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的传播现状分析
——以5W模式为视角
2019-04-29孙会敏张菊兰
□孙会敏 张菊兰
一、拉斯维尔的5W模式
1948年,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到了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①以拉斯维尔的“5W”传播模式为视角,我们试图从新闻发布者、新闻内容、新闻发布的渠道、受众和产生的影响五个方面分析信息传播的现状。
二、舆情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一)Who——新闻发布人员冗杂
在大众信息传播时代,传统新闻从业者把信息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实中筛选出来,以新闻线索为主线,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为新闻报道,为我们呈现一个新的思维方式看这个世界,这是一个事件化或事实化的过程。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在这样一个全民新闻的时代,未经加工的新闻线索被直接放在新媒体上,于是真真假假的信息碎片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比以往更快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难获取“真相”。正如微博大V咪蒙关于东京女留学生江歌遇害案发布的评论性文章《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该文从已曝出的事实(并非全部的真相)中,拎出一个人所有的恶做主线,再围绕这条主线极力渲染另一个人的悲,这种双向情绪化的加持写作,极易激发片面的情绪,歪曲事实与真相。
(二)Says What——内容主观倾向严重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到:“在很多事实发生状态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判断,而是先判断后理解。”②一个新闻事件最先爆出来会以情感风暴的形式引起多数人的关注,以“8·31”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为例:从一开始的缺乏对事件的深入剖析,大众首先会以“医患关系”的想法来考察这个事件,会认为医院要承担这个事故的主要责任,到后来医院官方微博发布说明,称曾三次建议剖腹产均被家属拒绝,公众转而开始斥责家属的冷漠,紧接着孕妇丈夫表明自己曾主动提出剖腹产,而医生认为即将要顺产,不能进行剖腹产;继而医院官微公布监控视频截图,称马女士曾两次下跪,家属拒绝沟通;孕妇家属又回应监控中不是下跪,是疼痛难忍下蹲……几经反转,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是众多信息,舆论也随着信息的传播不断地划分出派别,有的人认为医院是“恶人先告状”,也有的人认为是婆媳关系不好为躲避责任而拼接起来的借口,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都对自己所持的观点不加以理性反思,仅凭主观感受发布、接收新闻,草率地为新闻定性、下结论,从而使这一意外事件变成了一出新闻“反转剧”。
(三)In Which Channel——社交媒体同化思想
微博、微信是信息大肆传递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社会中各类群体的首要聚集地。他们基于共同的信念、道德、习俗而聚合在一个大群体中,惧怕被社会群体“边缘化”会跟随多数人的意见,群体的认同感使他们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认知。③对媒体来说亦是如此。2016年12月11日,一篇题为《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被大肆传播,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反应。由于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到来,速度、时效性成为社交媒体争夺受众的首要条件,这些媒体为了抢夺受众的第一手资源,避免因为社交媒体发声的“滞后”使话语权落入其他社交媒体手中,而现实中出现的情景是,不少专业的新闻媒体对“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都迅速及时地进行了跟踪报道,报道的类型都集中于一点,一窝蜂地对事件进行同类型的报道。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些社会主流媒体尽管第一时间采访了事情发生的相关人物,但只是简单地做了采访对象的信息叠加,并没有通过深入挖掘表达的关键信息源,没有进行实证的调查。所以说社交媒体的同化观点有时并不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但它却成为社群化媒体中被大多数人接受了的信息。
(四)To Whom——受众易受情绪引导
黑格尔提出“坏的主观性”主要是指当自我认知态度无限放大,信仰和情感就会取代原本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正确的剖析,这必定会导致信息传递的虚假性。④例如“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城里媳妇怒掀桌”这类被杜撰出的“假新闻”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反转剧”的常客之一,并且当它们被证实为造假后仍能引发热议,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因为受众在接受信息的一瞬间被情感完全支配,由于贫富差距、地域隔阂带来的情绪早已在民众心中扎根,因此在情绪化的状态下无关事实与否,只将其作为情感宣泄的出口。以前人们的评判准则是报道中所罗列的线索证据和媒体的报道态度、权威形象。而现在这种标准已经被漂浮的大众情感、主观的态度所取代,与其说他们在呼唤真实信息的传递,不如说他们是在呼唤符合他们所幻想的一种信息的传递。这以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基础的信息传递而言,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
(五)With What Effect——信息茧房
