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4-28深圳市京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京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我国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运作下,对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改革后,最终推出了会计委派制。而会计委派制犹如一把双刃剑,虽然已经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且有效解决了上下级之间存在的贪污腐败以及会计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等问题,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制度还缺乏完善性,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能划分缺乏清晰的界限,面对这种大背景,会计委派制的问题显得更加明显。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对会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会计委派制更加关注的是独立性建设,缺乏与所派驻的单位之间必要的联系,使得会计委派制在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从而影响会计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全面发挥。因此,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我国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会计委派制的相关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会计委派制,对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混改的顺利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国有企业混改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指:在我国成本较高的国企中引入民营资本、外资资本、社会资本等一些非公有制资本,使得不同性质的所有制资本组成一个资本成分多元化、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最终顺利完善和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并在国有企业中形成市场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为保证我国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二)会计委派制
所谓会计委派制主要是指:财产的所有者向所属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的一种行为,委派的会计人员主要负责所属单位的财务监督、考核、工资与福利的发放等相关财务问题,所委派的会计工作人员对财产的所有者负主要责任。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混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会计委派制将有助于尽快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将各种贪腐之风扼杀在摇篮中,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不断完善。
二、国有企业混改实施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性
(一)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会计制度
近年来,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各项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理念逐步被企业管理者所认同,在良好的、科学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下企业得到了健康发展,更为企业未来长远发展规划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始终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而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作出贡献,会计委派制的应用有助于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二)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与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相比,会计委派制的出现有效的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再加之会计委派制度的独立性,实现了对财产所有者直接负责的效果,更是独立于所属单位之外,这种独立性有效的发挥了会计委派制度的监督职能作用,为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提供了支持。另外,在国有企业内部实施会计委派制,将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及时发现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依据,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全面提升企业绩效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引入会计委派制度,充分发挥了会计的职能作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混改的深入实施,以及国有企业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委派制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为提升企业绩效奠定了基础。一方面,会计委派制进一步强化了会计的监督体系职能作用,防止企业出现各种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委派的会计具有一定的问题导向工作特点,能够不断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可见,国有企业实施会计委派制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三、国有企业混改的基本路径
(一)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改造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大趋势,简单而言,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已经成为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好企业产权的相关政策,同时还应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成功上市。
(二)资产证券化
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混改的方向来看,实现资产证券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实现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具有阻力小、成本低、效率高的基本特征,再加之目前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国有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混改是最为稳妥的路径之一,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方式完成。
(三)员工持股制度
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可以让员工以出资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国有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利用员工持股制度的改革,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关系,在员工和企业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这样做不仅能够留住大量优秀人才,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同时能够更加充分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潜能和创新性。
(四)调整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实行多元化、分散化的股权结构,能够有效的构建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机制,还有助于构建完善的和独立的董事会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实现混改。
(五)多种经济形式交叉
在我国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可以实现多种经济形式相互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模式实现混改,例如:外资的参与、PPP模式、国家与民营资本结合等。
四、我国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如前所述,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混改并实行会计委派制,对促进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会计委派制的参与和支撑,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上还不够完善。一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会计委派制是多余的,本身自己企业已经有了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根本没有必要再引入委派会计对本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国有企业委派会计的真正落实造成了障碍;虽然有的国有企业已经实行了会计委派制度,但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却存在着内外有别的现象,部分委派会计根本无法深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使得会计委派工作停留在表面、过于形式化;由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还缺乏完善性,特别是在会计委派制度的落实上和会计人员的管理上,问题较为明显,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真正落实和深入开展工作。
(二)并未充分发挥会计职能
