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2019-04-29欧阳兆晓肖游
欧阳兆晓 肖游
摘要:音乐教学的发展要不断汲取各民族音乐元素,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特色的音乐元素,将这些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有助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我国音乐教学的长远发展。本文我们将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视唱练耳
前言:
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视唱练耳学科还不够完善,在音乐教学视唱练耳中,汲取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注重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立足实际,更能创造出更好的音乐作品,实现更好的教学尝试。这对于我国视唱练耳教学和音乐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有助于我国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丰富我国音乐教学资源。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音乐的表达上有着自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这些特色文化对于我国音乐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吸收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有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音乐元素来源,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有助于发现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特色发展,百花争鸣。少数民族音乐中不同的音乐的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学生在音乐上的优势各不相同,多样的音乐表达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和练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音乐元素和音乐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三)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有助于我国音乐的融合发展,对于音乐教学和音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有助于在音乐教学和音乐的发展中汲取更多样的音乐元素,我国音乐能够博采众长,吸纳各民族之精华,在理论上和风格上融合发展,在音乐上更具创新性和發展性。这不仅仅给予学生更多的音乐内容的学习,也拓展了我国音乐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音乐教学和音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有助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延续和发展。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汲取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对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的音乐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少数民族作品能继续流传,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来讲也是有益的。
二、如何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
(一)在教学资源中加入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拓展学生视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除了中西方音乐作品相结合,还要更多的立足我国国情,采用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这是我国的民族瑰宝,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是少数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在这些作品中,有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血脉。汲取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在教学上不仅要提高教学能力,还要从自身提高音乐素养。从音乐教学本质上,提高自身对音乐的学习和领悟能力,自身的全面提高才能帮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教师掌握视唱和听辨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视唱练耳教学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音乐专长。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我国民族音乐形式多样,多元音乐文化才是音乐生命力延长的秘籍,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发现学生的优势,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给予不同的教学建议。视唱练耳教学中,加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正符合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的需要,这也有助于我国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四)鼓励学生接触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作品,提高自身音乐学习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更多的接触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在作品中体味少数民族文化,汲取少数民族的音乐精髓,并融入到以后的音乐学习中,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架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多样的音乐形式和内容的表达,在音乐学习上更加丰富,空间更加广阔,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结论:
学习和领悟少数民族音乐,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音乐事业未来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峰.浅谈中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觉训练[J].艺术教育,2011(08).
[2]杜鹃.关于建立视唱练耳听觉训练教学曲库的构想[J].音乐天地,2010(07).
[3]王晓燕.岭南音乐在广东高师音乐专业视唱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2:162-166.
[4]白翎.马思聪视唱教学思想的实践及其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04:48-53.
[5]贺炎如.拓展“回课”的空间——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探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4: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