职业工作规范、职业态度、工作习惯的养成也是依附于这个过程。任务引领型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就必须建立专业的教学场所或区域,创设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职业训练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真实的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情境,形成真正意义上职业教育一直提倡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再有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高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校内专业教师的转型。

五、结语

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管理向纵深方向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源于存在着偏重于任务引领教学主导者的“灌输式教学”,重视理论讲授、忽略操作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等缺陷,致使学生无法深入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无法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施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注:

①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

②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界说偏失的现状、影响及其纠正[J].教育探索,2008(11).

③崔文娟.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参考文献

[1]俞培燕.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4):28-29.

[2]毕建欣.“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SAS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43-4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应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