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依从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9-04-29黄丽君帅品花邓文静熊润萍谢琰通信作者
黄丽君,帅品花,邓文静,熊润萍,谢琰(通信作者)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三科 (江西南昌 330006)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该部位结构比较脆弱,加之存在较多的骨松质,导致其骨折发病率较高[1]。相关临床资料表明,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3~14岁儿童,占小儿四肢骨折的7%以上,此类骨折多以伸直型骨折为主,极易造成血管血液循环与神经受阻,目前临床多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但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不良,加之患儿自身缺乏加强锻炼的意识,最终将导致关节畸形、肌肉僵硬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正常骨骼发育及手术治疗效果[2]。因此,术后护理模式的选择极为关键,其中常规护理内容不够完善,形式较为单一,整体护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理想,近些年来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提出,能够根据患儿病情的发展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通过医护人员共同合作展开治护工作,可有效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3]。本研究探讨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依从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12岁,平均(8.21±1.45)岁;病程5~12 d,平均(9.16±2.27)d;伸直型30例,屈曲型11例;右侧骨折22例,左侧骨折1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12岁,平均(8.19±1.47)岁;病程5~13 d,平均(9.15±2.26)d;伸直型31例,屈曲型10例;右侧骨折21例,左侧骨折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经常规诊断及影像学检测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2)年龄≤12 岁;(3)近期没有进行过其他类型手术治疗;(4)研究相关事宜均已告知入选患儿及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血管神经系统疾病患儿;(2)未按照研究内容过程进行以及依从性差患儿;(3)病理性或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先天性肘内外翻畸形患儿;(5)合并有交流认知功能障碍患儿。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定时检查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恢复情况,与患儿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心理护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干预等护理措施,引导患儿积极接受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医护一体化合作护理模式干预。(1)组建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服务小组,制定完整的医护一体化服务方案。当患儿入院后需及时掌握患儿的详细资料,采用询问方式了解患儿的具体病情,并且做相应的疾病评估。(2)更新医护一体化日志,详细记录患儿的检查内容及信息,日志内容包括患儿姓名、入院时间、年龄、性别、疾病史、诊断结果、药物过敏史等详细信息建立档案,分配确定每例患儿在住院期间的责任医护名单。(3)开展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查房,患儿都需接受医护早晚各1次查房,专业且全面地了解患儿病情,了解患儿代谢排泄情况、睡眠、饮食习惯,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各检验指标及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向医师汇报,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患儿及其家属存在疑问,护理人员应及时解答疑问,并且依据患儿病情变化及住院自理能力情况对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重新拟定查房记录表供医护联合使用,填写医师提供的患儿信息,然后按照病情的变化情况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护理人员通过治疗方案实施护理计划,每天对患儿的生理状况进行分析,定期检测化验相关指标。(4)保障实施医护一体化高效协作,医护小组需做好相互合作,将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治疗风险均告知患儿及其家属,让患儿做好行手术的心理准备,对心理存在障碍的患儿做好疏导,并通知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患儿行手术后返回病房时,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在围手术期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治疗方式,拟定快速患儿恢复方案,使患儿能够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
1.3 临床评价
(1)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前、后肘关节功能的评分,主要内容包括日常活动25分、肘关节疼痛45分、稳定性10分及运动功能20分,肘关节功能满分100分,患儿肘关节功能越好其得分越高。(2)运用我院自制治疗依从性量参照表对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其内容主要包含定期复诊、合理饮食、遵医用药、配合锻炼,根据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3种等级分别记为0、2、4分,患儿治疗依从性越好其得分越高。(3)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对照组 41干预前 16.19±2.13 31.89±2.13 5.23±1.07 9.52±1.43干预后 19.84±2.25a 38.16±2.82a 7.28±1.49a 13.46±2.26a观察组 41干预前 16.21±2.14 31.87±2.14 5.24±1.05 9.56±1.39干预后 22.48±2.39ab 41.23±3.21ab 8.36±1.53ab 15.91±2.51ab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对照组 41 1.93±0.44 2.11±0.32 2.23±0.53 2.23±0.42观察组 41 2.71±0.53a 2.75±0.59a 2.85±0.73a 2.81±0.56a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6%(4/41),低于对照组的29.27%(1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骨折类型,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肱骨髁与肱骨干之间存在30°~50°的前倾角,其中交通事故、摔倒及激烈运动等都极易引发肱骨髁上骨折[4],在临床上通常应用石膏固定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恢复正常的肘关节功能。但是术后易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伏克曼缺血性挛缩及肘内翻等并发症,若该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最终将导致肘部畸形以及关节僵硬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肢体功能的恢复。目前医学界对于如何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及并发症的发生仍处于探索阶段[5-6]。为增强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正常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儿的心理障碍,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运用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护理干预对患儿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为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相互合作,有效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多角度、全方位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满足患儿的需求[7]。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不但拥有全新的护理理念,对患儿的康复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优点在于医护人员双方之间的配合度提升,沟通效率更高,实现护理行为无缝衔接,使得护理干预的质量得到大大提高,护理安全性不仅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护理有效性也得到提升,进而提高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应用,将最初单一化的护理模式转变为涉及面更广,专业性更强,层次更加丰富的全方位,多角度护理,完全可以按照患儿相应的实际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安全性、合理性,使患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两组干预后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运用医护一体化合作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