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夏初逢琉璃瓦

2019-04-29刘婉祯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满城墨色京城

刘婉祯

这是我第一次踏入京城。

在这之前,我对这个全国行政中心的了解几乎全来自电视、书籍和人们的谈话,以及地理卷子上考了又考的北京中关村。而我对它的印象,除了课本上描述的科技发达、交通便利、人才高地,此外便是它的繁华、拥挤,以及时常出现的雾霾。

可当真正踏入这座城市时,我却看见了它“繁华首都”的头衔下,深厚文化底蕴酝酿出的宁静与美好。

來北京,是因为我突然执着地想要去看一看故宫。《国家宝藏》中展现出来几帧画面:湛蓝晴空之下,琉璃瓦被阳光照耀着,仿佛闪着来自百年前的光。它就这样通过电视屏幕走进了我的双眸,激起了我对京城文化的向往。

我去故宫的那日,天气并不晴朗,烟雨笼罩着这座城,墨色渲染了苍穹。在前往故宫的路上,我有些失望——本想看一眼万里晴空下的紫禁城。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突然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微风拂细柳,烟雨满皇都,在嘈杂的闹市里,微雨似乎给人的内心添了一份宁静,为京城蒙上一层神秘。

庆幸的是,那日故宫的游客虽不少,却也没有到人满为患的地步,至少我还能自在地慢慢行走,静静地呼吸着四周被历史文化浸染的空气。

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这些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地方,此刻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些高大的建筑。我拍的照片不多,只是在角落或人少的地方,稍稍抬起雨伞,举起手机,将那墨色天空下的琉璃瓦一角留在镜头里。

我偏爱古老的琉璃瓦,是因为曾经读过一本名叫《昔有琉璃瓦》的小说,男女主人公出生在文物修复师家庭,故事开始在故宫,故宫的琉璃瓦见证了他们干净朴素的童年。

代表着旧时至尊的黄色琉璃瓦,在新时代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但不再是因为权贵,而是因为光阴积淀下的文化,是因为这片广阔天空下的国民情怀,是因为历史永恒不灭的光!

二环以内,我看见一个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北京。原来它不是仅有耀目的灯火和匆匆的步履。走进不宽的胡同,两手边是旧时低矮的房屋,雨水打湿了青瓦。就算是宽阔的马路两旁,也都是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商店。抬眸,望见不远处的一个地方,红灯笼在牌楼上轻轻地晃着,格外亲切。

孔庙、国子监、鲁迅先生的故居、圆明园遗址、北大、清华、明十三陵……这是北京,是泱泱中华曾经的明清帝京,是我们的首都。自朱棣迁都,这座城历经了明朝的兴盛与衰败,走过了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尝尽了八国联军入侵时的滚滚硝烟;挺过了山河破碎的年代,又见证了新中国开国大典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岁月如梭,但时间抹不去历史留给我们的情怀。

两朝兴衰传史话,百年悲欢酿一城。此夏初逢琉璃瓦,满城烟雨满城情。

【作者系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二4班学生,指导老师:杨晓瑜】

猜你喜欢

满城墨色京城
五环再耀京城
书签
观音送子图
洛阳纸贵
满城风雨
春分逢全国两会闭幕感吟
《花开富贵》画题诗
意林双周历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2018.4.16~2018.4.30)
《花乱开》
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