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前辈姚德胜的人生

2019-04-29肖智铭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南洋客家人家国情怀

肖智铭

摘要:姚德胜,一位伟大的华侨爱国实业家。在马来亚凭借着客家人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异军突起,终成一代巨擘,并用自己的财物,造福一方。而早年的记忆让他在异国发家致富后,仍然没有忘掉自己的根系所在,尽己所能报效故乡国家,在国内外都收获了良好的声誉。

关键词:姚德胜;客家人;南洋;商业巨子;家国情怀

一、姚德胜“过番”

有一种说法是: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客家人。客家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隶属于汉族的一支民系,以历史上四处漂泊,四海为家得名。这只民系,以勤劳勇敢,聪慧明达的品质,创下了光辉的历史,在各方面屡屡创下神话,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客家先民的后代散落在世界各地,南洋,则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在当地开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姚德胜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客家人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确实,客家人有着与犹太人相似的经历,迁徙是永恒的主题。安定,似乎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却的理想。姚德胜出生于1859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的乱世,也就是咸丰年间。他是广东省平远县大柘乡高甸村人,家族世代务农,生活时常揭不开锅。作为家中的长子,姚德胜很早便随父亲一道谋生。十九岁时,为生活所迫,便先是在码头上卖力气,打工,再后来远渡重洋,在马来亚定居。下南洋,也叫“过番”,更加一针见血的,叫做“卖猪仔”。早在19世纪初,这一罪恶的行径就已有文字记录。“诱愚民而贩卖出洋者谓之‘猪仔”。故华工出洋又被称之为“卖猪仔”。鸦片战争后,这类行为愈演愈烈。华人大多是通过不法的途径被“卖”到南洋的。姚德胜也不例外。试想,若不是故居连年灾荒,青黄不接,贫困不堪,民不聊生,遍地饿殍,有谁会愿意背井离乡,“独在异乡为异客”呢?姚家有三子,多一人,便是多一张嘴,多一份负担。由此可见,下南洋,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绝路上的无奈之举。期间当过苦力,做过帮工,做过小贩。姚德胜的经历,其实也是千千万万来到南洋客家人的真实写照。

二、姚德胜在南洋

在南洋,客家人们不仅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取生计,还通过对市场神乎其神的把控力,缔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张弼士,“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太平局绅”姚永芳……客家人,创造了在世界经济史上也十分罕见的商业奇迹。“客家经济”开始令世界都为之瞩目,也开始引发各方的思考:客家人,是靠什么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艰苦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世代的颠沛流离使得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即“危机感”为驱动力。这种对周围的事物,周围一切不信任的感觉已经深入骨髓,他们需要自身实力的提高以保证自己安稳的地位。由此说来,客家人的种种优秀品质,也是发源于这种“危机感”,这亦是客家人的重要特征。姚德胜前半生颠沛流离,吃穿用度样样缺乏,在这样的环境下,解决温饱问题,提高自身地位显得愈发重要。于是,这种渴望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姚德胜后来发家致富的源动力。至于后来姚德胜投身基础设施也是易于理解,“危机感”使他深知,取得社会声誉,巩固自身地位,才能令他更好地在马来亚立足。其他的商贾,做法几乎如出一辙。其二,客家人世代相传的优良品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义利观方面,客家人的看法多为“重义轻利”,与多地的“无商不奸”传统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诚信为商业之本,客家人与之相契合的义利观也充分论证了客家经济兴起的必然性。再比如,历史上长期的漂泊,是客家人的性格更加的开拓进取,富有冒险精神,少了几分保守。这种性格在商业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姚德胜在马来亚定居后,通过各类渠道,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投身于商业之中。为了交流方便,姚德胜下足了功夫,练就了一口流利的马来语。在做小商贩时,姚德胜凭借着物美价廉的货物和诚实无欺的美名,业绩蒸蒸日上。再后来他又开始做起了矿业的营生。早在矿场当小工时,他便留心观察,熟悉了矿业的整套运作流程。他看到了当地锡矿的重要价值,在怡宝开始开采锡矿。怡宝锡矿资源丰富,曾为锡矿工人的姚德胜把握住了商机。他引进了大批先进机器,使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水力生产法,再加之发掘出了含锡量极大的矿床“锡米仓”,使得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大增,姚德胜本人也成为了马来西亚最富盛名的华侨锡矿大亨。“姚百万”是人们给他起的外号,他强大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在取得了崇高的经济地位后,姚德胜开始了在当地的建设。他斥资建设新市区,建成商场300余座,为当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整个东南亚引发了巨大的震动。怡宝市政府表彰他的功德,将新落成的市场以“姚德胜市场”命名,将大街命名为“姚德胜街”,并为之树立石碑,以表纪念。英王闻之,授予姚德胜“和平爵士”的荣誉称号,而马来王以鸣礼炮十九响的最高规格礼仪接见了他。自此,姚德胜的名号响彻马来亚。这也是客家人在海外打响名号的重要事件。

