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县级及以上历时地名的演变与发展规律探究
2019-04-29陈静王婧怡
陈静 王婧怡
摘要:东北三省县级及以上地名在千百年来的演变与发展中展现了独特的文化脉络与历史底蕴,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对地名的演变与发展进行归纳整理也有助于东北地区文化脉络的系统性梳理,而在不同地名层之下探讨地名演变规律更能合理展现出东北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从而宣传并推广东北灿烂丰富的古今地域文化,并进一步为今后地名的设置与完善以及区域地名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材料补充。
关键词:东北三省;区域地名;演变与发展;历时规律
本文通过整理汇总东北三省唐、辽、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共计八个地名层约六百个县级及以上典型地名的命名理据与设置时间、治理区域来探讨东北三省县级及以上历时地名的演变与发展规律,在总结规律的同时研究其背后的产生因素。
一、东北三省县级及以上地名演变与发展关键阶段分期
在对地名演变脉络的梳理过程中,我们认为东北三省县级及以上历史地名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汉文化影响时期
从唐经辽到金,这一时期的中原文化经历了复杂的近世转型[1],但总体而言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原汉文化占据主要统治地位。唐朝时期渤海国政权以及后期的辽、金都奉行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政策,吸取大量优秀汉文化为己用,从而更好地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互补的趋势,推动了汉文化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传播,从而使得这一阶段的地名都有着浓厚的中原汉文化色彩。如《辽史·地理志》记载鹤野县由“丁令威化鹤”的传说而来,而鹤早在三千多年前在中原文化中就以象征高洁的品质[2]。而如永吉县(“永吉”取“永远吉祥,长久安宁”之意)[3]476、庆安县(取“余庆、平安”)[3]309、延吉厅(为清朝光绪皇帝赐名,寓意为“延绵吉祥”)[4]等等都是以汉字命名并根据汉字意义设立命名理据的地名存在。和后期元明时期大量地名由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相对比,足以见得这一阶段汉文化对于东北地名文化的印象深刻。
(二)多元文化混合期
主要集中于元朝和明朝,这两个时期地名的特征表现为中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混合。对于元明时期地名的考察要区分清楚关内关外两个部分。由于在元明地名层阶段关外地区主要属于少数民族部落自治的羁縻区域,中央对东北地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5],地方政府的文化政策有着明显的时期差异,例如元朝从开始的抗拒到后期的接受以及明朝时期文化与朝贡体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因而在地名命名方面也反映出这一历史阶段的政策特征,呈现出文化混合的态势,具体表现为根据少数民族语言命名而音转为汉字,如元朝时期的斡盘千户所即因斡盘、瓦法皆音近“辉发”,故该所以辉发河而得名[6]826,因而可以说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还比如明朝时期的友帖卫,因当地有由忒河,友帖为其同音异写[6]77。唐辽金地名层的少数民族羁縻自治部分也有依据自己民族的语言进行命名的例子,但是都处于较为偏远的东北地区,不属于现今中国领土,因而就暂不列入混合时期。
两个地名层的关内部分的地名专名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汉文化的基础之上,甚或直接沿用唐辽金的旧有地名。如元朝时期的辽阳县、花山县、富庶县以及明朝时期的海州卫、复州卫、金州卫等等。
(三)多元文化融合期
清朝地名层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在地名中逐渐融合。有部分地名的命名理据是直接由汉族的文化、经典而来,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命名理据的地名音译为汉语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文化特征与美学特征,拥有一定的解读含义。如舒兰县,“舒兰”是山里红的意思,当地在清朝时期是生产山里红的贡山[3]354。但是“舒兰”两个字因汉字独有的音律美仍能让人感受到一定的美感。还例如伊春县中的“伊春”本义是生产皮料的地方,还有一种则是根据字义理解为一年的开端[3]468,体现出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美学特征,是一种融合的文化之美。
(四)现代文化潮流反映期
民国及新中国地名层阶段部分新地名的设立是当时社会的某些潮流在地名命名上的反映。如民国伪满州政府时期就有部分如吉野县、敷岛县等等含有殖民文化色彩的地名出现,现今在日本仍存有相对应的地名。但东北三省也在抗日战争时期拥有着红色风潮,有以纪念抗日烈士杨靖宇、赵尚志而得名的靖宇县[7]89、尚志市[7]93等地名。
