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部编本”语文教材新特点及智趣教学对策

2019-04-29宋治伦

关键词:部编本语文教材核心素养

宋治伦

【摘 要】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新版“部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开始在各大中学中投放使用。相较于传统的人教版教材,“部编本”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较大改编。本文简要介绍了“部编本”教材的内容特色,并结合智趣教学策略,提出了部分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部編本”语文教材;核心素养;智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08-01

“部编本”教材在排版和内容上均有较大改变,不仅增加了插图设计,丰富了教材内容,还对教材的选文、导读部分都进行了较大调整。相较于原始版本,“部编本”教材的内容更加新颖,主题设计也更加贴近生活,趋于合理。

一、“部编本”新教材的特色

1.导读设计引人入胜,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相较于传统的人教版教材,“部编本”教材在阅读设计上做了较大改动,从单元导读到每一课的课前导引及名著导读,皆在原来的基础上融合了新元素,增添了文字描述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尤其是名著导读,传统的人教版教材常将其安置在教材的末尾,作为附加部分供学生赏读,且导读内容简易、枯燥,往往受不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致使学生对名著提不起相应的兴趣,无法积累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培养一定的语文素养[1]。然而,在新教材中,大大优化了名著导读的环节设计,不仅增加了对名著的评价部分,提供了阅读名著的方法与作者的背景信息,还截取了经典名著选段供学生赏析,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新教材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方面也做了较大改动。如在散文诗《荷叶·母亲》这一课中,新教材在课文中第四段的旁侧加入了阅读提示,用问句“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思考,让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边读边思考,真正做到好学深思。诸如此类的阅读提示在新教材中比比皆是,它们的存在旨在教导学生学会阅读,于思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选文篇目趋于合理,经典传承与走近现代同步进行。

对比传统人教版本教材与“部编本”新版教材可以发现,新版教材在选文上做了较大变动,不仅增删了部分课文,在课文的顺序上也做了适当调整。在课文数量上,七年级上册新教材将原来的课文数量由三十篇删减至二十四篇,删掉了《羚羊木雕》、《我的早年生活》、《紫藤萝瀑布》等课文篇目,增加了《窃读记》、《诫子书》、《植树的牧羊人》等篇目,旨在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要求学生从追求阅读的数量转变为追求阅读的品质[2]。在课文篇目的选择上,编辑部保留了一些经典文章,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杨绛先生的《老王》,这些经典文章的保留使新教材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同时仍旧传承了经典名篇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精神。同时,新教材也加入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如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作者的三次亲身经历,见证了荒芜之地转变为生机盎然的沃土的奇迹,刻画了一位无私奉献、令人敬佩的牧羊人形象。这篇文章虽然写于1953年,但却用生动的语言将一个孤独但内心纯净的老者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不仅宣扬了无私奉献的核心价值观,还可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素养。

3.课后练习形式多样,综合性实践更迭主题。

传统人教版本中的课后练习仅有一个部分,只注重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并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新教材在编排时改善了这一缺陷,除却对文章内容的提问与启发,还增加了积累拓展的环节,旨在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与培养。与此同时,综合性实践在主题与内容方面,也做了较大调整,与正版相比,将原有的“漫游语文世界”与“成长的烦恼”替换为“有朋自远方来”和“文学部落”,仅保留了“少年正是读书时”。新版教材的综合性实践在内容上层层递进,以梯度性的设计丰富了综合性实践的内容,使其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4.写作板块更为完备,于循序渐进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可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写作板块的设计也是教材编排的重难点所在。新版教材中对写作板块的设计更为完善,不仅将写作主题改编地更贴近生活,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在写作主题顺序上有所调整[3],如七年级下册的“部编本”教材,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热爱生活”板块到训练学生写作思路的“思路要清晰”板块,再到教授学生写作技巧的“抓住细节”板块,新教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始,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改善了学生对写作的原有认知,还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抗拒情感。

二、智趣教学运用于“部编本”教材中的策略研究

1.开展趣味活动,实践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目的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综合性学习环节的教学,通过开展对应主题的趣味活动,进行综合性实践的教学[4]。例如,在“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天下国家”活动,教师可根据教材提示举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爱国诗词朗诵会,组织学生进行朗诵竞赛,并对表现杰出、感情丰沛的学生加以赞扬,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对性格内向、自卑怯懦的学生,教师还可借此机会对该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培养自信阳光的性格。

2.借助现代工具,导入课文情景。

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对课文的导读部分进行了着重改编。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也应借助多元化的教学工具,通过视频、图片、PPT课件等形式,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情景,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结束语

“部编本”教材本着走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目的,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动。但美中不足的是,新版“部编本”教材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编排杂乱、选文受争议等。要想使语文教材的改编更加符合当下教育的主流,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还有很长的路等待我们探索。

参考文献

[1]王佑军.抓住核心素养 用好部编教材——以七年级上册为例[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6(11):7-9.

[2]章新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1):11-15.

[3]王本华.强化核心素养创新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特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5):8-12.

[4]黄桂梅.把握学习目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部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4).

猜你喜欢

部编本语文教材核心素养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