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教材”

2019-04-29施俊进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3期

施俊进

[摘  要] “学材再建构”体现的教材观是“用教材”. “用教材”突显“教为学服务”,在继承中创新,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创造性,即根据学情,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必须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关键词] “用教材”;学生资源;教学调整;消枝强干

“学材再建构”体现的教材观是“用教材”. “用教材”突显“教为学服务”,在继承中创新,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创造性,即根据学情,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必须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2019年2月28日,在《海门市初中“课堂革命”现场推进会暨83次校长俱乐部》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一课. 现将课堂教学生成简录、反思建议,特别是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进行的“学材再建构”思考,整理成文,与各位同行交流.

课堂教学目标

1. 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数学模型,激发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积极主动性.

2.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和性质.

3. 通过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构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渗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过程实录(简)

1. 环节一:师生互动,揭示本质

问题用30 cm长的细绳子打结后绷成一个长方形(打结所用的绳子长度不计).

师提问:(1)长方形的形状和大小能否确定(师演示变化着的长方形)?这样的长方形有多少个?

(2)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有没有不变的量或不变的关系?

【强调:绷成的各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全相同,但周长不变,即“长+宽=15 cm”是不变的.】

(3)虽然“长+宽=15 cm”不变,但是“长”随着“宽”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宽”随着“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长”和“宽”的值有多少对?

(4)当每给定“长”的值时,“宽”的值能否确定?有几个值?

(5)当长分解为14 cm、12.5 cm、9 cm……宽的值能否确定?分别是多少?

【强调:由此可以看出,满足“长+宽=15 cm”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不确定,有无数对. 但一旦给定“长”的值,“宽”的值随之唯一确定,两者是互相制约的.】

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在“变化”中找“不变”,渗透函数概念的三要素:“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两个变量”和“单值对应”,为后面有效实施函数概念的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为揭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相关性和不定性做铺垫.

师:为了深入研究的方便,我们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宽为y cm,于是可以得到怎样的方程?

师追问:(1)这是什么方程?(众生:二元一次方程)

(2)你是根据学什么知识的经验来命名和定义的?为什么把方程x+y=15叫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新方程x+y=15的特点(并与一元一次方程作对比),揭示二元一次方程的本质:整式方程,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方式:生答师板书. 显然,这样的描述是不严密的,有待后面由学生自主调整)

师: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相比,只是多了一个未知数. 实际上,整式方程都是这样命名和定义的. 根据已有的经验,对于二元一次方程,我们还要研究它的什么内容?

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自主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能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师:如何求二元一次方程x+y=15的解?

【方式: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按下列要求进行交流:(1)说清楚你是怎么求的;(2)组长安排一位组员记录,另一位组员准备全班汇报.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思路最清晰,表达最清楚)】

组1:我们先给x取一个数值,然后计算出y的值,就得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结果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组2:我们把方程x+y=15先化为y=15-x,然后发现当x=14时,y=1;当x=12.5时,y=2.5;当x=9时,y=6……

师:两个小组的解法实际上都是把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看作是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 即把x看作已知数,先给定一个x的值,再求相应的y的值,这一对x,y的值就是方程的一个解. 另外,由于x,y的值是相互制约的,所以记作x=14,

y=1;  x=12.5,

y=2.5;  x=9,

y=6 …

此处的省略号表示该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组解.

意图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作比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自觉地给新方程命名和定义(事实上,学生都能由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自觉命名新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 另外,通过自我比较和互相比较绷成的长方形的形状,学生发现长与宽的和虽相同,但长与宽的值不全相同,有无数对满足条件的长与宽的值. 这样,学生既能自主地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又能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和性质,从而自主建构新知(二元一次方程).

2. 環节二:设问激疑,自主建构

思考1若要使绷成的长方形的长比宽多3 cm,此时的长x和宽y又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生答:x-y=3)

师追问:(1)这是个二元一次方程吗?为什么?

(2)说说这个方程的解是什么.

(生答,师板书:x=7,

y=4;x=9,

y=6;x=12,

y=9…)

思考2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的未知数x和y分别表示相同的量,也就是说,未知数x和y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 我们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写成x+y=15,

x-y=3.

课堂练习下列方程组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1)3x-4z=0,

x+y=7;(2)xy-y=5,

x+y=10;

(3)x=5,

2x+y=40.

生1:(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因为它含有三个未知数,应该叫三元一次方程组.

师:非常正确!这位同學的知识迁移能力很强,由二元一次方程组联想到了三元一次方程组.

生2:(2)也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因为方程xy-y=5中的xy这一项的次数是2,所以方程xy-y=5应该叫二元二次方程.

师:这位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很强. 但是根据前面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中“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要求,xy-y=5应该还是叫二元一次方程.

【生思考】

师提问:问题出在哪里?定义应该怎么改?

生3:将“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改为“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

师:大家对方程组(3)有争议,但其实它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那么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

师生共同小结:如果两个一次方程合起来共有两个未知数,那么它们就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如x=12,

y=9也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师:你能猜想二元一次方程组x+y=15,

x-y=3 的解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么猜想?

练习下面三组数值中,哪一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x-3y=-8,

x+2y=3 的解?

