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研究

2019-04-29马丽莉

经营者 2019年2期
关键词:消费金融创新发展银行

马丽莉

摘 要 目前消费金融是金融市场的热点,也是消费信贷业务的关注点,传统的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和信贷业务上具有扎实的数据库,庞大的客户群体,以及得天独厚的政策资源,银行应借助于互联网渠道和消费市场转型的巨大红利,在消费金融和消费信贷业务上进行创新,扩展消费金融领域。本文对银行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 银行 消费金融 创新发展

消费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改变了过去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消费的高速增长为银行推进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信贷产品的多元化为银行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提供了客户基础。银行应顺势抓住这一机遇期,在以信用卡为媒介的消费信贷业务上发力,推进银行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一、目前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存在以下问题

(一)业务发展风险管控和政策约束,导致发展受限

银行作为信贷业务的核心机构,在发展贷款业务方面具备风险管控严密、资金运用规范和信用体系完善的部门,在消费信贷业务上理应有所发挥,但是迫于银行内部管理和政策监管的约束,小额贷款、消费信贷等业务发展较为缓慢,这体现在很多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业务发展受阻,导致消费金融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互联网平台、网络贷款公司所占领,银行在整个消费金融领域尤其是小额贷款业务上处于劣势地位。

(二)消费信贷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消费信贷产品的类型较多,但是由于消费金融的牌照、资质、资金来源的复杂性,导致一些非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和电子商务公司借机进入市场,导致消费金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秩序混乱,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银行以信用卡为主导的消费信贷产品竞争也日益激烈,各类型银行都在大力布局信用卡营销,借助于金融科技和大数据提高发卡量,在卡活动和优惠方面提出了減免年费、分期优惠、免手续费以及大量的折扣返现活动,激发了信用卡竞争态势。

(三)互联网平台挤压,传统银行的营销渠道狭窄

银行虽然在信用卡发卡量、资金和规模上具备优势,但是在渠道、场景和数据方面缺乏竞争力。互联网平台的消费信贷产品具备场景化优势,能够在获取客户消费数据后分析客户的消费特点和需求,并且产品可以投放到人任何消费领域,线上线下联动,受到互联网用户的青睐。

(四)政策监管约束,缺乏营销管理的弹性

银行在这一领域显然有很多束缚,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信用卡业务为主,但是信用卡的申请和审批非常严格,信用要求高,一般针对信用良好、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人群,大量的城市蓝领、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和在校大学生群体无法申请信用卡产品。虽然金融监管部门逐步放开了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但是基于消费金融资金进入到房地产市场以及“校园贷”市场的特殊性,产品的设计仍然僵化,无法激活庞大的消费市场。

二、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思路

(一)完善消费信贷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多样性

银行应重点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产品设计,挖掘信用卡业务下可以依托的消费信贷产品,如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现金贷、分期购以及大量的个性化消费信贷产品,银行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信用卡产品特点推出类似的产品。

(二)加快互联网渠道布局,充分挖掘存量信用卡客户

目前小额贷款的审批和申请较为复杂,对于一些消费类产品的信贷产品相对较少,互联网金融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大量进驻小额贷款市场,通过捆绑各类消费平台吸引了大量有小额贷款、分期业务和信用记录不良客户的拥趸,规模效应消费金融平台业务大幅度扩张。银行应借助于信用卡存量客户,通过MGM渠道拓展新客户,借助于信用卡App应用和网络渠道,吸引新客户,提高发卡量的同时,将消费信贷产品融合到信用卡业务上,提升银行消费信贷规模,提高信用卡中间收入。因此,通过线上大数据平台和线下精准营销提高发卡、获客和挖掘客户需求的能力。

(三)积极培育信用卡品牌,构筑商家联动平台

银行培育信用卡品牌的路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品的多样化设计,比如平安银行推出的“私人订制”信用卡,交通银行推出的中铁、爱奇艺、沃尔玛等联名卡,这些卡的品牌融合了消费文化和用户需求,能够抓住用户的眼球;第二类是信用卡应用App的创新,通过搭建信用卡网络渠道,将信用卡的相关内容如账单、还款、积分、刷卡金、分期等布局到应用上,提高客户黏性和使用频率;第三类是开展广泛的卡活动,包括生活、超市、加油、购物和餐饮等,打造大众化、全方位的消费渠道。

(四)建立信用卡营销专业队伍,加大营销力度

在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时,应改变消费信贷人员管理,主要是在组织架构上可考虑建立专门的消费信贷主管部门,设立消费信贷管理机构,总行、分行与信用卡中心进行权责划分,将信用卡中心的业务纳入整个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管理上,确保管理的统一性。其次是要建立正式员工编制的信用卡人才队伍,将专业化人才纳入信用卡消费信贷营销条线,同时对外包信用卡营销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化培训,在提高这些人员收入的同时建立弹性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信用卡营销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应考虑将后台客服中心智能化和个性化结合,在外拓团队搭建上考虑编内编外人员融合的模式,提高零售型银行信用卡业务拓展的综合能力。

传统银行要抓住消费金融发展的黄金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金融需求,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角”,通过重塑消费金融产品和结构的规范化,打造多渠道和智能化的消费金融体系,并且在场景化营销、业务活动开展和交叉销售等精耕细作,获得用户信赖。

(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洁.共享经济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8(1):134-135.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创新发展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新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