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开展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9-04-29廖娜蔡姣吕晶杨小满
廖娜,蔡姣,吕晶,杨小满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肾脏功能不全等患者的常用方法,且伴随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临床应用越发广泛。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且以留置导管引发的感染为主[1]。因此,加强对导管质量的管理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重点。品管圈活动主要为同一工作场所人员自发组成的圈团体,该团体将实际情况与质量改进视为工作重点,并通过全体成员相互协作以完成业绩改善目标的活动方案,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及护理质量[2]。本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开展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1~76岁,平均(48.09±3.15)岁;病程2~9年,平均(5.01±0.72)年。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1~75岁,平均(48.06±3.19)岁;病程2~8年,平均(4.95±0.7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且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3)无认知功能障碍及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出血性疾病的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重症感染与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4)对临床治疗及护理配合度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临床宣教、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展开品管圈活动。
1.2.1 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成员包括血液透析室8名护理工作者(5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并从中选取1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作为圈长。对所有成员展开专业培训,积极讨论并归纳出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共同商量对策。
1.2.2 确定主题
要求小组成员积极提出护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并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多个品管圈主题,经商议后最终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选定为本次活动主题。
1.2.3 拟定活动计划
确定主题后,详细分析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制定更具科学性的活动计划,同时本次活动由圈长负责严格控制与管理。
1.2.4 方案实施
(1)强化健康教育:耐心为患者讲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从而提高其重视程度。(2)完善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结束后密切观察导管情况及患者局部皮肤状态,如果存在异常需及时采取处理措施。(3)改善操作环节:血液透析治疗前应进行全面清场、消毒、通风等,同时减少无关人员的进出,以维护血液透析室的良好治疗环境。(4)严格无菌操作:要求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在静脉置管时,更应确保合理的消毒力度。
1.3 临床评价
(1)于干预1周后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评定两组导管护理质量,该问卷共包含结构(有导管脱落风险评估工具、有导管护理常规等)、过程(遵医嘱为患者置管、置管患者有导管脱落风险并记录、导管脱落高风险患者有预防措施等)及结果(无导管相关不良事件、无非预期拔管事件)3部分,总分为50分,评分越高,导管护理质量越高。(2)比较两组感染、导管移位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导管护理质量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管护理质量评分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导管护理质量评分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s)
对照组 46 31.09±2.45 3.62±1.58观察组 46 43.18±2.97 7.35±2.04 t 21.298 9.804 P 0.000 0.000
2.2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例(%)]
3 讨论
伴随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及其适应证的不断扩展,血液透析已成为临床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的主要方法。而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血液通路,一直被临床关注[3]。有研究报道,大部分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对导管留置有一定依赖性,但导管通路较为特殊,极易发生感染、堵塞等不良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
品管圈是基于统计学与管理学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模式,可通过组织相同工作场所人员建立圈团体,并依靠全员合作、集思广益等方式使活动更具合理性、有序性,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工作质量的目的[5-6]。本研究通过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导管护理质量,还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成立品管圈小组可在圈员间形成一种分工合作及相互配合的工作模式;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归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主题,使医护人员更加明确自身工作目标。
本研究通过详细分析血液透析中的相关问题,制定活动计划,同时委任圈长负责质量控制与管理,可使活动计划更具科学性与规范性;通过向患者讲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治疗方法等,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后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状态、导管留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重视操作环节的改善并严格实施无菌操作能够在提高临床治疗合理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最终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7-8]。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导管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确保导管留置时间能够满足治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