A. x=2

y=4   B. x=1

y=1 C. x=-1

y=2

师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师生共同小结: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师: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先分别求出各个方程的解,再找到公共解,这种方法叫列举法. 这种方法显然比较烦琐,那能否找到简捷而可靠的方法呢?

思考3以解方程组x+y=15①,

x-y=3② 为例,探究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简便方法.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4:由①+②可以得到一元一次方程2x=18,求得x的值后代入上述任意一个方程,便可求得y的值.

生5:由①得x=15-y,把它代入②可以得到一元一次方程15-y-y=3,从而求得y的值. 之后代入x=15-y便可求得x的值.

师追问: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师:生1的方法是“加减消元法”,两方程相加的依据是“等式性质”;生2的方法是“代入消元法”,依据是“等量代换”. 两种方法的解题思想是一致的,即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意图将文章开头所提的长方形问题适当延伸,通过一系列激疑的设问、追问,让学生在有序的思考中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概括和提升. 这样不仅建构了相关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解的意义、解法思路和途径),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参与活力.

3. 环节三:共同回顾,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思考与交流:(1)如何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2)如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通过学习,积累了哪些重要的学习方法或经验?

师生共同总结,完善板书如图1.

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想、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自主反思与内化(不是“灌”给学生的,而是自然“长”成的),从整体上架起结构,形成“结构性板书”. 这种包含了知识研究的逻辑体系(或者研究知识的基本套路)和思想方法的“结构性板书”,突出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包含关系,学生看了便一目了然,有利于整体把握相关知识和方法,力求实现“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结构(俄·教育家乌申斯基)”.

4. 环节四:课外巩固,分层提高略.

教学反思

1. “用教材”——“学材再建构”的教材观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相比,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这显然不是“教教材”(“教教材”往往只是继承,教师被动地教,学生也被动地学,学为教服务). 教材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两节进行教学,目的是分解教学难点(“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实际上,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就已经感受过“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习“求代数式的值”时,就已经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过变化的数量及其关系,初步感悟了函数思想,因此,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时,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必须完成“一元”向“二元”的发展和“二元”向“一元”的转化,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具体地说,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唯一的,而且是一个未知数的值,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不唯一,且每个解都是互相制约的一对未知数的值. 为此,给学生绷一个周长(即长与宽的和)为定值的长方形,让学生在自我比较和互相比较绷成的长方形的形状中,发现长与宽的和虽相同,但长与宽的值不全相同,有无数对满足条件的长与宽的值. 这样,学生既能自主地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又能感悟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和性质,从而自主建构新知——二元一次方程. 在此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分析求方程x+y=15的解的过程是将原方程变形为y=15-x(或x=15-y),把x(或y)看作已知数,先给定一个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y(或x),实质上是将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转化成关于“y”(或“x”)的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弄清楚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和解,以及解的特性和解法后,再将长方形问题延伸至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引导学生探究其意义、解的意义和解法思路与途径,便是“水到渠成”了.

另外,“用教材”也体现在用好“学生资源”这种“教材”(准确地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学材”). 如为突破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个教学难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猜想二元一次方程组x+y=15,

x-y=3 的解是什么. 当学生有困难时,引导学生观察已经得到的两个方程的各个解,同时追问学生怎么猜想. 接着,让学生练习(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再次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然后师生共同小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感受到用列举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烦琐,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简捷而可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生自身潜在的丰富的认知力、情感力).

2. “用教材”——“学材再建构”依据学情对“学材”进行“消枝强干”

对“学材”进行“消枝强干”,即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强化或弱化处理等. “消枝”,即删除或减弱影响教学重点落实的“枝叶”(非重点内容). 如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意义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得出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意义后,没有常规的练习巩固和过多的纠缠,从而减弱其对教学重点的影响. “强干”,即增强教学重点内容的“主干”. 为了强化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消元的思想方法”这一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应舍得花时间. 首先,应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和尝试的时间与空间;其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按要求自觉地进行探究,或通过系列化激疑的设问、追问,让学生在有序的思考中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概括和提升. 这样不仅能自然而然地自主建构相关概念、基本思想方法,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参与活力.

3. “用教材”——“学材再建构”必须从三个“順应”入手

(1)必须顺应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

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必须要知道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建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意义等;根据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帮助学生自主探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依据.

(2)必须顺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自主猜想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意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消元”变形转化为“x=a,

y=b ”的形式,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以旧引新,尽可能地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没有外部传递和灌输).

(3)必须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参与热情,激活思维

如“长方形的形状和大小能否确定?这样的长方形有多少个?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有没有不变的量或关系”“你能猜想二元一次方程组x+y=15,

x-y=3的解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么猜想”等.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自然会主动地想去学,从而逐渐学会,乃至会学;当学生会学时,自然会兴趣盎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进一步得到激发. 当然,如果通过努力,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兴趣就不能保持,自主发展也就没有了空间.

“用教材”和“教教材”的根本问题是教学理念的冲突,即如何处理继承和创造的关系. “学材再建构”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接纳新认知,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深度交流,以激发火花,启迪思维,形成共识,产生创新成果. 显然,“学材再建构”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同步,与学生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相匹配,与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相呼应,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认同相吻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