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汉语小组自主实践任务设计原则

2019-04-29马舒琦赵苡硕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任务设计原则

马舒琦 赵苡硕

【摘要】建构一种有一定系统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教师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同时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留学生课外语言自主实践活动框架在当前留学生汉语教育工作中极有必要。文章基于对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归纳出了有关留学生汉语小组自主实践活动任务设计的若干原则。

【关键词】任务 自主实践 设计原则

【课题】本文系浙江警察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基于任务的留学生汉语小组自主学习法探究》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09-02

一、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第二课程”实践及研究现状

当前,英语教学界对于建构“学习共同体”,开辟“第二课堂”,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重要辅助作用的研究已经十分完备,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则刚刚起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国内院校对外汉语教学基本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操练为主流,学校有意识地介入留学生课外活动,则往往以组织每学期一两次的旅行或者选取留学生参与学校文艺晚会、举办汉语技能比赛等形式为主,活动频次低、学生参与面不广。学生的自发型课外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如看中文电影、听中文音乐、结伴外出活动、与中国人交流等则往往由于随意松散、缺乏指导等原因而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如要求教师频繁组织、亲身参与留学生课外活动,在实际操作层面并不现实。因而,建构一种有一定系统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教师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同时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留学生课外语言自主实践活动框架就显得很有必要。这首先需要我们对开展留学生语言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的价值有充分认识。

二、开展基于任务的留学生小组自主语言实践活动的意义

在留学生群体中开展基于任务的课外小组自主语言实践活动,有几个显然易见的好处。

其一,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现实社会语言交际的真实性、语言文化背景资源的丰富性及对学生全方面的认知刺激是课堂情景模拟演练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国外院校汉语教学常有暑期项目,主要就是看重目的语环境对学生二语习得过程的强力“催化”作用,而假如我们明明身处目的语社会,却没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进入社会真实场景进行交际练习的重要性、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妥善地综合利用目的语社會的语言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等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无疑是很可惜的。

其二,打破课堂时空间限制。通过有意识地挑选任务主题,将之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把书本的“死知识”瞬间立体化,一变而成为鲜活的“第一手体验”,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认知的同时,反过来也可以起到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强化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活动形成互补,开辟语言学习的“第二课堂”,实现两个课堂的有机联动。

其三,利于发挥情感因素作用。开展基于任务的课外小组自主学习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增进组员间友情,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融洽氛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拉近留学生与目的语社会的心理距离,经过参与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国的了解,消除文化隔阂感,发挥积极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正面影响。同时,这些活动中本身也巧妙地融合进了文化因素的教学。

三、留学生课外小组自主语言实践活动任务设计的原则

(一)交互性原则

课外自主语言实践活动的交互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应当建立在师生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基础上,包括实践样式的选定、实践方案的确定、实践目的地等具体内容的选择,避免单向任务布置式的活动形式。二是活动的实施过程应当体现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互动。作为一种以团队合作形式实现某个既定目标的语言活动,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实践全过程,都应该建立在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分工合作、交流互通的基础上,而非单个成员包办事项或无统一规划的松散式的各自行动。三是在实践的总体过程中,应当实现小组成员与其他人员的互动。课外自主语言实践活动的交流不应该局限于小组成员内部,而应该是外向型的,目的是通过留学生与各年龄层次、身份职业的母语者的交流过程使得学生得到有用信息、受到启发,从而达到完成既定任务、提升语言能力的目的。

(二)趣味性原则

课外自主语言实践活动需要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进行,相比课堂教学,可控性较弱、非预设性大为增强。假如任务设置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容易导致学生实践意愿不强、流于应付、甚至引发组员之间无法协调一致等问题,因而在任务设计上必须突出趣味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任务的“趣味性”往往来自于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任务难度与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相匹配;二是任务内容与所在城市的特色文化及日常生活相关联;三是任务设置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当任务选题同时满足上述三者的要求时,往往最能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此基础上,以“任务”或者说以“项目”为导向,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有效性原则

课外自主语言实践活动作为课堂语言教学的延伸,应避免流于形式及泛娱乐化,如活动内容过多采用外出旅行观光、文体活动等形式,一旦缺乏适当的过程把控,容易偏离语言实践的目的,成为单纯满足学生休闲需求的存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但其在补充课堂所学、提供更多相关性操练机会方面则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设计课外自主语言实践活动时,应当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学生语言习得规律,通过科学设定语言实践计划,组织实施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尽可能满足不同国别、不同语言基础、不同层级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需要,使得日常语言教学、语言课程改革和学生语言能力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的全面发展。

(四)因地制宜原则

课外自主语言实践活动内容及实施地点的选取上应因地制宜,以便有效实施。综合考虑留学生的经济状况、可自由支配时间及安全等因素,如能就近利用周围设施及活动场地,灵活使用可替换性场所,在保证活动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学生的活动参与成本,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规避远距离出行的安全风险,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活动内容的选取也以能够结合所在院校的行业专业特色、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宜,方便就地取材,对接课堂相关知识,充分利用身边的优势资源创建课外活动平台、提供课外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结构、习得专业技能,在深入了解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熟练地掌握语言技能。

(五)系统性原则

课外自主实践活动的任务设计容易流于随意、松散,难以形成有机序列,对语言能力的操练缺乏针对性。因而在任务设计上,需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一方面可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依托课堂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系统化。同时,课外小组自主语言实践活动的任务设计、实施、评价需要建构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并将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期末总评相结合。尽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木子.《构建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初探》[J].《教师教育论坛》,2014年第3期

[2]白迪迪.《略论影响对外汉语语言实践课的主要因素》[J].《语言应用研究》,2012年10月

作者简介:

马舒琦(1984年1月-),女,浙江警察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国际汉语教育。

赵苡硕(1985年4月-),女,浙江警察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汉语教育。

猜你喜欢

任务设计原则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MOOC微课程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