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大连港消防工作
2019-04-28徐志有
■ 徐志有
(大连港公安局消防支队,辽宁 大连 116000011)
作为一名60后,我们见证了伟大祖国由积贫积弱、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和其后不断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作为一个港口消防工作者,也见证了港口消防工作的兴衰起伏。
我是1985年进入大连港公安局消防大队这个全国最早成立的港口消防队伍的。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来到港口消防队,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适应。
大连港公安局消防监督科在大连港务局办公大楼三楼办公。老队长唐国栋对我这个第一个走进大连港消防队的大中专毕业生十分重视,给我介绍港口消防工作的历史,大连港消防工作开展的情况等等。带着我跑基层、下中队。
没有想到的是,当时那么向往、那么有名的大连港实际上竟是一副破破乱乱的样子。
我们分配居住的桥东宿舍条件非常好,干净、整齐,每个楼层还有服务员统一管理。但在港湾桥头与它遥相对应的桥西宿舍走近一看,真是惨不隐睹,破草席、破木板等搭建、分隔的宿舍房间,时不时传来婴儿的哭声,走廊里飘来一股呛嗓子的油烟,那是使用煤油炉子在做饭。走进宿舍,各种纸张糊着墙壁,却也反映租住在这里的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随意拉扯的电线,昏暗的灯光摇曳着,晃得人眼睛发痛。六号楼宿舍的状况更甚于此。
1985年大连港公安局部分人员合影
港口区域里,码头上到处是各种废材搭建的小房。工具间通常都是十分局促,混乱地堆放着各种工具、材料。车间十分凌乱,候工楼脏乎乎的,到处都是烟头、破烂的凳子,休息的工人随便找个地方,或坐在安全帽上,就赶紧拿出香烟,吸上一口。
装卸车船主要是靠人力上下背,劳动量极大,只有新码头才有岸吊。
消防一中队和东部作业区机关在一个小楼里。一半是消防队,一半是机关办公区。消防队员穿着破旧的几乎看不出底色的帆布消防服,也是坐在头盔上,吸着烟、嘴里时不时冒出关于祖宗十八代的脏话。
我国《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985年,我国全国的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只有 3.11 亿吨。大连港1984年度货物吞吐量为4 000万t,是全国第二大港口。
当时我们国家的港口装卸能力非常小,港口设施十分陈旧。同时,雪上加霜的是港口消防隐患十分严重,港口火灾经常发生,港口消防设施非常不健全,港口消防队的消防车、消防员装备都非常差(但同期社会消防力量更差,港口消防力量还是所在地区最重要的消防力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正在上学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怎么突然就能吃饱饭了呢?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调。1985年,以城市改革为基本特点的全面改革开放进入施行阶段。
1986年,大连港下放地方,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这是沧桑巨变的时代。
1996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 427.50万t;2000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9 000万t。
港口建设、改造、发展的脚步非常快。大连港大连湾(和尚岛码头)港区建成投入使用,新港成品油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大窑湾港区一期工程快速推进,老港区改造快速进行。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港口的面貌焕然一新,港口吞吐量倍增。困扰港口消防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随着港口的建设发展,逐步得到彻底解决。
2004年11月16日“辽海轮”火灾扑救
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港口消防保障能力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著。
1995年,我起草制定了大连港《港口消防事业发展计划(1996-2000)》,明确提出今后5年港口消防事业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加强全港的火灾预防工作,积极推进消防改革、大力发展消防事业,发展消防科技、提高消防装备水平的工作任务。
1996年8月19日,大连港公安局消防大队改制为消防支队。
1998年2月26日,大连港实现20年无重大火灾事故。
1998年到2006年,大连港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改善消防装备。
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至2006年,大连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共成功扑救37起船舶火灾事故。
2010年7月16日18时08分,位于大连港新港的中联油大连石油储备库输油管线发生爆炸,火势迅速蔓延,致使与其临近的输油管线和一原油罐发生二次爆炸,形成大面积燃烧,并严重危及到下方的大连港成品油码头公司南海罐群和大连港液体散化工码头液体储罐群的安全。火灾发生后,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部公安局第一时间向公安部报告了情况,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张德江副总理、李盛霖部长连夜率张玉胜局长、郭舜丰处长赶赴现场指挥灭火。大连港公安局闻警而动,在所有参战消防队伍中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扑救。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和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全体消防指战员置生死于度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与大火展开殊死搏斗。以勇于牺牲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斗志,连续奋战近16 h,最终扑灭了大火,确保了大连港液体化学品罐区以及原油、成品油码头、罐区和30万t原油码头等油运重要设施的安全,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7·16”大火是大连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建队历史上成功扑救的规模最大的火灾,也是最困难、全队指战员与火神搏斗、与死神共舞,险些全体捐躯火场的战斗。据事后测算,其陆域过火面积110 000 m2、海面过火面积87 500 m2、着火输油管线长5 000 m。大连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出动各种消防车36台,支队全体指战员共 239人全部参加了灭火作战,出动1条专业消防船、8条拖消两用船、各种拖轮10条,全火场共调用了338台消防车,2 000余名消防队员参加灭火作战,消耗泡沫近3 000 t。
“7·16”大火是对大连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的装备建设、队伍建设、指战员意志品质以及综合作战能力的全方位检验,也是对大连港公安局、大连市、辽宁省以及国家应急联动救援体系的综合检验。
从2010年“7·16”以后,全国港口、地方进入了一个重特大火灾事故高发阶段,全体消防队员出生入死,多次参与港口与地方的重特大火灾以及各种灾害事故的处置工作。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集装箱危险品堆场火灾更是震惊世界,天津港公安局以及消防支队共92人在火灾扑救中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场大火也彻底扭转了港口公安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方向,港口公安体制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2017年10月,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标志,我们国家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辽宁省港口整合大幕已经拉开,港口公安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港口消防工作正在续写新的更加壮丽的篇章。
2010年7月16日,大连港新港石油储备库输油管线大火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