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研究

2019-04-29刘娟

关键词:情感教育新课改教学方式

刘娟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初中生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语文老师的要求更加多元化,通过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中的积极引导,大大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基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结合情感教育的理念,深入探讨了该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方式;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07-01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共识,当今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做法则符合当今教育理念。本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创设德育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开展主题课外活动、给学生留有讨论空间等七个方面分析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先进理念和教学措施方案的支持,总言之实现这一目标道阻且长,教师应在其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当代综合型人才。

一、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中的这句哲理名言就告诉我们:孩子的道德品行绝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成的。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智力不好,顶多算是次品,勉强可以用;如果是品行不好,那就是危险品,绝对用不得。清华高材生刘海洋把硫酸泼向无辜的黑熊,马加爵向同窗好友举起利刃,那残酷的一幕幕,就是血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教给他们如何做人,然后再教给他们知识,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会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着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初中语文与情感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教育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前进和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知识,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初中生与相关语文的情感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内在优势,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从根本上增强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寻找到春天的感觉。

二、通过情感理解和感悟 开发学生心智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掌握情感教育理念的核心,并充分发挥该理念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见,情感教学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学习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举例来说,《风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风筝的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学习和理解,文章通过表面上的叙事,抒发着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更好的感悟人生真谛。再比如,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把握课文内容,并带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之上,对文章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和理解,并让学生感受母亲对自己深切的爱。在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材料进行拓展,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书本上的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自信勇敢的面对。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是语文重要教学内容,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与文章作者心灵相通,且其阅读过程也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在其过程中深入剖析文章蕴含哲理。例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教师应对其中描写贝多芬经历苦难与挫折的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告诉学生:贝多芬饱受失聪的痛苦,但在其音乐生涯中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音乐的热爱,不断努力以创造扣人心弦的乐章,为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应因暂时的痛苦而放弃梦想与信仰,了解到自身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才是正道。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也应提倡学生在课下阅读书籍时多加思考,将其中与素养相关的部分记录下来并勤于思考,在充分理解其对自身带来的好处后再予以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又能形成新一轮记忆。教师应使学生意识到:不能单单为了阅读而阅读,而应将目标定为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获取素养,对阅读的结果有一定规划。

总之,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王晓光.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08).

[2]朱爱华.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15).

[3]李传丽.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技术与市场,2009(12).

[4]陈应刚.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9).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新课改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