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下“群文阅读+”的思考

2019-04-29熊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互联网

熊卉

摘 要: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形式。有人把她比喻成“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我作为群文阅读的践行者,谈谈基于互联网下“群文阅读+”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阅读;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有人把她比喻成“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2012年5月18日在四川省邮电宾馆开题的“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是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重点立项课题。课题由四川省教育学会纪大海秘书长主持,“群文阅读”作为该课题的主研方向,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理念和语文教学方法,在全省各个实验区县内推广。广安市在各学校进行了群文阅读推广及深化研究。我作为群文阅读的践行者,谈谈基于互联网下“群文阅读+”的思考。

语文阅读可以分为朗读、默读;粗读、精读;略读、浏览等。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形式。互联网下如何进行“群文阅读+”的思考?

一、群文阅读文本选择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定位把脉,为群文阅读把握方向。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写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比如在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何谓“群”?

“群”字本义在《汉语大字典》,其云:“群,三个以上的兽畜相聚而成的集体。”在《说文》说:“群,辈也。从羊,君声。”又说:“辈,若军发车,百辆为一辈。从车,非声。”这里,《说文》指出了关键所在:群本义是指人类团体,而非指兽类团体。今译“三个以上的人或者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而“群文阅读”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三个以上的文章为宜,以5-6组文章,或者更多,进行教与学。组群、群文的准入、选取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2.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

为群文阅读提供坚强后盾。

二、“群读”策略

“群文”有了,接下来就是“群读”了。“群读”就是一组一组地读。“群读”需要多种阅读能力,如提取和筛选信息、记忆、推论、比较、整合、分析、判断、加工、创造等。互联网下的“群读”最需要掌握的策略有如下面几个:

1.“群读”之宗旨——核心素养培育。

教师“群读”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展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渗透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涵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教师课堂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2.“群读”之精彩——课堂语言丰富多彩,赋予变化。

比如用“我们每个同学都很聪明,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学生信心,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展开新一轮挑战的决心;用“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成为高素质人才;“也许你现在是贫困的,但老师相信,20年后,你是最富有的!”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认识富有与贫穷。

3.“群读”之灵魂——主题鲜明。

“群文”有相似性。用物以类聚、异曲同工都可以形容“群读”的一组多篇文章要有共同点。教学时指导学生“群读”,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共同点。这是“群读”的灵魂所在。

4.“群读”之精髓——文本不同。

“群文”有差异性。我们所处的互联网下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作者的经历、情感、背景不同,行文笔端的思想也不一样,一些文章在事实、观念、情感、表达方法等方面各不相同,老师要有对不同文本的真偽、是非、优劣等作出自己研判的能力,引导学生找出几篇文章之间的不同点,学生思想火花经过激烈的碰撞、质疑、比较、分析,创造性得出几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这正是“群读”之精髓。

互联网下“群文阅读+”,内容涵盖万千,多甄别,多质疑;多了解、多学习、多尝试;多阅读、多实践、多分享;多物化成册,开发并形成适合本学校、本区域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群读教材”。

参考文献:

[1]褚宏启,张咏梅田一编,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年第09期.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阅读互联网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