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2019-04-29刘沛博
【摘 要】 本文在回顾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客观剖析了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进标准化种植生产、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完善贮藏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延伸猕猴桃产业链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快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陕西;猕猴桃产业;市场调查;路径选择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20个字中,产业兴旺被列为目标之首,意义重大。近年来,猕猴桃已经成为主产区域农业的主导产业,是陕西省优势农业产业和第二大果业,但是与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陕西猕猴桃产业供需两侧的调研数据分析,查找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问题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陕西猕猴桃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一、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陕西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引领、高标准建园、高品质生产、高效益经营,已经成为全国猕猴桃产业大省。
1、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
陕西秦岭北麓已经建成南北宽约5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的百万亩集约化猕猴桃产业带。截止2017年底,全省猕猴桃栽培面积10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8万亩,总产量131万吨,面积、产量约占世界总面积、产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二分之一。拥有猕猴桃贮藏库3000余座,贮藏能力80万吨,约占年产量60%。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市场,在5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猕猴桃产地批发市场和专营店,营销网点遍布全国,并批量出口欧盟、俄罗斯、加拿大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
2、产业布局加快优化
陕西猕猴桃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周至县,宝鸡市眉县和咸阳市武功县。其中,周至和眉县占据了全省面积的70%和产量的80%,武功县是陕西第三大猕猴桃产区,也是渭河北岸猕猴桃新产区,现有面积10万亩左右,挂果面积约7万亩。2015年起,陕西省启动新一轮猕猴桃“东扩南移”发展战略,计划到“十三五”末,以周至、眉县为核心向秦岭北麓东部地区发展30万亩猕猴桃,在秦岭以南的汉江、丹江流域发展30万亩猕猴桃,全省猕猴桃总面积达到150万亩。[2]
3、品种品质不断提升
陕西已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猕猴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栽培品种以徐香、翠香、海沃德、秦美、瑞玉、农大猕香等美味猕猴桃为主,优质早熟“翠香”品种的快速发展,使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日趋合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肉猕猴桃集中产区。拥有周至、眉县两个“中国猕猴桃之乡”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陕西周至、眉县猕猴桃分别以38.28亿、34.95亿元居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排行榜猕猴桃果类的前两位。[3]
4、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随着陕西秦岭北麓猕猴桃规模及产量的增长,主产县猕猴桃贮藏保鲜、分级包装能力增强,新建成一批大型贮藏冷库和分选包装线,猕猴桃果汁、果浆、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企业逐年增加。至2017年底,全省已建成加工企业65家,加工产品20个,年鲜果加工能力约18万吨,占年产量的14%左右。依托猕猴桃的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第三产业纷纷崛起,大小电商有3000余家,呈现出“桃+工”“桃+商”“桃+游”“桃+园”“桃+品”等新型业态。
二、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陕西猕猴桃主产区农户以及市场消费者的调研分析,梳理出制约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五个问题短板。①
1、产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导致果品品质不优
陜西猕猴桃种植户以分散农户为主,通过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果农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很少,生产单元规模50亩以上的仅占5%,且大多是近两年新发展果园,基地规模500亩以上的仅10多家。从对农户调研的数据也显示,84%的被调查农户不了解未加入合作社。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引导和运营模式,小农户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例如,2017年10月猕猴桃果园收购价格前高后低,大量商品性差的二级果,收购价跌至2元/公斤,大量上市后引起价格起伏波动。相比之下,一些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的“高档果”和“订单果”,每公斤售价超过20元,仍供不应求。
2、种植管理中缺乏技术支撑导致标准化程度不高
由于种植农户科学种植的意识不强,生产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技术指导,导致猕猴桃果园标准化程度较低,鲜果外观形状不整齐、均一性差、成熟度不一、内在品质差异较大,反映在上市后货架期长短不一样、可食风味口感偏差较大、整体质量不高。种植过程中存在的过度依赖膨大激素、果园土壤养分亏缺、重大溃疡病害威胁、灾害性天气损失加剧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猕猴桃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4]出现了品种老化更换难、标准化技术推广难、机械化信息化应用慢、釆收分级包装规范推行慢等问题,实现猕猴桃标准化生产任重而道远。
3、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导致销售渠道不畅
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首的电商平台纷纷开启电商进村,陕西作为内陆省份,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进行猕猴桃销售的途径尚不成熟,从消费者的视角讲,有79.62%的消费者未曾网购猕猴桃,仅20.38%的消费者曾有网购猕猴桃的经历;从农户的角度看,80%的种植群体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不具备网上销售和直营销售的能力,95%的农户只能在地头将鲜果卖给果贩和冷库且价钱不等,大量鲜果通过传统渠道实现销售。另外,由于猕猴桃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完善,软熟过度及物流速度慢是目前影响猕猴桃网购量最大的因素,分别占比42.86%和33.33%。
4、以鲜果销售为主导致猕猴桃产业链条不长