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量结合当时文化潮流的地名出现,如友谊县、向阳区、东风区、永红区、友好区等等。但是在今日看来这些地名往往缺少一定的识别性。而改革开放之后有部分反映新时代特色的地名出现,如动力区(因有全国最大的生产大型电站成套设备的企业而得名)[8]1177、铁西区(清朝光绪年间东清铁路经此设站,因而设区)[8]1082等等,这一时期的地名往往体现出文化杂糅现象,交通、科技等新型现代文化登上历史舞台,但仍需着眼于当地的文化主体性特征之上。
二、东北三省历时县级及以上地名演变发展规律背后的影响因素
东北三省地名的演变发展规律总体而言受到三大类因素的影响,具体说来可以分为:
(一)人文因素
从本文探讨的唐朝开始至中华民国建立这八个地名层时期东北三省的主要统治者在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变动,并且随着统治者文化属性的不同,推行的政策也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反映在地名上也体现出了不同的地名命名特点。但仍有大量地名演变与发展规律受到这些地名层时期的人文因素影响。
东北三省地名命名规律第一历史阶段汉文化为主时期内地名命名往往较能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而当地统治者基本上施行接纳和吸收汉民族文化的政策。而文化混合期内的地名文化含量依照现今评价体系来看就较为缺乏(部分少数民族音转地名的命名理据大多都以缺失,无法得知其真正的文化含义),这与当地同中原地区的交往大多体现在经济方面,文化交流上较少的缘故导致,因而當地的地名命名大多都是源自少数民族语源。而文化融合阶段的地名现今看来则有较强的生命力,当然这和距今时间短、保存记录完整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忽视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在其中较为优秀的融合与展现,较好的适应了使用者们文化心理的转变。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先进汉文化的吸收与接纳是地名演变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但是这一个趋势的存在条件取决于外界的政治变幻、治理者相应文化政策的设立,而最终决定因素还是是否符合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以及文化发展的大潮流。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地名命名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地名的雅化、俗化、繁化、简化等规律就和民族间的交流、政治情况的变迁、相应政策的制定以及东北地区人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社会中的建筑、历史遗产、历史人物等也是地名命名的重要理据。有的标志性建筑在历史的风沙中被淹没,但是记载它的地名却存续至今,例如九台市(镇因境内有九台而得名)[3]194-195、兴隆台区(因境内明代烽火台遗址而得名)[8]982等。表达封建统治者私人心愿的地名往往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更改,如奉天省就在清朝灭亡后被改为辽宁省[3]102。而符合人民大众的心理预期的地名往往会在时间的长河中长久存在,如对全体中华民族具有屈辱性特质的伪满洲国设置的地名吉野、敷岛等都反映出殖民地地名的命名特点,但是随着伪满政权的覆灭,这些地名最终都被取消,这也证明了出了地名命名中的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地名反映的是当地社会的特点,任何违背这一因素的地名都终将被人民否定。
社会因素中的移民变迁对于地名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具体反映在4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就是民族之间的变迁与融合,例如清朝时期山东、河南的部分汉族下层百姓到东北三省的“闯关东”移民活动,就为东北地区的地名命名中注入了大量汉族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文化及风俗习惯,如地名新民市(得名于新民屯,由于当时有大批被称为“民人”的汉族灾民从关内来此垦荒)[7]74。除此之外,东北历时迁移地名还有依安县(清朝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将其由新疆移牧于乌裕河流域,首领为依克明安,建县时取其名字中二字)[3]470、新抚区(日军侵华时期为了扩大开采煤矿,将煤矿当地居民强行迁至今新抚街一带,得名新抚顺)[9]等。
同样在社会因素中经济、商业等新兴产业也对地名演变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道里区、道外区、铁东区等等都是依据火车这一在第四历史阶段现代文化潮流反应期内东北三省新出现的交通设施而得名。
(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这是地名命名较为常见的一个影响因素,从第一历史阶段汉文化为主体的时期至今都是地名命名规律發生变化的主要依据点。这一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不变的山河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名的演变主要是依据不同历史时期内这些山、河等的不同名称而得名,例如从脑温江到嫩江的转变[9];二是变化的自然地理特征,例如望花区(传说唐时此地住户住在地势较高处,可望见东北方的一个生长莲花的泡子)[8]919。现今已经不可能再找寻到这一自然地理特征了,但是作为地名却可以长久的保存下来,由此便转化为文化因素。
