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9-04-28陈香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方法

陈香华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德育。生活化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是值得被提倡的。本文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首先就是简单说明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提出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方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虽然小学生年龄偏小,心智都还不成熟,但是都是对于感知力、想象力是非常活跃的,他们道德观念也逐步在发生转变,从他人的指引逐渐变为自律,他们对道德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形象,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中去逐步理解。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进行枯燥的讲解。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的主题是把课本的比较抽象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的人实际的案例的讲解,让小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感受,自我领悟,体会社会事件、事件人物的真实,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和现实生活经验,结合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在真实情感感悟中使得学生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1.教材内容更加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的基础就是小学生的的生活,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能夠主动探究并热爱生活。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中,设计要求就是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路径,把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核心。

教材内容是按照不同的主题单元组成的,有两个突出的重点。第一点就是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整合教材的内容。以往的教材都只是着重于整个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现代的教材编写就是要把重点放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突出整体性,把学生生活作为原型,把小学生的生活融入到教材内容中去。第二点就是把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进行不断强化。教材的主要基调是非常明确的,起点就是适应小学生现实生活,终点就是帮助小学生幸福健康成长生活,教育主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旨在发展小学生的判断、选择、适应等综合能力,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主题更加突出了教材的实际生活的指导性,提高小学生的生活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可以在教材相关问题中营造现实情景,小学生可以在情景之中感受生活,使得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被激发;另外还可以在教材中把小学生在生活中的遇到的特别问题特别指出,鼓励儿童主动进行探寻,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个性化发展,还可以使得他们的智慧不断丰富,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

(1)生活实例的引入。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导入是否成功对整节课的质量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以生活实例导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导入生活实例是每位小学教师值得借鉴的,教师的选择切入点应该是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生活素材,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浓厚兴趣,提高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在进行《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的时候,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小学生思考,比如像学校里什么样的书可真好看,怎样把它们保护好等等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2)生活情境的创立。小学教师应该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小学生体会和感悟生活的方法,可以通过创立一些特定的生活情境,这些场景小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侯着重点应该是生活化场景的设置,要站在小学生的特别视角,选取的生活场景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使得课本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场景的真实性更能使得小学生的体验更加真切。比如在进行《别伤着自己》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小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自己去探讨研究,让每位小学生结合自生活中的实际来讲一讲怎样做才安全,使得学生的讨论热情不断高涨。

(3)生活化的问题的设计。小学生的思想拓简单来讲就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教师设计相关内容问题的时候也要注重生活化,好的问题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在进行《上学路上》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小学教师通过在问题中融入生活实际,比如提出你是怎样上学的?经过怎样的路?怎样才安全?等等问题,小学生会进行讨论,当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联系他们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出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共同点,让学生有深刻体验,明白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有利于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3.教学模式生活化。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单一化的,新时期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得不到满足,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全新的高质量的教育模式。随着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随之改变,具备正确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题内容是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设备和多种多样的活动,是使得课堂气氛融洽,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比如在教《健康过冬天》这一课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的把冬天的生活场景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直观体会健康的含义,健康过冬天的意识也会深入心中,以此实现教学模式的生活化。

由此可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一课程是相当重要的。教师的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理解相关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7(4).

[2]张小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17年23期.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方法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可能是方法不对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