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传统的关系

2019-04-29程征

经营者 2019年2期
关键词:关系

摘 要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毛泽东把中国的传统优秀哲学思想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结合,诞生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传统 关系

一、毛泽东给了“实事求是”哲学概念实际意义

(一)实事求是的来源

实事求是来源于《汉书》,里面曾说有个叫刘德的王爷做学问一丝不苟,重视利用事实根据再推出结论。《汉书》里赞扬了刘德做学问的态度。他这种做学问这种求实学风,被后来的历代所推崇,特别是轻视理性,看重经验这种传统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求实思想得到历代贤学之人的推崇,并且诞生了后来的求实学风,当时人们主张做学问要实实在在,有实用性,不要空谈。但自始至终这仅仅是一种学风而已。

(二)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继承发展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继承了古人提倡的实实在在的求实学风并改造了“实事求是”,并且用哲学世界观解释它。从而实事求是成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华。后来实事求是被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提出并加以提倡,他提倡党内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被毛泽东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多次被提起,他一直推崇实事求是。他指出: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用事实说话,脚踏实地地去做实事。

二、毛泽东对古代中国的辩证思维进行提炼并使它有了新高度

辩证思想在中国被公认为具有悠久而深远的历史,它主要表现为“矛盾”的观点进行传承和发展,毛泽东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实际,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中国古代的“一分为二”进行了大改进,并且使这个观点融入了时代精神,使它更适合中国实际。

中国古代百家经典都从各种方面解释过矛盾的概念,宋代又谈论了它的关系问题。但这些都是说矛盾普遍性原理,也是中古的两点论。

毛泽东把它概括了又让它成为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毛泽东说:我国古代说的阴阳其实就是矛盾的观点,阴阳必须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古代的两点论。他还说:我国古代学者是有大智慧的,当时他们已经提出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了。我们一定要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毛泽东认为“一分为二”是可以用来改造世界的,他把矛盾的普遍性上升到了理论的。使矛盾普遍性有了理论基础。

再者,毛泽东对古中国的内因论进行改造,从而辩证地证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中国古代文献就记载有古人认为矛盾是动力因素推动事物的发展的记载。张载和王夫之都曾提起过事物发展的动因是矛盾。张载的“一体两用”,王夫之的“阴阳想感而变化生”“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这些都是关于矛盾的思想。毛泽东尖锐地看出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宇宙观是对立的实质。他认为不承认矛盾是形而上学的最根本错误,但唯物辩证法却在本质上,却承认矛盾,认为对立统一才会导致事物进行发展,正是由于矛盾。

最后,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中古对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相互关系的解释,也把它作为矛盾的精髓。中国古代哲学的一贯承认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然而却没有一位学者研究充分对立统一的特别属性,并且也没有,研究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關系。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古代矛盾思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探讨。他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特别的分析,提出了主次矛盾主次方面的概念。这也是他的首创。

三、毛泽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中国哲学的知行观进行了总结

知行的观点,是中古哲学重要组成方面之一,中古哲学长期对它争论。毛泽东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第一次回答了知行关系的问题。他提倡实践出真知,他说,必须从实践中出发去发现真实存在的定理,然后又运用真理指导实践,指导革命。进而运用实践中获得的真理在实践中去改造客观世界,使我们的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这种观点否定了以前的“天理”观点,也否定了那种认为心理主导事物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观点,把我们的思想引领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来。

四、毛泽东用唯物历史观中传统的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发展

其实毛泽东一直向往理想社会,这源于中国古代关于大同世界这一理想社会的记载。“世界大同”“太平大同”一直毛泽东所向往的。在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后,他把中古代的“大同”和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有了中国特色,也给了大同这一概念更加科学的解释。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五、结语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关系。说明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优秀部分,并且介绍了毛泽东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总的来说,毛泽东把优秀的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进行了改进让它符合中国的实际,并在当今社会一直发挥着它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程征(1982—),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毕剑横.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优秀哲学传统[J].青海社会科学,2015(05):34-35.

[2] 龙柏林.活着的哲学传统——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传统意蕴[J].甘肃社会科学,2017(05):23-26.

猜你喜欢

关系
商业保险与信用担保关系问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关系的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