陕西猕猴桃以鲜果销售为主,猕猴桃产业链的后续延伸不够长。以主产区的周至县为例,现有猕猴桃深加工企业38家,但规模相对较小,深加工产品也主要局限于果汁、果脯、果干,且大多深加工企业加工技术仍处于初加工阶段,达到精深加工的高档食品几乎没有。从实地调研结果分析,消费者对猕猴桃的系列产品喜爱依次为:鲜果,占58.1%;果汁,占16.8%;果脯(猕猴桃干),占11.6%;果醋,占4.5%;果酒3.9%;化妆品和保健品各占1.9%;其他占1.3%。由此可知,猕猴桃精深加工及后续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宣传营销能力不够导致区域品牌效应发挥不足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品牌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陕西猕猴桃加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缺乏顶层设计,主产县域内的猕猴桃品牌多而杂,除了眉县“齐峰”猕猴桃之外,消费市场对其他猕猴桃品牌认可度不高。从调查数据表明,消费者在购买猕猴桃时对产地的选择依次是:陕西周至,占25.6%;陕西眉县,占11.6%;两县共占地域品牌的37.2%。另外,还有40.3%的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猕猴桃时并不会较多的关注其产地,说明陕西猕猴桃的品牌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三、提升陕西猕猴桃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围绕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对品种的战略需求,开展秦巴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搜集保存与评价利用研究,运用分子生物技术挖掘特异性、抗病性、抗逆性种质材料,采用现代育种技术加快选育优质丰产抗病耐贮运综合性状优异、商品性好的新品种。[5]进行土壤营养与健康、消除CPPU依赖性、高光效高品质树形培养、有机生产与提高单果重、釆收及釆后生理、贮运保鲜物流等产业技术深度研发,破解制约猕猴桃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猕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和防灾减灾技术,开发果园智能农机具,集成应用物联网等信息管理技术,推行绿色安全健康的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建设猕猴桃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品种+技术+标准”的产业技术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提升猕猴桃核心竞争力。
2、推进猕猴桃标准化种植
发挥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各类猕猴桃试验示范站的优势,从猕猴桃标准建园、品种更新换代、根际土壤改良、整形修剪、定量挂果等栽培基础做起,落实标准化栽培管理各个环节、强化操作各个细节,严格执行有机、绿色猕猴桃生产技术规范。[6]完善镇村级猕猴桃技术服务站建设,实现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抓好猕猴桃果园道路排灌、棚架改造、水肥一体化、物理防虫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推进老果园和低产园改造。加大主产县农机补贴力度,优化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增加新型、高效农机装备数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猕猴桃管理技术水平。
3、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产业提升的主导力量,形成紧密利益连接机制的“新型主体+种植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农民种植猕猴桃之前,新型主体与农民签订合同,农民在猕猴桃剪枝、授粉、喷药、浇水、施肥、采摘等生产环节,按照新型主体的种植标准要求实施,新型主体统一为农民提供生物农药、有机肥、果袋、花粉等生产资料,保证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猕猴桃高出市场价收购。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发销售市场,统一品牌经营,体现优质优价及优厚的利润回报,新型主体从获取利润中再给农民二次分红,以达到互利互惠共赢的目的。
4、完善贮藏物流配送体系
转变传统交易形式,大力发展期货、拍卖、电子商务等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强与专业电商网站联合,建立猕猴桃电商流通体系,拓宽陕西猕猴桃销售渠道。构建市场检测和物流信息通报机制,建设现代化的猕猴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主产县建设大型猕猴桃商贸交易批发市场,打造全国最大的猕猴桃销售集散地。加快以气调库为主的现代化贮藏设施建设,提高猕猴桃专储库的运营能力。以冷藏集装箱运输为重点,多样化发展交通工具冷链联运、建设以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为主,形成辐射省内外的种、加、销、运一体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5、提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
规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打造地域公用品牌。提升齐峰、金桥、本真、佰瑞、周一村等知名企业品牌价值。举办融入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新闻性、赢利性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和猕猴桃主题节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在国内各大中型城市设立直销窗口、开设专卖店、在各大果品批发市场设立猕猴桃批发专柜等,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点,巩固陕西猕猴桃北方市场,拓展南方市场,扩大国际市场。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注重产品包装、宣传,树立市场形象;采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品牌包装、媒体宣传、推介会、展览会等多种形式,构建猕猴桃文化,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陕西猕猴桃品牌。
6、延伸猕猴桃产业链条
依托猕猴桃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政策优惠、项目资金倾斜、协助股份制改造、鼓励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和创品牌等措施,努力提高和扩大现有企业的加工能力。加强优质猕猴桃鲜果的精致商品化处理和包装,配备先进的分级、包装生产线,对优质猕猴桃鲜果实行统一筛选分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同时,开发猕猴桃果汁、速冻果片、果干、VC咀嚼片、软糖、果酒及美容品等深加工系列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实施猕猴桃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为依托,挖掘猕猴桃生态环保、观光体验及健康养生等文化旅游元素,促进猕猴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注 释】
①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猕猴桃产业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从需求侧来讲,采用网上问卷的形式,对猕猴桃消费者调查回收的问卷共500份,有效问卷471份,有效率为94.2%;从供给侧来讲,对猕猴桃主产区农户调研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40份,有效率为88%.
【参考文献】
[1][2] 雷玉山,刘占德.陕西猕猴桃产业回顾与展望.中国猕猴桃科研与产业四十年,钟彩虹主编,2018.9.
[3] 王奕.陕西猕猴桃产区调研与思考[J].西北园艺(果树),2018(01)51-54.
[4] 张有平,陈显兵,梁建军,张小刚.对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西北园艺(果树),2016(06)4-5.
[5] 段眉会,陈春晓,黄林,马宏波,石东泉,田建仓.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果菜,2017.37(11)48-49+53.
[6] 田举鹏,段眉会,黄林,马宏波,石东泉,田建仓.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7(10)34-35.
【作者简介】
刘沛博,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