伴随着信息处理、储存与传输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生产的低门槛化,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中,因而,用户注意力稀缺和信息供给过剩成为信息社会中的重要矛盾,在此背景下,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推送新闻应运而生,例如今日头条利用算法推送是依据受众的偏好,媒体主动地传递内容,而受众被动地获取信息。随着长时间的推移,因为受众能被动接受自己所喜爱的一方面信息,就会导致淡忘其他信息的和思想的固定化、模式化,仿佛将自己安置在一个未被察觉的“蚕茧”之中,这会导致自身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受众逐渐只能看到那些他所喜欢看的内容,而不是他为自身后续发展应该看和需要看的内容。
三、舆情信息传播的思考与引领
(一)媒体:加强媒介素养,树立正确导向
1.亲临现场,发现新闻
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而在如今信息过剩的互联网背景下,恰恰是信息增加了不确定性。它们有的来自简单的口耳传递,有的来自于网络媒体上模糊的信息源,只进行收集一些未经证实的碎片化信息和一些简单的视频剪辑而发布到视频网站上去,网络和新媒体上各路发布信息源的人,正根据不准确性的消息来源发表自己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亲临现场,挖掘新闻的本质,消除人们心中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坐在电脑前根据已有的新闻线索进行拼凑,编造出公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内容,混淆视听。例如短消息《肯尼迪遇刺》一整篇文章字数不超100,用敏锐的眼光抓住新闻事实的核心内容,减少人为情感的参与,受到了新闻界的一致认同。
2.坚持新闻的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测
古希腊人对事实和观点做了区分。他们认为前者是客观不变的,后者则因人而异,缺乏稳定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的本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实在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在新闻采访过程中,90%的新闻事件都是由采访对象口述出来,因此新闻作为事实具有话语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辨别出观点和事实,剔除观点,建立事实,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尤其要注意的是,媒体要在情感和事实之间有一个职业的新闻操守,避免自己的主观判断,不要让自己的情感态度左右新闻的报道。
3.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叙述视角的多元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不真实,就可能失去受众的信任,进而失去市场和生存的空间。托尔罗夫认为,我们从来不曾和事件的原始客观展现进行沟通,我们所接触的事实总是通过他人或媒体所陈述出来的事实。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和编辑们在进行新闻写作过程中准确使用和交代消息来源,并交代多方消息来源进行互证,新闻中的结论和观点应出自消息来源之口,而非记者的“合理想象”。另外,在新闻报道中,由于从业者的报道角度不同,所察觉到的事实深浅不同,呈现于受众面前的客观事物也就有所偏差,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叙述视角的选择应多元化,忌一味地全知全能,破坏新闻真实。
(二)受众:加强新闻素养,树立辩证思维
1.加强新闻素养
随着UGC技术的应用,技术含金量的降低,受众不再受到技术终端的影响,可以使人人参与到媒介中去,使人人都享有麦克风,使每个用户获得了内容生产的权利。大体上来说,受众似乎掌握着从未有过的信息传播的权力,但这也意味着受众自身必须要有能力掌控这一信息的合法运作,否则依然会成为别人的枪手。为了区分真假信息,也为了避免被错误的事实引导,新闻素养就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拥有掌握新闻知识的能力。
2.树立辩证思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社会上的大部分受众都会对自己缺乏一种理性的沉思。古斯塔夫·勒庞提出的“群体心理”(groupmind)理论指出群体的情感和行为是具有传染性的,身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根据多数人的选择做出自己的选择。面对信息的传播现象,公众更应该本着一种沉着、冷静、辩证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避免偏差的情绪包裹,破除呆板、固化的思维模式,用批判的眼光谨慎对网络消息加以判断。
3.关注事件本质
我们作为受众获取信息,是为了关注身边的动态,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逐渐忘记获取新闻的真正需求,演变为群体情绪的狂欢。正如前面提到的产妇跳楼事件、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等引发全民热议的“反转剧”,公众的关注度很快就会骤减,公众“发泄”过自己的情感之后就再也不管不问了。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我们在关注现象的同时更应该冷静思考其本质及规律,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播要满足的是受众多方面的、客观真实的需求,而不是媒体主观倾向的表达;受众正确的舆论反应也会对媒体自身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推动力。下一代新闻业绝不是新闻工作者的独白,而是传受双方的对话。
注释:
①[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②[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③安景璐.后真相时代对网络“反转新闻”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7(21).
④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