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机制创新研究
——基于城镇化及养老产业发展的视角

2019-04-29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康养差距城镇化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决胜全面小康,关键在农村能否实现脱贫致富。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一直处于金融抑制的状态,农村金融体系落后,农民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门槛效应远远大于城市。如何让普惠金融能够真正发挥精准扶贫的效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金融扶贫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基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借助金融手段推进经济发展,而从城镇化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视角研究如何扶贫减贫的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传统城镇化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隐性贫困,因此本文试图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使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视角为金融参与扶贫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一、传统的城镇化理论以及在中国表现出来的矛盾

(一)传统的城镇化理论及在中国的表现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严重分割的农业部门和城市部门。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收入水平要远低于城市部门,在高工资率的吸引下,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会被不断吸引到城市部门,一方面提高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收益,另外一方面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呈线性缩小的趋势。然而传统理论在中国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结论,1990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6元,同期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9元,城乡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分别为824元和2.2:1,2016年,城乡收入分别为33616元和12363元,绝对和相对收入差距分别达到21253元和2.72:1,绝对和相对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在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和传统的经典二元结构理论相悖,也与中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相违背。

(二)中国城镇化道路扭曲城乡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如前所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表现出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理清背后的原因对于金融参与扶贫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经典城镇化理论以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为分析基础,城乡之间不存在制度性歧视,然而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在许多方面都遭到歧视性对待遇。同工不同酬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2.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唯资本积累论的指导下以牺牲农村利益为前提。城市化的扩张,表现为城市用地不断向农村扩展,城市在大量占有农村土地并将其投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下获得了土地溢价的大部分收入,而农民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在得到极少补偿性收入的同时,却要负担各项税费。

3.金融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政府在推进城镇化中的唯城市论,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都必须向城市地区流动,金融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当了抽水机的角色,在农村地区大量吸收存款并投入城市,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净流出场所。农户金融服务较高的金融门槛使农户无法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只能在低资本,低投资的循环当中拉开收入差距。

通过对2002-2018年中国农村金融总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金融机构在农村发放的贷款长期低于在农村吸收的存款,因此加剧了农村贫困。金融的本质在于将资金从闲置者手中转移到需求者手中,在资金转移过程中,由于农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较为严重,且农户普遍缺乏诚信意识、基本的金融知识等,导致交易成本极高,并且违约概率较大;由于产权问题,农民缺乏相应的抵押物,进一步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民的需求。

因此在传统的城镇化进程当中,各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了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农业滞后于二三产业。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金融扶贫方式变革

(一)城市工商业资本向乡村延伸的路径选择

在家庭联产经营弊端尽显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只能向大规模土地流转集中后的公司化经营转变。因此,城市工商业资本下乡,主要是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将城市工商业资本引入农业生产。然而,由于公司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不适应农业经营的特点,最终进入农业种植环节的城市工商业资本都会选择跑路、转租、等方式退出农业领域(桂华2018)。因此,工商业资本为代表的城市资源要流向农村可以考虑服务业领域,尤其是以康养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领域。

(二)康养产业在乡村发展延伸的分析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产业在城市发展的各项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物业成本、土地成本等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另外一方面,城市人群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对自然环境,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城郊地区,在政府近1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网络、物流通达性大大改善,城市的康养产业向乡村地区延伸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能够提供更低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目前,农村康养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行业进入壁垒较小,市场容量较大且需求旺盛。

图12010年—2017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3%,其中65周岁老年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康养产业将会成为支撑消费的支柱产业,而老龄人口相较于年轻人口,更偏向于郊区农村地区生活。此外随着老年人消费潜力的释放,由城市迁居农村养老的老年人群体将会为农村地区带去大量的消费,农村地区的农户可以根据在本地享受健康养老服务的消费群体的需求,种植满足其喜好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户收入。

三、新型城镇化条件下金融扶贫的路径选择

(一)新型城镇化为康养产业下乡带来的机遇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的发展必不可少,而乡村发展必然涉及农地制度改革。现阶段,农地三项制度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逐步放开政府对土地资源的一级垄断,放活农村宅基地市场。以往,农户只有宅基地的使用及占有权,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在宅基地上的自建房屋属于小产权房屋,不受法律保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成为产权所有者,能够将宅基地变现。康养产业向农村地区延伸,首要解决的就是建设用地问题。通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有机会成为土地的供给主体,为康养产业在乡村发展提供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其次,现代服务业的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更强优势,非农户,兼业农户可以参与到机构内部作为内部员工提供劳动服务,获取劳动报酬,这对于推动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就地就业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康养产业在解决了土地供给和劳动力供给问题后,在乡村的发展有可能为农民创造出不依赖于土地的就业机会。

(二)金融助力康养产业参与扶贫

在土地制度改革,服务业下乡的情况下,金融参与扶贫会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和持续性。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改变之前直接面对小农户的扶贫模式,将对象锁定在乡村开展商业性经营活动的康养产业,相较于之前,康养产业机构的财务状况,信息披露都较为良好,交易成本可以显著降低。由于农户可以采取成立股份合作社的方式,将自有宅基地和承包地以股份方式入股专业化的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再将宅基地统一管理,租赁给康养机构,每年农户从中分取红利。因此,农户和康养机构之间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内部员工持股的形式。不同于城市工商业资本下乡从事涉农产业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若土地制度能够顺利改革,农户对于土地增值的预期会更高,因此在将土地入股成为股东后,会大大降低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对康养产业的资金支持,实质上就是在扶持农村农业的发展。同时,以在农村养老的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户,对其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而产生的资金借贷需求,金融机构可以放宽抵押担保条件,降低金融门槛,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贷款金融服务。

四、政策建议

金融扶贫,一直都是根据关注的重点,如何更好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政府要在发展战略上积极转变,摈弃以牺牲农民为代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地位,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引导资源要素回流农村。同时在立法上积极出台规鼓励现代服务业向乡村地区发展的法律法规。在企业所得税、投资税减免上给予优惠,降低现代服务业在乡村地区发展的准入门槛,积极引导商业性康养产业在乡村的发展。打击出于套利目的的下乡企业。同时加快乡村振兴的立法进程,在法律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加快构建金融参与扶贫的配套机制。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行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普及,加快金融网点在乡村地区的普及。其次,要增强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包括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等,在农村地区积极宣传金融知识,增强农民群体的诚信意识,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三项土地制度改革。深化产权抵押融资,鼓励开展以农村土地资产确权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创新为配套,以风险补偿基金为保障,以减少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产权处置保障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机制,完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体系。

(3)加快制度保障建设。政府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现代服务业向乡村地区延伸给予支持。在货币政策上,对金融机构开展支农惠农业务,与养老产业服务的银商合作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外汇储备资金成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为以现代服务业等工商企业为代表的资本下乡融资活动提供风险担保。

五、结语

中国经历了近40年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在取得惊人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城乡收入差距加大,资源配置低效,环境污染严重,小城镇发展滞后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要让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兼顾公平,高效,规范,亟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用新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现代服务业向乡村地区延伸以及金融扶贫机制创新,对于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

有待进一步思考的是金融借助于现代服务业下乡的契机扶贫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区特征,对现存的体制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应该要构建起一套可以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调动全社会参与到农村扶贫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生产力在农村创造出价值。

猜你喜欢

康养差距城镇化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家乡的城镇化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