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低年级学生爱上语文

2019-04-28吴华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生上课老师课堂

吴华敏

低年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有效注意时间较短,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课上40分钟不能紧跟老师的步调,表现出课上不专心听讲,自己玩橡皮、转笔或与其他同学说话等违纪行为。如果教师严厉,则学生上课专心;如果教师放松,则学生上课随意。如果教师美丽且语言风趣幽默,则学生喜欢老师;如果教师不修边幅且语言平淡无奇,则学生容易走神。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妙趣横生、精彩无限、内容丰富、幸福满满,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更应该想尽办法,使学生从小爱上语文,爱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爱上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

然而如何才能让小学生爱上语文课堂呢?我想这个话题是所有语文老师最热衷的,最关注的,最值得探索的。我个人认为包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巧妙的课堂构思、师生的协调共生三个方面。

良好的学习习惯,犹如黎明前的曙光,照亮漫漫的学习之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上课前手端书本,大声朗读课文。大声流利地朗读,能迅速把学生带入课堂,并为教师上课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上课不听讲,想用课下时间来弥补上课的缺失是非常遗憾的,不可能学习好,所以教师必须抓好课堂。低年级学生还小,自制力差,教师上课时更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坐姿端正,右手握笔,认真聽讲,认真记笔记,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站到教室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既能体现老师最美的一面,又能关照所有的学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一旦发现学生不良行为要机智的处理,可以提问本人也可以提问周围同学还可以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话题吸引学生亦或是提高声调、加快语速等等,如果依然没有效果就采用直接点名,课下沟通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因而不少孩子在家被宠坏了,只能夸,不能说,脾气暴躁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突发问题时必须冷静,必须客观,必须态度真诚,必须充满教育的智慧。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要时时处处关注受众,关注他们的反应,积极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建和谐的班级课堂氛围,切不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课堂内外都要严格落实。请相信:种下一粒具有良好习惯的种子,必然收获丰硕的果实;种下一株具有良好习惯的鲜花,必然收获满园的芬芳。

教师巧妙的课堂构思,如同夏日的一股凉风,吹散了心中的燥热。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教学效果上来看,最好运用直观手段,包括具体可感的实物、图片、现场观察、录像、电视、电影、标本等等。教师导入时的一幅图片、一首歌曲、一段影片将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迅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完成了高效教学的第一步。比如:在讲《静夜思》的时候,先出示一幅图画,让学生思考想到了哪一首古诗。朗读课文时的一次跟随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一次观看视频范读的体验、一次角色表演的朗读都将深深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完成了一场心灵的美好旅行。比如:学习《将进酒》时,让学生观看视频范读,然后再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请同学表演朗诵。假定他们自己就是李白,然后朗诵作品,献给班级同学和老师,以此传递他们的理解。朗诵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层次,要读出“天生我才必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之情。现如今,情境教学越来越被重视,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设计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带入语境,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提炼主题、完善自我、升华自我,完成了高效教学的第二步。课堂要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主问题不宜多,但要有层递性。围绕主问题设计细小环节,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主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在学生课前预习或上课时学生的提问中发现闪光点,作为教育的契机,围绕其展开教学,学生上课积极性更高了,完成了高效课堂的第三步。国家一再强调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我想做到这点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的兴趣一旦被勾起来,我们还怕学生上课不听讲吗?我们还担心学生不完成作业吗?小结时的学生亮相展示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舞台,尽情地把自己对课的理解讲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加上教师精美的板画式板书必将让所有学生眼睛一动不动地聚焦在黑板上,集体智慧的碰撞总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完成了高效课堂的第四步。比如:《静夜思》讲解时,设计“思”的记忆方法,演示这个字的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的变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生动、热烈高效的课堂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不忍下课。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花心思,不可随意布置摘抄几遍这样的低效作业,要密切联系课堂重难点,设计一两道题就可以了。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教师四十分钟的完美呈现,要依赖课下认真刻苦地钻研学习。教师学习要学会借力,通过课堂实践、课题研究的路径,成就自我。我们不单要学习本学科的知识还要进行跨学科学习;要学会借助本学校的优秀教师,本地区的教研员、名师,教材和课程编者。

最后还是要把握好课堂,课堂是最复杂的实验室,最能成就人。力争打造立意高尚、基础扎实、情境丰富、结构新颖,问题价值高的课堂。

师生协调共生,恰似自然界动植物的相互依存,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共生,教师和学生何尝不是这样?教师不是独立的,学生也不是孤立的,师生协调配合的好,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主宰者,学生也不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自卑怯懦的被动者,两者是平等、和谐、共生。课堂上的和谐关系得益于课堂外的相互依存,比如在班级管理、情感碰撞、文化差异、观念冲突等方面展开对话交往和体验。班级管理要有学生的参与管理,要有老师的监督与指导;情感碰撞时学生坦诚以对,教师放低姿态处处为其着想;文化差异时学生理解老师,老师尊重学生接受学生;观念冲突时学生据理力争,老师列举事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无论何时何地,学生信任老师,亲近老师,注意力全在老师身上,对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认真的学习,对所学的知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和谐。教师用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为人师表,课堂内外都要做学生学习的榜样、行为的楷模。

最后借用汪国真《热爱生命》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地积极求索如何让课堂更完美。

猜你喜欢

学生上课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谁打我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