三、姚德胜的家国情怀

也许是因为世代漂泊对安定的渴望,又或许是身处异乡对故土的依恋,在南洋辛苦打拼的客家人,心中仍然记挂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故乡。“叶落归根”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这在客家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姚德胜这一类的巨富,许多平凡的漂流客人也是节俭每一分钱,储存起来,省吃俭用,积攒到一定的数目,便悉数寄回故国。这与许多人“番邦赚钱番邦使”的观念截然相反。而这些资金,大多拿来支持家乡的公共事业,姚德胜更是如此。

彼时的姚德胜事业有成,而他对家乡的关怀,更是有增无减。1900年,他在梅州创设太平义仓,遇到灾荒之年,青黄不接时便资助广大民众,缓解粮荒局面。后来还在家乡兴办实业,兴修水利。1906年,平远县立中学堂成立,姚德胜捐献五千元作为经费。1913年,他捐资建设平远中学,日夜监工,不幸积劳成疾,于1915年逝世,享年五十六岁。继承姚公遗志落成的平原中学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梅州东山中学,蕉岭中学等亦收到了资助。梅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的传递比起许多地方要落后许多,但是,当地客家人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却是当时大部分地区无法比拟的。正是在姚德胜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梅州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各个时期,涌现出一批批投身于社会建设的人才。在当时轻视教育的大环境下,客家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这不能不说客家人理念的超前性。

姚德胜对于当时多灾多难的国家,也给予了深切的关怀。清光绪年间,黄河决堤,山东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姚德胜当时听闻,马上捐出六万两赈济灾民。光绪皇帝有感于他高尚的品质,亲书“乐善好施”圣匾,令御史黄遵宪专送至平远县。“华侨为革命之母”,而这些华侨中以以客家人居多。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来到南洋宣扬革命理论,姚德胜当即电汇七万银元充作军饷,支持革命大业。待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孙中山特授姚德胜“一等嘉禾勋章”。种种迹象都可以表明,姚德胜对祖国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而他的各种行为恰恰是千万海外客家人报效家国的一个缩影。

四、结语

姚德胜虽然身处异乡,但是他对家乡以及国家的关怀,却一点也没有为之而减少。这便是典型的客家品质:在外凭借才智拼命挣钱,回头就把辛苦所得捐献给国家,毫无怨言。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全靠着一腔热血,赤子之心。在20世纪初到新中国建立的这段时期,海外的客家人寄回国内的资金以及各类物资难以统计。至于他们种种看似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还有着诸多的探讨空间。但是不可知否的是,他们对祖国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姚德胜,以及千万南洋客家人对祖国的功绩,也必然会名垂青史,永供后人瞻仰。

参考文献:

[1]谭元亨:《客家圣典》,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年,第316-318页、324-332页。

[2]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客家风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8-189页。

[3]肖平:《客家人》,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年,第107-108页。

猜你喜欢

南洋客家人家国情怀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