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兰:低洼之国钓鱼乐

2019-04-28刘少才

保健医苑 2019年4期
关键词:船屋荷兰人湖泊

◎文/刘少才

荷兰人钓鱼不要鱼

荷兰是个低洼之国,它的1/4土地低于海平面,人称荷兰是“海平面下的王国”。原来荷兰国门外有一道道大坝巍峨屹立,挡住了碧绿的海水,堤坝外,白浪滔滔,渔船点点。而堤坝内,池沼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渠道纵横如网,郁金香花开遍地,围垦牧场绿草如茵,阡陌之间风车点缀。到荷兰有三大看点遍地都有,那就是郁金香、风车、钓鱼。

且不说荷兰是沿海国家,先说荷兰境内河渠多湖泊多,自然鱼就多。对于那些钓鱼爱好者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异条件。深入到荷兰内地,仔细观察,荷兰人钓鱼纯粹是为休闲养性,尤其是那些小河小渠钓鱼人,他们从不把钓到的鱼带回家做美餐。每当他们钓上鱼后,仔细欣赏一番,然后小心翼翼地拆去鱼钩,慢慢将鱼再放回水里。这是为什么呢?不吃钓到之鱼的原因,一部分人认为河水已受污染,这些鱼必然也已受了污染,食之对身体不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鱼儿本来就生活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里,你将它们钓上来吃掉,就是在此捕获天然生命,无异于是在破坏自然,破坏生态平衡,这与那些环保、自然保护意识极强的荷兰人的原则是格格不入的。久而久之,荷兰一代代人都养成这样的习俗,不食小河小渠小湖之鱼。

荷兰人钓鱼带执照

在荷兰的某些湖泊、河流里钓鱼,一般要持有钓鱼许可证方能垂钓,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荷兰王国是世界上最喜欢垂钓的一个国家。在这个仅有1702万(2016年)人口的王国里,有垂钓经历者达800多万,其中加入垂钓协会的会员有580多万之众,这几乎占成年男子的90%,所以荷兰有“十男九钓”之说。荷兰垂钓成风与荷兰特殊的低洼地势以及多湖泊、多池塘的地理环境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物质生活水准和特定的文化心理,也是荷兰人热衷于垂钓的内在原因。

荷兰的垂钓原本只是荷兰民间自发的休闲方式,形成休闲风气是在荷兰经济迅速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到了80年代,日趋增多的垂钓者与现有湖泊钓点形成僧多粥少的失衡格局,垂钓者为争抢垂钓场地常常引起纠纷。为调解垂钓矛盾,荷兰各级各社区纷纷成立垂钓协会,市政当局也不得不将这一原本是个人化的休闲行为纳入行政管理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在五花八门的管理方法中“杠杆调节法”是最为有效的。比如,虽然垂钓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税务杠杆”要求垂钓者必须照章纳税,纳税时间限在每月5日缴纳上月税款,税额一般按区域等级缴固定税;“法律杠杆”限定钓鱼的大小、重量,钓起的鱼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重量,就必须放生,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行政杠杆”要求垂钓爱好者一律要申请执照,执照上注明垂钓者姓名、所在社区,并限定垂钓区域和方位,因此荷兰人钓鱼随身所带的除鱼竿外,还必须有一本钓鱼执照。

荷兰老人爱好钓鱼

荷兰老人普遍认为垂钓有助于身心健康,在我当海员时到过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大小港口总有一对对老夫妻或几个老人结伴在岸边垂钓。荷兰临海,又是地势低洼之国,水域广阔,鱼类也多,给这里的老人带来得天独厚垂钓的便利条件。老人们垂钓目的不在鱼,意在陶冶情操,对钓多钓少也不在乎,钓到小鱼就自动放生。我曾与一位老人聊天,他便放下钓竿与你聊,不去管鱼咬不咬钩,也不换诱饵。同船一个水手,见老人热情健谈,就试探着向老人要几只鱼钩,谁知老人不但慷慨相送,还将备用的铅坠、鱼线也送给了他。

我问过一位垂钓的老妇人为什么不在家带孙子,她笑着回说,荷兰的年轻人普遍要孩子晚,或不想要孩子,没孙子可带。她反问我,中国老年妇女也有钓鱼的爱好吗?我如实回答说不多。她还向我列举了钓鱼的种种好处,说荷兰老人普通爱好钓鱼,说钓鱼是最高雅的休闲运动,老少皆宜。

荷兰人经常在双休日或早晚钓鱼,能者多钓,手气不好者也没空竿而回的。晨钓者大多是退休的老人,他们不用为上班赶时间,又大多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傍晚前后,荷兰临水临海的钓鱼人都出动了,有的是夫妻同钓,有的是全家齐上阵,有的是钓友结伴而来。看来,靠山运动,临水钓鱼,荷兰老人因水制宜,找到了修身养性又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方式。

荷兰人的花样钓鱼

荷兰人普遍认为垂钓有助于身心健康。航海时我曾到过荷兰境内马斯河畔的一个化肥厂去进化肥,目睹过花样繁多的休闲钓鱼。

船屋钓鱼,乐哉悠哉:荷兰有多少人从事捕鱼作业,笔者无法统计。荷兰又有多少船屋,笔者手头也没有这样的资料。到荷兰,你会看到那一艘艘漂亮的夫妻船在晚霞的辉映下驶进港湾和内河,这些夫妻船就是他们的家,衣食住行都在船上。在我们停靠的化肥厂码头附近就有许多这样的船屋。夏天夜短昼长,一家人吃过晚饭,边在船舷乘凉,边一竿在手享受垂钓乐趣。连船上的小狗也围在主人的身前身后撒欢,内河无风浪,看样子,这是船屋主人一天最幸福的时光。

愿者进网,手到擒来:荷兰人最轻松的捕鱼方法是在岸边下一个网,网口有倒蓄装置,网里有诱鱼的饵,鱼闻到香味,进得来,出不去。下网的主人只要腾出时间轻轻往上一提,往往都有收获。

有一次,船上的一个水手看到岸上有一条尼龙绳通到水里,出于好奇,往上一提,觉得分量不轻,很费劲地提到水面一看,好家伙,那里活蹦乱跳的大大小小的鱼惊得他差点掉下眼镜。个头大的鱼足有一二斤,小的也有半斤左右。那一网至少也有5公斤鱼。

根据以上“自投罗网”的原理,有人用芦苇做成圆锥形的工具,投放到水中,使鱼进得来出不去。当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荷兰人是休闲捕鱼,愿者进网。真是近水食鱼,取之有道。

甩瓶捕鱼,童心难改:最有趣的是那些孩子们,他们用一个大口瓶子,或是罐头瓶子,瓶口用一块纱布做成罩,中间开一个口,瓶中放上诱饵,用一根细绳连着,甩到水中,一个人可看三五个瓶子或更多。鱼也是钻到瓶子里就出不去了。那些可爱的孩子就用这样的方法,不停地甩瓶子,拉瓶子起鱼,往往都不空手。我们这些见过海上大风大浪的中年人,立即被他们的童真所感染,看着他们的忙活劲,也停下钓具看热闹。看到最后,孩子们把那些太小的鱼都倒入海里了,原来他们纯粹是一种消遣,并非真的要吃这些小鱼。

猜你喜欢

船屋荷兰人湖泊
“小气”的荷兰人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New Jersey Man’s Houseboat Being Carried Away by Ice 新泽西男子的船屋被浮冰带走
荷兰人这样惯孩子
“害羞”的湖泊
不住酒店住船屋,开启水上慢生活
浑然天成的《荷兰人》
奇异的湖泊
在大海上拥有一个家
荷兰人海上休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