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法真正发挥委派会计的作用。部分委派会计并没有足够的权限,最终导致委派会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对委派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再加之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与协调,导致无法深入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委派会计最大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也是与传统会计相比最大的区别之处,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小部分国有企业直接将委派会计充当企业财务会计,从而失去了委派会计的独立性;由于委派会计具有明确的监督职能,而有的国有企业为了逃避这种会计监督,甚至不惜违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阻碍委派会计的正常工作,这些都是委派会计在国有企业所处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拥有完善的制度、科学的体系是国有企业委派会计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
(三)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
科学而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保证我国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但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派制中的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被派到国有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都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更为严重的是对于委派的会计甚至出现了不闻不问的现象,更没有实现对委派会计工作的定期考核,而在国有企业中又不具备对委派会计职能考核的相应机制,最终导致委派会计出现了真空管理地带;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制度,导致很多国有企业的委派会计在工作中出现了混日子的现象,并未真正履行自己委派会计的职责;部分会计人员虽然被委派到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其自身水平的局限性,再加之缺乏会计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本无法根据相关要求开展对委派会计的监督工作,甚至出现了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沆瀣一气、贪污腐败、消极怠工的现象。
(四)委派会计的被监督力度薄弱
由于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实施会计委派制的时间较短,很多相关法律条文上还存在着缺陷。容易导致委派会计工作自由度增加,由于国有企业对委派会计工作者并不具备直接约束能力,而其他部门对委派会计工作的内容也不了解,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委派会计工作者的被监督力度薄弱。由于我国并没有设定专门对委派会计师进行监督的特定机构,隐藏在委派会计师中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委派会计师私自收取了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贿赂,对于企业出现的一些违法乱纪现象不闻不问,缺乏约束和监督。
(五)委派会计的权益和责任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委派会计的派出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并不属于任何企业,这就很容易导致委派会计的地位在企业中被忽视或遭到质疑,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混改正处于关键时期,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委派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进行约束,会计委派制不能很好的全面实施,虽然从某一层面来讲会计委派制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模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委派会计一方面要服从相关企业的管理和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企业委派机构的制约。面对上级部门的不断施压,委派会计工作者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中。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被派到国有企业中的会计工作者属于外来人,这就导致会计工作者在企业内部进行工作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由于被委派的会计师工作量大、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较大,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福利待遇,必将会大大降低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由于委派会计的特殊身份,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的员工经常不服从管理,长此下去必然增加国有企业委派会计在工作中的难度。
五、我国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与时俱进,全面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理念的逐渐深入实施和应用,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度应运而生,并充分的发挥了会计监督的职能。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尽快完善会计管理体系。做为国有企业的领导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委派会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委派会计职能的发挥提供平台,并营造良好的委派会计工作环境;国有企业应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发挥不同岗位的职能作用,让委派会计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
(二)关注岗位设置,充分发挥委派会计的职能作用
国有企业会计工作中除了日常的账务处理和核算外,还具有会计监督的职能。因此,国有企业委派会计必须正确理解自身岗位的含义,充分发挥委派会计的职能作用,真正履行国有企业财务的监督职能。国有企业应赋予委派会计人员足够的权限,以此来保障委派会计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目前的做法是国有企业通常给予委派会计财务总监、会计主管等管理岗位;国有企业还必须保证委派会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也是切实保证委派会计履行职能的根本;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也必须依法办事,配合委派会计的工作,不断创新,以此来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密切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这也是委派会计在国有企业中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关键所在。派出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委派会计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委派会计考核制度,并定期对委派会计进行考核,主要是对派出的国有企业委派会计的工作能力、履行职责的情况给予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对委派会计工作进行考核,并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充分激发委派会计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培训,提示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
会计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系统的会计学科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加强对每个会计人员的各种培训,提升委派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派出单位,都应定期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各种高端论坛,为广大委派会计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五)消除矛盾,明确委派会计师的责任与权力
由于目前我国对委派会计的职责和权力在划分上还缺乏清晰度,这就使得委派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四处碰壁,根本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为了彻底消除这些矛盾,要求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必须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委派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并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积极鼓励本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与委派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多沟通,多交流,要给会计工作者创造接触企业内部核心问题的机会。
(六)从内部着手,加强组织机构的构建与完善
国有企业必须从内部着手,尽快完善组织机构的构建。国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从机制上改进和提升内部监督力度;全面完善企业内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作用,切实将会计委派落到实处。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促进了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坚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完善,国有企业混改会计委派制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在实施过程中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并且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