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2019-04-28顾相伟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路径

顾相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研究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内涵与价值、实现路径等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共识,对马克思主義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和深入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4-0058-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方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得到了重申和强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党的十七大到十九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连续三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凸显了其重要价值。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不少新成果,本文择要介绍一些代表性观点。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的研究

十八大以来,学术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五四时期、苏区和延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民主和科学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改造和变革的呼声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救国救民的良方开始在中国萌芽,并最终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期,马克思主义如何从书斋走向民众,从理论走向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并有何经验?石瑛认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呈现为具体的历史活动,也是一种理论发展的过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品性,更是中国社会内部生成的需要。[1]在曾庆桃看来,理论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充分利用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2]苏锐认为,五四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有四点:实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翻译理论著作与多种传播方式相结合、建立学生社团与创建学习机构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正面宣传与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相结合。[3]

(二)苏区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在苏区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延安时期达到高峰。红色报纸和书籍在此间功不可没。研究者着重对《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党的喉舌作用进行了研究。林绪武认为,《红色中华》作为党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重要媒介作用。《红色中华》结合苏区和民众的实际,有效地运用歌谣、诗歌、戏剧或活报剧、漫画、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活泼直观的手法,不断地向苏区军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宣传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4]

上世纪三十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周昭成认为,《大众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主要有:语言表达的通俗易懂、叙述方式的深入浅出、写作内容的关注现实、写作风格的贴近时代。[5]张根福认为,延安时期,《解放日报》通过对中共大政方针的宣传,使马克思主义深入民间,采取典型化、通俗化、社会化的传播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

除了红色报刊之外,学习教育和文化文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进行了全面界定,对马克思主义学习提出了全新要求,强调“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领导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倡导学习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7]许培春认为,延安文艺起源于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在普及教育、引导民众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就为民族化、大众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8]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与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长军认为,《人民日报》凭借权威影响力、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较为广泛的传播主体和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通过“理论、道路、制度”三个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社会变革和发展,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凝聚精神动力的需求。[9]刘洁认为,《人民日报》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自信刊载理论文章、著作选读,开展纪念活动等形式,有效推进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普及,为新社会提供新的精神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理论宣传应坚持社会需要与受众实际相结合;宣传理论与营造氛围相结合;正面宣传、理论争鸣与思想批判相结合;理论深刻性与语言通俗性相结合。[10]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与价值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本质与特点。李威娜指出,从动态与静态结合的视角剖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从深刻解读理论原典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以及从现实角度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定,是思考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内涵不可忽视的三重视角。[11]陈曙光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表述上说,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大众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而不是说人民群众“不想听”“不愿听”“听不懂”的话;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贴近大众,而不是沦为少数精英自娱自乐的智力游戏。[12]骆郁廷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先进理论掌握群众,以此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改造群众的主观世界,推动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精英到大众、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13]王心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特点进行了剖析,指出: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变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大众化的主体内容;更趋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为大众化提供了多重路径;社会环境与受众的复杂多变与不稳定性是大众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14]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多视角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体认愈益深刻到位。谢京辉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对象不够明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理论多、载体技术多、被感受多,但对大众自身的感受少、满足大众的需求少;未能架构理论与大众沟通的桥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工作的底气不足、自信心不强。[15]叶红云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外在于中国社会的理论问题,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内生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传统,如何落实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的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16]任燕红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既不是简单的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不是纯粹的具象化马克思主义内容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方式、理论形态和实现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7]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很多新理论新思想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目标自然需要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张志芳认为,新的实践与发展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时代课题,也为我们把握大众化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可能。这就需要增强探索与创新意识,努力在实践中获得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点和规律的更多认识,由此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自觉性。[18]崔庆五认为,中国梦战略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愿景和党的奋斗目标进行了大众阐述,凸显出深切的大众情怀和大众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19]冯宏良认为,信仰、认同与话语权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重要维度,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凝聚主流价值认同和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领域的根本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使之内化于人们精神生活过程。[20]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可谓观点纷呈,这充分说明了现阶段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艰巨和复杂,理论界和实务界在此方面尚有很大的努力和探索空间。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一)阶段性递进说。研究者认为,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不能满足于对象化外在灌输,而要致力于阶段性递进:第一阶段是以对象化灌输为主;第二阶段是以主体化认同为主;第三阶段要上升到以信仰超越为主。[21]

