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护理中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19-04-28王晴
王 晴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萨家湾区急诊科,江苏 南京 210003)
受护理模式转型、以人为本观念深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就诊时对医院护理服务要求明显提高;以此为背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输液不良事件成为医务工作的首要目标。急诊输液室属于基层重要科室,承担着整个门诊的输液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受操作、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良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只增不减[1]。可见,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此研究选择我院40例患者展开,重点分析在急诊输液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0例于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0月)急诊输液的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19):男性患者/女性患者(9:10),年龄区间13~65岁,平均(39.00±20.23)岁。观察组(n=21):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1:10),年龄区间14~65岁,平均(39.58±21.41)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输液前仔细核对病历、药物等信息,将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实时监控输液情况。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准,联合护患沟通技巧:(1)注重仪表:要求护理人员以微笑、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建立良好印象;护理过程中面带微笑,缓解患者紧张程度,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尊重患者:多使用安慰、鼓励用语,叫号时控制好语气,避免语气较重引起患者反感。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多次输液的患者,记住患者名字,方便下次减少输液前程序而直接输液,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3)心理疏导: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疏导来安抚其紧张情绪,做好疾病宣教工作,告知输液治疗的重要性和目的,减少护患纠纷。(4)有效运用沟通技巧:沟通时选择好时机,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在话题选择方面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重点解决患者疑问,语言通俗易懂;注意倾听,配合肢体安抚动作,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静脉穿刺时可以先热敷,静脉充盈后再行穿刺。若患者行动不便,及时给予搀扶;若患者呼吸道不适,可以轻拍背部帮助其排痰。提前在墙壁显眼处张贴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时刻提醒患者,通过文字来发挥沟通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穿刺指标情况、患者满意度;满意度量表分值100分,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不满意(≤70)[2]。
1.4 统计学方法
计算软件:SPSS 22.0版本,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以“±s”表示。定性数据:“x2”核实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值在0.05区间:统计学成立。
2 结 果
2.1 阐明两组穿刺指标情况
观察组穿刺用时较短,首次穿刺成功率较高,P<0.05。见表1。
表1 穿刺指标
2.2 阐明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21):非常满意17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0.4%;对照组(n=19):非常满意6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度为63.1。P<0.05(x2=4.2691)。
3 讨 论
近年来,受各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医院护患关系紧张化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不仅致使医院形象受损,还会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可见,对医院就诊患者,制定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旨在改善护患关系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掌握娴熟的护理技能,实际护理中通过有效沟通来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缩短与患者间距离的同时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确保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全面提升[3]。
大量研究证实,有效利用沟通技巧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受疾病的折磨,患者频发焦虑等情绪,更有部分患者,就诊过程中依存性明显下降、不配合医务人员展开工作,导致临床疗效欠佳。而在就诊过程中,护理人员始终保持耐心、积极的工作态度,严格根据疾病特点来为患者进行宣教,并且恰当实际进行有效沟通,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认同感,还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4]。
本研究重点在于探究急诊输液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示:观察组穿刺用时较短,首次穿刺成功率较高,患者总满意度为90.4%,对照组为63.1。P<0.05。提示:护患沟通技巧和护理人员熟练操作的应用,充分保证了输液操作的准确性和一次性穿刺的有效性,配合语言的安慰和鼓励,可以提升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