三、社会文化因素在演变规律上的具体体现
(一)地名的简化、繁化和雅化
1.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地名的简化、繁化和雅化,首先是社会文化心理方面,例如富锦县一说源于“富克锦”,赫哲语意为“岗”[7]101,简化为“富锦”之后赋予了其新的汉文化内在含蕴,这一地名出现于第三历史阶段文化融合期。还比如由绥楞县改为绥棱县让地名用字更为雅化,富于文化含义;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取吉祥意[7];窟窿台改名为兴隆台等等。这类地名都是把原本地名中的俗字或是比较落后、文化含量不高的命名理据改为比较用字文雅的地名。地名的繁化则体现为秀岩县改名为岫岩县。
2.其次是经济原则,有些简化特征例如将铁骊县改为铁力县、将佳木斯噶珊缩减为佳木斯市,地名用字更加简洁精炼,便于记忆。
3.最后是社会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地名的简化、雅化:少数民族语言一般都缺少书面汉字记录,而且其音译而成的汉字通常没有明确的含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转移的汉字含义逐渐丰富,并且趋向简化、雅化趋势。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融合时期,展现了多元文化的色彩。
(二)地名存在时间的长短
除上述雅化、俗化、繁化、等特征以外,地名存在时间的长短也是其中的一个显著因素之一。在历史的八个地名层中,县级及以上地名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多次变迁。其中有的地名可以存续千年而不灭,例如辽阳等,有的却存在短短几十年甚至纪念的时间就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这其中的规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体现封建统治阶级意志的地名不会长久;表达人民美好心愿的地名必将久存。
2.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地名往往能够长久存在,例如哈尔滨、牡丹江、辽阳等,但是这一类地名的专名用字可能不断地更改,例如嫩江曾经名为脑温江、阿速温江等等,但是它们指代的都是同一条河流,体现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语言特征。
3.不同朝代地名命名的特点以及存在时间长短都和对应朝代的具体政策及寿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地名的重名改制与旧名启用
地名还面临着一定的重名改制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文化心理及习俗的影响的。纵观整个地名命名历史过程,地名的更名面临的不仅仅是新地名的产生,与之相伴的,往往还有老地名的重新启用。与此同时还有与全国其他省市重名的地名存在,因而在全国重名地名的大范围更改过程中,东北三省也有很多地名因重名现象而面临地名更改。例如绥远县因与山西绥远县重名而改名为抚远县[7]102;建昌县因与江西省建昌府同名而改为凌源县,因地处凌河发源地而得名[3]228-229。
除了重名改制以外,还有旧名延续或者旧名新用两个不同模式都是对旧地名的重新启用。如清光绪年间设巴彦州,后改为巴彦县。这种旧名重用可以看作是地名专名的延续;还有一种如大连市在改设为旅大市之后复改大连市,这可看作旧地名的新用。
四、结语
对历时地名演变与发展规律、各个时期特征表现及其背后的推动因素的研究以及现如今对于区域地名学中地名的文化内涵、特点等的探讨、分析和研究都可以说是对于一个区域文化遗迹的找寻与传承,对于一个民族、一片土地的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研究历时地名的发展与演变同样也是在对东北三省这片土地上历时居民的记录以及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将东北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文化底蕴展示给更广大的人群。地名的研究过程,就是在用我们的真诚,去解读千百年间这片辽阔大地上承载着的真诚!
参考文献:
[1]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宋胜利,李玉良,冯立国,赵俊.中国鹤文化[J].森林与人类,2015(06):96-101.
[3]贾文毓,李引 主编.中国地名辞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第354页.
[4]戴均良,刘保全,邹逸麟等 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5]蒋秀松.羁縻卫所和羁縻政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04):57-66.
[6]孙文良 主编.满族大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第826页.
[7]牛汝辰 编.中国地名由来词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第89页.
[8]《中国政区大典》编委会 编著;李宝库 主编.中国政区大典·一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第1177页.
[9]戴均良,刘保全,邹逸麟等 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