(二)民生关怀说。多数研究者都主张民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切入点。有研究者认为:“以民生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切入点,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因为此举最符合民众的需要、利益和接受心理。”[22]还有研究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进一步推动经典理论及其创新成果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努力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社会的认知和人民的生活。[23]

(三)接地气说。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实现,最紧迫的核心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接地气”,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接地气”。[24]

(四)创新发展说。研究者认为,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立足于“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重构,一是高度融合历史厚重的传统民族文化,二是广度契合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语言,三是深度结合全面转型发展的中国成功经验。[25]

(五)实践支撑说。研究者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迫切需要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的互动与合力,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法律等的贯彻和落实。从根本上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高效能支撑。[26]还有研究者主张:“应当通过普法宣传、精准扶贫、文明创建等社会实践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社会大众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之中。”[27]

(六)六力并举说。研究者认为,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具备六种力: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结合中国实际,具有生命力;二是基本方法要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影响力;三是基本价值要反映大众生活,具有感染力。四是要契合大众心灵世界,具有凝聚力。五是表述方式要符合大众思维,具有吸引力。六是精神产品要面向大众,具有辐射力。[28]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举要如下:

(一)习近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当代发展,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王振民认为,习总书记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的空间范畴,即不仅着力于共筑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根基,而且还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世界价值。[29]王良青认为习总书记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个显著特征:“突出的理论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強烈的问题意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鲜明的语言特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条件。”[30]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高校无疑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研究和传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吴文新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是思政课教学。为提升教学效果,须做三项变革:“改革模式化、框架化、条文化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改变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实施分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改变工具化、定量化的教育效果评价方法,增强其人文性、价值性和针对性。”[31]范小强认为,搞清楚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与评价标准,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32]

(三)文化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按照理论创新驱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拉动、红色文化开发推动、经典著作通俗化带动、大众文化发展联动等模式,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进程。[33]羊许益认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握四个维度:文化认同是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根基,传统文化是群众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方向保证。[34]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翟桂萍认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通过理论的大众化进一步增强人民对理论的认同,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35]龚先庆认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落脚点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上面。党要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大众化。[36]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理论热点。我们在看到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应看到不足,以切实有效地发现、研究和解决真问题,实现新突破,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不断推向纵深。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理论界尚需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的研究。马克思主義大众化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如何从实践的角度,从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的角度,从政策、制度和法治的角度,回应时代需求,解决时代难题,引领时代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传播和创新,无疑是当下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石瑛.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因[J].社会科学战线,2013(8).

[2]曾庆桃,张世飞.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

[3]苏锐,王海.“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4]林绪武.《红色中华》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5]周昭成.《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6]张根福.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7]谭虎娃.延安时期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5(7).

[8]许培春.延安文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成功经验及当代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9]刘长军,谢瑜.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以《人民日报》为考察对象[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

[10]刘洁,杨连生.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学刊,2015(6).

[11]李威娜.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三重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

[12]陈曙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误区辨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7).

[13]骆郁廷、孙婷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及其实现[J].江汉论坛,2013(9).

[14]王心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特点[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5]谢京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分析与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

[16]叶红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

[17]任燕红,王玉鹏.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5(8).

[18]张志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视野的新扩展——党的十八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识的新贡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3).

[19]崔庆五,张书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助推中国梦的着力点探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4).

[20]冯宏良.信仰、认同与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三个重要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4(6).

[21]陈冬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J].人民论坛,2017(1).

[22]周蕴蓉.关怀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6).

[23]黄凯锋,夏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巧的提升——基于实践探索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24]李浩,荆立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地气”的大众化路向[J].北方论丛,2016(5).

[25]曾鹰,曾天雄.创新发展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重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7(4).

[26]陈德祥.话语理论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7(2).

[27]张蕴.由独白到对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路径[J].理论导刊,2018(5).

[28]韩庆祥,陈远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3).

[29]王振民,尚庆飞.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5).

[30]王良青.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三个显著特征[J].桂海论丛,2017(3).

[31]吴文新,朱康有.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

[32]范小强,马宁.从三个维度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33]高奇,史衍朋.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2014(5).

[34]羊许益,林德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耦合及其四个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

[35]翟桂萍.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进路[J].学习论坛,2017(1).

[36]龚先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利益关怀[J].社会主义研究,2012(6).

基金项目:上海开放大学学科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研究”(KX1711)

作者系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路径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