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反战影片”的意识形态解读

2019-04-29王煜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王煜

【摘 要】 本文以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为例,对“反战影片”作了意识形态解读。指出,不论作为类型电影的“反战影片”,还是普通不具有类型特征的影片,电影都被称之为最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艺术。电影中的意识形态看起来好像并不是直接阐述或明显表露,但实际上它是在成功地隐藏了表述的机制和行为的情况下,不断地表述和展露,成为某种不被观众感知的言说。

【关键词】 “反战影片”;意识形态;文化解读

一、作为类型电影的“反战影片”概述

类型电影具有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影像。类型电影是一种影片的创作方法,其本质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也是电影走上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反战影片”是指以表现人类反对战争,渴望和平为主题的影片类型。在此类电影中,常常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某个战争中,以人物的命运为主线,反映战时人物命运的坎坷和不幸,同时表达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无尽灾难和痛苦。电影史上著名的“反战”影片有《现代启示录》《细细的红线》、《全金属外壳》《广岛之恋》《大独裁者》《伊凡的童年》和《西线无战事》等。

二、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属于哲学范畴,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官和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综合。意识形态并非是大脑中天生就有的,而是從社会存在中派生出来的。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与理解也不同。

被称为“意识形态批评”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实践,是上世纪中叶诞生的最富有活力、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影理论与批评路径之一。它集合欧洲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传统、电影文本细读以及后结构主义,成为某种介入社会现实变更或社会斗争的方式之一。结合电影理论自身的脉络,意识形态批评主要源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及葛兰西对于“霸权”的相关论述。

阿尔都塞认为,国家机器例如法庭、监狱、军队等权力机构具有鲜明的统治与暴力特征,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主要集中在宗教、教育、法律、传媒和文化等几种专门化的机构当中,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非暴力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具有隐蔽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在葛兰西看来,所谓霸权并不仅仅是通过暴力来获得的,统治阶级的思想一般都是大部分人拥戴和认同的思想与话语体系。统治阶级只有在确立了文化霸权之后,才能顺利地运行它的国家机器。葛兰西还认为统治阶级的文化与被统治阶级的文化不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并且是前者与后者不断争夺霸权并且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关系。统治阶级的思想要想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就必须以某种方式吸纳包容并同化被统治阶级的文化。

三、《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与类型电影

1、影片概述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于2016年11月,由著名导演李安执导,是一部非常明显的反战影片。故事设定于2004年,以“美伊”战争为背景,影片通过美国大兵比利·林恩的真实心理感受,来展示“美伊”战争的失败和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创伤。在影片当中,大兵们刚出场时被捧为民族英雄,受到热烈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与民众更加深入的接触,他们才认识到很多民众都非常轻视他们,认为他们在伊拉克战争中毫无成就,就连主人公的姐姐也认为美国发动这场战争并不是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和平与民主,而是为了当地的石油。该片延续了反战影片的一贯主题,侧重于表达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非正义性,军人在其中也是牺牲者,他们虽然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可是内心已经被异化,战争所带来的只有灾难,不论是否胜利。与其它“反战”影片不同的是,在这部影片当中,没有大篇幅的战争场景,也没有非常暴力和血腥的战斗场面,整个影片是由主人公回国后的一系列遭遇和他不连贯的回忆构建起来的,在看似平淡的场景中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2、影片的反类型化倾向

这部影片充满了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导演李安虽为中国人,但对美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所拍摄的影片《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被誉为李安的“三部曲”。主要以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并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李安的影片在总体上并不强调画面感和视觉效果,而是突出其中的文化性和思想性,在含情脉脉的深层次当中达到对人心灵的启迪。该影片对以往的反战类型电影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也十分明显。李安并没有用战争影片的血腥和暴力的视觉元素堆积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而是利用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映衬战争的罪恶和非正义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镜头描写了美国大兵在伊拉克战场上战斗的画面,但通过比利·林恩的回忆和心理活动却巧妙地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通过美国普通民众的态度变化来体现对战争的真正态度。

