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管控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浅析

2019-04-29徐彦强

经营者 2019年4期
关键词:集团影响因素

徐彦强

摘 要 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特别是遇有重组整合,原有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必须随之调整。而对原有集团管控模式的改进,需要充分研判权力集中度、多元化程度、股权集中度、业务关联度、企业文化强度、环境复杂程度等多个维度的因素,综合权衡设计出与自身相匹配的方案,并不断动态优化,进而有效应对集团化带来的问题,最终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集团 管控模式 影响因素

近年来,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强强联合、重组并购、专业化资源整合等方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运行效率、盈利水平和对战略资源的掌控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如何对公司原有管控模式及时调整,成为摆在每一名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管控模式的内涵

管控模式属于企业管理科学中的分支领域,涵盖了战略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等多個交叉学科。一般认为,所谓管控模式,是指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基于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管控策略,具体而言,是一个以战略为导向,以组织结构为框架,以管理控制系统为核心,以流程和指引为保障,以控制风险和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系统。

二、管控模式的类型

基于母公司对子公司集中和分散控制的不同程度,集团管控有三种基本模式,分别为战略管控型、运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

(一)战略管控型

是一种“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管控模式。该模式下,集团总部通过对子公司战略引领、战略控制、战略服务等功能的实现对发生影响,对子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事务干预较少。从具体分工来看,重要的人、财、物等权力仍掌握在集团总部,生产经营具体业务的开展等权限则下放到子公司。

(二)运营管控型

是一种“集中决策,集中经营”的管控模式。该模式下,集团总部直接对下属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全方位管理,不仅负责公司的长远发展,也负责具体的经营业务,集团总部对公司几乎全部的资源进行调配管理,拥有绝对的集中控制权。

(三)财务管控型

是一种“分散决策、分散经营”的管控模式。该模式下,集团总部不太关注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更多关注的是其盈利能力、盈利水平和投资回报,并根据股权收益的预期选择增持减持乃至退出。

三、管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个集团公司管控模式的选择,既取决于公司决策层基于公司战略定位的主观意愿,也与其历史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紧密有关,仅仅从一维角度进行模式划分,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要在分析未来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集团的权力集中度、多元化程度、股权集中度、业务关联度、企业文化强度、环境复杂程度等多个维度,对不同企业、不同业务实施各有侧重的管控模式改进策略。

(一)权力集中度

主要包括授权范围、授权程度、管理风格等具体影响因素。从运营管控型、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的次序来看,在充分集权到充分授权的区间内,权力集中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进管控模式,必须从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角度出发,持续优化适应公司实际的授权管控机制,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动态调”原则,建立“一企一策”精准授权,并对各类授权能够做到及时评估、动态管理,确保授权、运行、业绩相匹配。

(二)多元化程度

主要包括集团类型、集团战略、发展阶段、子公司战略、子公司规模、地域分布情况、信息化水平等具体影响因素。针对已经形成相应成熟的业务发展模式的业务,改进方向以采取战略指导型管控模式为主,而对于那些发展得相对较差的,要考虑采取相对集权的战略运营型管控模式,以求得企业经营活动与集团目标的统一和优化。

(三)股权集中度

主要包括控股程度、参股企业比例、股权行使情况、子公司紧密度等具体影响因素。这主要是大股东或者一致行动人的股权比例来进行分析。在全资子公司和绝对或相对控股子公司上,宜选择战略管控模式为改进方向,并通过母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大力推进母子文化建设。针对参股企业,则倾向于向财务型管控模式改进,强调企业效益,并通过强化企业治理建设,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及人事安排来加强对企业业务的影响。

(四)业务关联度

主要包括产业趋同性、产业互补性、主业相关度等具体影响因素。如果业务或产品间关联度较高,则需要较高强度的业务运营管控,反之则可以从财务、战略层面进行管控。对于那些主业和与主业相关度比较高的业务,集团不仅要做好统一的发展战略,还要考虑集团资源的分配和服务支持,保证集团整体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对于那些与主业相关度很低的业务,则采取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只对企业的经营结果和集团投资回报率作要求,不干预企业的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

(五)企业文化强度

主要包括母公司文化强度、母公司管理文化、子公司向心力、子公司管理文化等具体影响因素。企业文化是大型企业集团重要的软实力,也为集团管控这一刚性体系提供了强大而广泛的柔性支撑。在运营型管控模式下,企业文化强度较高,同时较强烈的管控程度也将促进企业文化的集中。与之相反,战略型管控模式则更适应或适合强度较弱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下显现出较为民主、宽松的管控氛围。

(六)环境复杂程度

主要包括母公司规模、母公司实力、企业生命周期、外部复杂性、环境稳定性等具体影响因素。为应对复杂的环境,母公司应当加大对子公司的分权力度,采用财务型管控模式或战略型管控模式,使其能把握这种不确定性,抓住市场机会,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对于那些环境较为简单和稳定的企业,母公司应该提高集权程度,采用运营型管控模式,以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全面控制和降低交易成本。

四、结语

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均适应于一定的企业管理情境下,也有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不是适用于企业集团的全部管控范围或者产品业务,需要结合管理实际,进行集团管控的合成实施。

(作者单位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集团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化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难点及对策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究
在“集团”中幸福成长
辩证看待集团内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