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实效性研究

2019-04-28陶司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问题与措施初中教育实效性

陶司

摘 要:由于社会的发展,现有德育体制和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缺乏密切联系,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德育以及引导、探讨合理的情绪处理的方法等几方面对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初中教育;实效性;问题与措施;

德育的目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一个怎样的人。而当前中学道德教育在我国却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忽视最基本的忽视日常行为教育,一味的“高空作业”;内容滞后,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囿于校园,无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缺乏人文关怀和实效性,盲目追求就业率等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导致了德育的失败。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成功的德育,首先必须要开展全面而科学的德育活动,其次科学地评价德育方法的正确性,才能整体上完成对德育实效性的评价。

一、初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在变,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实时更新,要了解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重视班级德育活动的举办。

第一,现在的初中生独立自主能力增强,想法也比较丰富和新颖,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好教育,而许多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德育,甚至觉得麻烦,导致班级德育活动常常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未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未改变。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教育需要紧跟时代变迁。班级德育活动不能再停留在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上,教师和学生要认识到德育活动的意义,重视班级德育活动,同时保证班级德育活动的质量,不能一味追求数量。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应当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收获。

第二,在以往的初中班级德育活动中,教师往往没能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导致师生关系僵硬,教师很难把德育观念传授给学生,班级德育活动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德育活动的含义,抱着学习的理念,虚心学习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把主人公的位置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班级德育活动。

二、课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德育单单依靠课内的理论知识完全不能达到教育的最初目标,而单单依靠课外的实践教育又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懵懂的道德意识,不利于学生道德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时,为了有效地提高德育的实践性,应该加强课内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内教育是德育的中心点,而课外教育则是以这个中心点进行的有效辐射,这样学生通过这种整体性极强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巩固课外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德育实践。

三、培养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还需付诸实践。教师德育工作需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体现人民教师道德风尚,以身作则,为学生们做出相应示范,促使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的道理。教师日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需对自身行为严格要求,遵守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能够从细节中,做好道德实践,通过优秀的道德素养,进一步发挥人民教师的带头作用,这不但能够提升对学生群体的道德熏陶,同时能够加大德育的说服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确保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四、树立榜样

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如果能夠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教师们可以考虑在班级中选择一个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德育典型,进行公开表扬,要求学生们向他学习,邀请模范榜样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道德观点和经验、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掀起一股道德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向特定的榜样学习。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看到其他同学因为道德表现良好而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之情。教师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塑造道德模范来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深受广大老师认可和支持的,这对于启发学生群体整体的道德水准提高有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总结

初中的德育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能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还使学校的德育的能动性大大地提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表面上占据了主导作用,实质上学生才是主体,接受德育正是帮助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组织和管理好可控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校也在这种科学的评价模式下,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玉珍.初中德育实效性的有关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1(04).

[2]胡长芳.提高初中学校德育针对性的一些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

[3]陈福元.新时期初中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探索[J].中学时代,2014(04):206.

[4]迟希新.初中学校德育中的几种常见误区及对策分析[J].中小学教育,2007(12):41-43.

[5]谢璐璐,邱佳佳.初中德育现状调查报告——以海南省海口市为例[D].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31-34.

猜你喜欢

问题与措施初中教育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
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