3、《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的意识形态分析

电影艺术是艺术门类下的重要分支,而艺术又是上层建筑的部门之一,政治在上层建筑各部门当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政治与艺术的关系也就非常明显,一方面艺术会对政治产生影响,古往今来的艺术作品都有描写政治的题材和内容;另一方面,政治对艺术有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多个方面,不论文革时期的艺术作品,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或多或少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在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政治内容虽然有所减弱,但是其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即使是爱情电影也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服饰等方面呈现出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

影片在意识形态的体现方面,首先,影片中充满了美国文化和美国元素,体现的是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强势地位,表现了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在“维护和平”方面的“努力”。美国政府认为伊拉克当局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以让伊拉克人民过上美国式的民主为使命,发动了这场所谓“正义”的战争。美国可以以任何理由对敌对国家发动战争,从宏观层面来看,体现了美国国家综合实力的绝对领先和美国文化的优越性。尤其是影片当中有一段场景,比利·林恩与战友在巴格达某街上巡逻时,遇到几个小男孩在兜售《海底总动员》的光盘,这位战友还打算购买几个带回去给自己的孩子观看,这一细节反映出美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强势地位,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在涌向全世界并在全世界流行,就连与自己交战的国家都不例外。虽然是短短的一个场景,却深刻地体现了美国文化和美国意识形态正在以及其巨大的力量向世界各地扩散,而这种包含了美国意识形态的文化商品甚至比战争更具有杀伤力。

其次,影片在反战的同时又对美国文化提出了质疑,一方面展现美国大兵在归国后被捧为民族英雄,接受人们的拥戴,但另一方面,民众对待战争的消极态度蔓延至美国大兵,在反战主题的过程中批判政府的虚伪性。影片中有一个较大的段落是讲述主人公及其战友受邀出席一场橄榄球开幕式,他们刚到球场就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被辱骂,在开幕式开始时,他们也并不是主角,而是著名歌手身后的陪衬,甚至被工作人员训斥,还要摆出各种舞台动作,战场上英勇的战士在舞台上却受到如此对待,实在讽刺。影片用橄榄球队老板对比利·林恩及其战友的不同态度巧妙体现出人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比赛之前的见面会上老板说“我从未如此骄傲自己是美国人”,为比利·林恩在战场救助战友的事迹深深感动,但是当比利·林恩和战友找他筹钱拍摄讲述他们故事的影片时,老板的虚伪面孔终于表现出来,他只出资两千美元。这让林恩深受刺激,他认识到了美国民众对他们及战争的负面情绪。除此之外,在影片当中,比利·林恩及战友刚进入橄榄球场时,他们被工作人员的辱骂语言也具有隐含性,工作人员说“我正把越共抗出场外”,这一句话一语双关,一方面,暗示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如同曾经的对越战争一样,深陷泥潭,是彻头彻尾的不得民心的战争;另一方面,也在影片当中表现了在美国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意识形态偏见。

任何一部影片或多或少都会掺杂有意识形态,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这部在美国意识形态包装下的反战影片,在为美国民众思考战争意义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反思战争的同時我们也应当认真对待文化的入侵,因为这或许比战争更为“可怕”。

四、结语

不论作为类型电影的“反战影片”,还是普通不具有类型特征的影片,电影都被称之为最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艺术。正如鲍德里所说,电影这种艺术可以被认为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不断复制和再生产的一个最佳装置。电影中的意识形态看起来好像并不是直接阐述或明显表露,但实际上它是在成功地隐藏了表述的机制和行为的情况下,不断地表述和展露,成为某种不被观众感知的言说。

【参考文献】

[1] 李安.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电影媒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

[2] 刘辉.个体历史书写中的意识形态——以电影《斗牛》为例[J].电影评介,2011(06).

[3] 田龙过.西方马克思文艺理论界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论争的百年变迁[J].理论导刊,2015(07).

【作者简介】

王 煜(1993—)男,汉族,湖南湘乡人,艺术学硕士,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广电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口语传播学.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刍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及危害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