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员工幸福感的绩效管理改进
2019-04-29孙甄燕
孙甄燕
摘 要 员工绩效考核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被引入企业的管理中,经过多年的应用已日渐规范,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也不时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于员工幸福感的绩效管理改进,以期更好地利用绩效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激发员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 员工幸福感 绩效管理 改进
一、前言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力资源工作内涵的不断扩张、使得绩效管理的内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正确对每个员工的岗位、能力、成绩做出尽可能正确的评价,从而激发员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整体效益与员工个人幸福感提升的双赢局面,已成为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热门话题。
二、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同级别员工绩效分配差距不大,“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企业里还有一定的市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
第二,管理层级太多,绩效奖金分配过程中,有时候要从普通员工基本奖金分中扣除一部分,以补管理层级奖金。造成部分员工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还要被扣罚,本身是通过绩效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却变成“莫须有”的扣罚,弊端非常明显,
第三,产量任务逐年增加、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较十年前翻两番,员工劳动强度大、人员却入不敷出,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与日俱增。目前绩效考核各种处罚力度较大,以罚代管,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绩效管理和考核程序非常烦琐,部分考核项存在责、权、利不够细化、明确的现象,导致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引起员工不满,幸福感降低。
三、提升员工幸福感的绩效管理改进对策和建议
第一,实施班组工资包干,搞活班组内部分配,以此调动员工参与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实现自我价值。在实行以车间为单位的工资总额包干制的基础上,将人工成本包干机制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划小工资核算单元,全面实施班组工资包干,以此调动员工参与生产经营的主动性,真正让业绩突出的员工不仅能够在组织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在收入上也能得到体现。班组工资包干要做到减人不减资、增人不增资。根据班组的包干基数核定各班组年度包干工资总额,减员保留的工资向班组一线岗位、关键岗位及复合型岗位倾斜,依靠绩效考核,打破身份、职位、职级差别,切实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第二,积极探索以岗位货币化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岗位承包制,形成岗位员工相互竞争的有效循环,使每个岗位有活力、有效益。岗位货币化管理是尝试在各车间内部实现模拟市场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根据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艰苦程度等综合因素,在参照各岗位劳动定额的规定和岗位定员包干工资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岗位货币量标的。通过竞标的方式实现岗位承包的管理方式,其本质是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与利益关系的直接货币化,也就是说以货币形式直接标注岗位价值。对于员工认可程度大,工资较高的岗位,如果出现人员流向供大于求的局面,打破各岗位、工种、专业等的界限,引入竞争机制,最终通过岗位拍卖达到深化内部管理,以岗位货币化实现岗位操作人员合理流动,形成一个车间内部岗位员工相互竞争的有效循环,激发员工潜能,使每一个生产者都是经营者,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有价格,每件事都讲求投入产出,每个岗位都有活力、有效益。
第三,完善绩效工资挂钩联动机制,将公司的经济效益转化为不断增长的员工工资收入,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员工。坚持效益导向原则,建立绩效工资与公司经济效益挂钩并调整的联动机制。当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较快,达到或超过企业利润总额总体增长目标,绩效工资增长适用调控线基准线至上线区间;当企业生产正常发展,绩效工资增长适用调控线下线至基准线区间;当企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绩效工资增长适用于工资增长下线及以下区间。动态调整的绩效工资,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效益转化为不断增长的员工工资收入,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员工。
第四,减少管理层级,避免多次分配。简化管理层级,使得各层级工作内容更为丰富。管理层薪酬本身就大大高于普通员工,承担更多工作在情理之中,也更符合“多得就要多劳”的利益分配原则,让所有员工都心服口服。
第五,杜绝以罚代管,发挥正向激励的积极作用。坚决杜绝以罚代管,各级管理者应改进工作作风,工作重心下移,深入一线以沟通、指导工作为主,检查工作为辅,切实帮助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采用正向激励的管理方式,大胆奖励表扬表现优异、业绩突出的员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这样的激励手段更能让员工受到鼓舞,更能让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正向激励不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也会间接地影响身边的员工,良好的典型模范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第六,提高自动化作业水平,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制,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一线员工的聪明才智,提高自动化作业水平。同时引入各类自动化、机械化装备,全面提高装备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四、结语
作为企业,提升员工幸福感对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员工幸福感的绩效管理改进应当成为公司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企业不断的努力,进而打造实现企业目标与提升员工个人幸福感的双赢局面。
(作者单位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献
[1] 罗玲,陈国毅.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