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2019-04-28邬维选许小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邬维选 许小兰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探究与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分析了几种探究性学习的类型,并简单讨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还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1]。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调查和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后,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真正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探究性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并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和讨论中,更好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成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除此之外,探究性学生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学生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稳步提高。

二、探究性学习的几种类型

探究性学习主要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种是引导性探究学习。引导性探究学习指的是教师要发挥好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合适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按照教师制定的目标完成探究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虽然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但却未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未能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二种是合作探究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一起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探究性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为学生设计好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同时还要为学生准备好学习的材料,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三种是自主性探究学习。自主性探究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2]。学生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学生需要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寻找解决方法,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和总结此次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即可。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总体来说,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和学习[3]。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合适的生活化情境或游戏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我们爱祖国》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围绕着“爱国”展开话题讨论,让学生针对该课文内容进行自由的讨论与交流,阐述自己对“爱国”的想法和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较为单纯,“爱国”话题的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放下戒心。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知识的探究和获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到教材中学生可能会存在疑惑的问题和部分,之后再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网络资源等带领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或者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一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究性学习能够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限制,讲究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来总结和归纳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促使学生敢于质疑。

探究性学习最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能够课堂上自由、大胆、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观念,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考虑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耐心地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正确的对待态度,尊重学生不同的死我方式,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教师也要保护学生爱提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学会否定他人一成不变的观念,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出现盲目随从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渔夫的看法。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念,如果其他学生不同意该观点,就可以举手提出质疑,然后全班学生一起总结与讨论,得到最终的结论。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全方位激发出学生参与热情,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真正目的。

四、结束语

教师要想开展探究性学习,就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稳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立浩.试析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46.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