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文艺专题如何提升情感穿透力

2019-04-28张鹏飞

中国广播 2019年4期

张鹏飞

【摘要】提升节目的情感穿透力,是做好广播文艺专题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文艺专题节目提升情感穿透力的三种技巧: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结构创新化,并结合具体节目案例,探讨广播文艺专题创优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广播文艺 细节化 画面化 情感穿透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文艺专题是广播诸多节目形态里的一类,涵盖音乐、综艺、文学专题等多种形式。就艺术表现力来说,广播文艺专题能够引领听众通过文艺作品走进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促使听众和作品人物达成强烈的情感共鸣。提升节目的情感穿透力,是做好广播文艺专题的关键之一。

一、人物细节化

越是重大题材,越要讲好故事,讲故事的关键在于塑造人物,而塑造人物的关键在于细节。广播文艺专题在创作中,尤其要善于抓住那些能揭示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关键细节。北京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播出的音乐专题《永远的电波》,通过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和典型音响,反映了人民广播事业的伟大成就。节目中有一段关于著名播音员丁一岚的故事,作者通过对丁一岚的女儿邓小岚的采访,讲了这样一个细节:

邓小岚:妈妈说:“临终前给我播放一曲《延安颂》,让我的灵魂回到那火热的青春时代。满足我这一要求,是对我最大的欣慰。”我听说,人最后消失的是听觉,我就赶紧回家,把《延安颂》的磁带带到医院去放给她听。我希望她听到这首歌,能够伴着这首歌远去。

【《延安颂》高高扬起: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延安颂》歌曲和采访录音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直击听众的心灵。

这个细节,就是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关键细节。专家评论说:“有经验的领导在策划这类精品节目时,往往先让编辑拿出3个细节,看整体上能不能立起来,这 3个细节要从大量素材中反复筛选,从中选择最能突出节目主题、最能体现人物精神品格与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来。”①

对于采访者来说,我们只能通过外部动作来观察人物的内心。想要捕捉到关键细节,创作者只能不断地深入挖掘,提高采访的技巧。“让采访对象忘掉你手里的话筒,你还要有本事把自己变成一支话筒,全方位地录下采访对象没有说出的话。”②

二、细节画面化

广播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好的文艺专题能像乐队指挥一样,引领听众用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出生动的画面。这种画面感,是提升节目情感穿透力的有效手段。它能在节目和听众之间建立起情感的共振波,让听众完全沉浸于节目所营造的艺术意境,有人把这种效果称为“看得见的广播”。

广播文艺专题的创作,尤其要注意画面感的设计。编辑要运用生动的广播语言,充分调动音响手段,还要配合播音员生动的演绎,让画面更生动。

北京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创作了音乐专题《战火中的旋律》,以衬托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的背景。其中有一段讲到俄罗斯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该作品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首演时,列宁格勒正被德军围困,演出前,苏军万炮齐发,用猛烈的炮火换来暂时的平静,音乐会才得以开始。节目中,创作者紧紧抓住“苏军用猛烈的炮火换来暂时的平静”这一细节,并用广播手段进行还原:音乐声、炮火声以及炮火之后的短暂平静,通过典型音响的叠加达到还原时空的效果,让听众仿佛置身于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非常有感染力。

当然,塑造广播的画面感不一定依托于音响,巧用留白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专题《爱的呼唤》,是以残疾人音乐家为主题的一期节目,其中有一段讲述的是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终身残疾的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演出之后起身谢幕的经历。节目先用观众鼓掌声、音乐声营造出音乐会现场的时空感,之后让所有声音都淡出,只留下播音员白描式的讲述:

帕尔曼架起双拐试着从椅子上站起来谢幕,但是他没能站起来,调整了一下儿姿势,他再次用力撑起双拐,又失败了;再试一次,还是不成。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台上、台下上万双眼睛、电视机前观众的亿万双眼睛都追着帕尔曼站起来的过程。帕尔曼笑了笑,轻轻地摇了摇头,平静谦和,甚至带有一点儿歉意,再试,这回他终于成功了!

这段文字配合播音员动情的讲述,形成舞台上追光般的效果,让听众仿佛置身现场,亲眼看见了舞台上的一切。帕尔曼的生平丰富多彩,作者却独具慧眼选了“站”这个小细节,通过画面化的呈现,彰显出音樂家的人格魅力。

三、结构创新化

广播文艺专题是充满艺术感的节目种类,在谋篇布局时,要格外注意艺术意境的构建。作品如何衔接、段落怎么过渡、素材怎么融合,在动笔之前就要量体裁衣、设计结构。而创新化的艺术结构,也是提升节目情感穿透力的有效手段。

多年来,广播文艺专题的创作者探索了很多创新化的表现手法。如在音乐专题里借鉴过交响音画、交响诗、篇章式、自述体等多种手法。宁波广播电视台甚至把一期综艺专题节目设计成一张考卷的形式,配合人民教师的主题,让人印象深刻。

广播文艺中的“我”,可以是真实的“我”,也可以是虚构的“我”。综艺专题《运河船歌》是以北京运河文化带建设为背景,节目作者虚构了一个沿京杭大运河旅行的“我”,随着“我”的脚步来到南新仓、庆丰闸、张家湾等古运河古迹,从而串起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音乐专题《长征——难忘的回忆》则虚构了一对“父女”,通过两代人关于“长征是什么”的对话,串联起整期节目,体现出长征精神的传承感。

还有的“我”,是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吉林广播电视台有一期广播音乐专题《流浪的大提琴》,是将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名琴作为“我”,自述三百年来的传奇故事。山西广播电视台的一期广播综艺专题,让老陈醋开口说话,女播音员还把它演绎成一个朴实泼辣的小媳妇形象,非常生动。

戏剧戏曲学教授周华斌在1999年的一篇文章里,分析过文艺专题里的“我”。③当时文艺专题里的“我”还是一件新鲜事,周华斌说,“我”的出现,“意味着个性意识在广播文艺中的登场”。文艺专题的结构,其实是要为所有素材编排一个合理的时空顺序。在结构的创新上,可以借鉴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构建出平行、交叉、对比、重复等多种时空效果。形式最终还是要根据素材而定,量体裁衣。

四、结语

有学者曾把受众的审美规律概括为“求新好奇,求同认知,求趣爱美”,④广播文艺专题同样如此。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和结构创新化,只是辅助创作者营造艺术意境的手段,真正让节目具有情感穿透力的是艺术和生活中的真、善、美。广播文艺专题的最高境界是让听众达到好奇心、求知欲、认同感的满足,带给听众美的享受。

注释

胡妙德:《寻找广播文艺创作的佳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

李宏:《以声音为媒联接中外 用心灵之桥沟通世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亚广联奖》,《中国广播》2016年第6期。

周华斌:《广播文艺中的我——编辑自我创作意识例谈》,《现代传播》,1999年第2期。

贡吉玖:《变革与创新中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冷治夫访谈录》,《声屏世界》,2006年第2期。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林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