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9-04-29邓辉

关键词:班刊组内积极性

邓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45-01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聚沙成塔,积累渐进的过程。语文知识教师不讲,怕学生不能掌握,可是教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地讲解,收效却并不明显。其实,语文学科的知识大多数属于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渐领悟、操练而获得的,而真正需要老师“讲”的那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生教生”的形式完成。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理解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权力放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发现、互助、分享。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切切实实的学习实践中,得到知识,培养能力。

写作文和批改作文,可以说是学生和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情了。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仍无从下手,于是乱写一气凑个数;教师面对学生交上来的犹如一座小山的毫无新意的、艰涩难懂的作文也无从下手,有的随便批个“阅”应付了事,有的虽也精批细改,却也效果不佳。长期以来,这种低效的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在班级中创办一个班刊,可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只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再差的学生也会爱写作文的。我的做法是:发动全班同学,集思广益,给班刊起一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精心组织班刊编委会,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并规定该刊每两周出一期,用于发表同学们的优秀习作,然后鼓励学生向班刊投稿。

首先,我将班上同学以座位为主,再参照作文水平情况,分成六人一组的作文批改小组,每组推选一位组长,负责任务分工,本子收发,担当评讲作文的主持人。其次,小组轮流批改,每个学生手里每次拿到八本其问题与组长商量,组内评议,之后根据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三方面写出评语(教师事先指导批改方法),小组挑出几份写得好的议论文,记叙文及一些有争议的文章,组内选出三人进行课上讲评,一人负责记叙文,一人负责议论文,一人负责有争议的文章。当然学生也可将自己认为所批作文中较好的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供大家一起鉴赏品评。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异议。若引起争论,教师可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指导、评价。在这一环节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沟通和宽容,尝试协作与分享。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本次作文中的一些失误原因,大的方面可以是内容组织、结构安排上的不合理处,小的方面可以是句法、修辞、词语使用等细节上的错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防止以后作文中再出现类似的错误。然后再完成下面两步:

一、自我鉴定

通过这一环节的批改讨论,学生已对本次作文的要求、方向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其阅读自己的作文及相关批语,就更能深切地感受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因此学生在文后要写上一段“写作后记”,自我品评优劣得失,并得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如果他觉得其他同学的评价不一定客观,也可在“写作后记”中提出异议,等待教师的综合评审,或直接在课堂上提出,由同学共同商讨、评价。

二、教师综合评审

在完成以上步骤后,教师翻阅学生作文。主要不是批作文,而是根据学生写的评语和写作后记,观察和分析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在自我鉴定中获益多少。如果有学生在写作后记中提出疑问,必须及时给予答复。这样,教师作为施训者就不再是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而是写作训练规律的研究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写作训练效果测评的发展者。

这样的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章修改方法,还在互相评改过程中,达到了互相学习交流的目的,学生们都反映,这样的小组分享式自主学习作文评讲课收获很大。学生对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很感兴趣。真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富有建设性。过于肤浅直观的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也不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于深奥生僻的问题,超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这些都会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打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合于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初读阶段:在开始进入新课的教学时,笔者通常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内容包括读通课文、初步解决课后的部分习题。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就同时有十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效率提高了十倍,用最短的时间让全班同学读过课文,初步解决了课后的部分习题,大概了解了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求组内一个组员在读的时候,其他三人要仔细听,当小老师,及时对同学在读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对于课后练习的理解要人人思考,积极发言,互相帮助,力求人人过关。明确的要求、流程,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精读阶段:在教学中,围绕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运用性练习而展开。这些问题或练习的设计,或是学生单独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或是教学的重点,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借助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力量,可以促使难点的突破,促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课堂上,学生对课本的内容不再是盲目地接受,他们可以大胆地发问,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当学生对课文整体或部分有疑问时,应及时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如小的问题可以是字音,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订正,既提高了效率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把其他类似的问题在组内交流收获真不小。大的疑问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质疑,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发表、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让学生大胆质疑、解疑。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所掌握的知识便更牢固。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力争人人参与讨论,个个加入交流,尤其是那些胆子较小,基础较差,平时不敢在全班面前发言的学生,此时也能放松心情,大胆地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组内同学的帮助下,代表小组在全班面前交流,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与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扭转以往少数“尖子”撑局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局面。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學习的能力。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比拼活动。在语文课上,教师通过积极开展“我是导游”、“我是演员”、“我是诗人”、“我是演讲家”等丰富多彩的小组大比拼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只有我们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观念,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班刊组内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班刊制作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调查报告
我们的班刊
——《凌霄花蕊》
新班刊“出炉”啦!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