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的研究

2019-04-27王雨晨颜一瑞

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认知大学生

王雨晨 颜一瑞

摘 要:了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针对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认知情况和提升策略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认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群体在网民比例中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高校大学生为主要人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学术研究、交换信息的重要途径。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网络传媒的受众,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与其对网络传媒的甄别及其接受到网络传媒的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有直接关系。在目前网络传媒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传播环境日益复杂,网络舆情监管尚不足的大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对于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起着关键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生,基本上涵盖各专业领域,有一定代表性。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进行发放问卷并现场填写回收。采取调查问卷方式采集研究数据。调查问卷主体部分由基本信息调查,对媒介性质、功能的认识,接触网络媒介的情况,选择、解读、利用、判断网络信息的情况,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策略的建议五部分组成。调查研究所采取的基本路径有:结构性问卷调查、开放性或半开放性访谈、各种文本的搜集。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5份,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264份,有效率达96%。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现状

被调查者中,超过一半学生每天花费一至三小时在网络上,28.79%学生每天上网三至六小时,经计算,被调查者每天上网平均时间为3.16小时,网络已经深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数据见表2 所示。

分别有40.15%和50.76%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经常或偶尔在学习时间会用手机上网,60.23%的被调查者认为偶尔会因为网络媒介而被迫打乱自己的日常计划,16.29%的学生甚至表示此现象经常出现;在走访调查中,几乎所有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网络的存在减少了自己运动锻炼、外出旅游、发展个人爱好等时间。

对于一天内不接触网络媒介,60.61%的被访者表示不能够很好地适应;22.73%可以做到自得其乐,不受影响;有16.67%的学生会感到焦虑,并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根据量化的网络项目使用程度(1至5使用程度依次增高)数据发现,利用网络聊天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居于上网必做事项之首(3.95);观看影视作品位列第二(3.46);查阅资料以3.36的使用程度紧跟其后。其余事项的使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查收邮件、浏览新闻、网络购物、使用社交网络发表日志状态、参与网络游戏。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认知现状

81.44%被调查者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处于不了解的状态,清楚媒介素养定义的占18.18%,非常清楚其定义的仅占0.38%。具体数据见表3 所示。

60.61%被调查者认为媒介批判意识,是大学生最缺失的网络媒介素养,其次是媒介法律意识与媒介道德伦理观,同时,认为大学生缺乏媒介心理素质和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的分别占25.76%和17.42%,仅有15.15%认为大学生缺乏媒介使用技术素养。

此外,调查显示66.67%的被调查者以网络为途径,来获取提升媒介素养相关信息,通过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信息渠道获取相关内容的分别占29.17%和24.24%,仅有15.15%的被调查者表示通过课堂教育获取提升媒介素养相关信息。而家庭教育中提及相关内容的占比更少,仅为6.82%。

(四)大学生网络媒介甄别素养的评估

在对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辨析的必要性调查中,35.23%的受訪者非常同意要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和辨析;但有近六成59.09%的受访者承认会不自觉地忽视对相关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选择和辨析。另外,4.17%的受访者对于网络媒介信息持有比较广泛的接受度,认为所有信息都是可以浏览的。1.52%的受访者不确定自身对该问题的看法。

调查显示,38.26%的学生对于黄色暴力信息持有完全抵制的态度,而41.67%的学生则表示虽认为此类信息不道德但偶尔会进行浏览。15.53%的学生则更进一步,认为此类信息使其生活更加精彩并经常正大光明浏览。

三、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整体认识不深,缺乏批判意识

问卷统计数据明确表明,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对于它的定义以及涵盖面的认识不足。媒介批判意识是我校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缺失的媒介素养,其占比超过六成(60.61%)。媒介法律意识与媒介道德伦理观依次居于其后,分别有46.59%与40.53%的学生将此二者视为媒介素养所缺失的具体方面。同时,认为大学生缺乏媒介心理素质的占25.76%,认为缺乏媒介环境交往能力占17.42%,认为缺乏媒介使用技术占15.15%。从问卷反映出的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不难看出,学校对媒介素养教育关注度极小是我校学生认识程度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媒介影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问卷调查中,60.23%的学生偶尔会因为网络媒介而被迫打乱自己的日常计划,16.29%的学生甚至表示此现象经常出现;而且分别有40.15%和50.76%的学生承认自己经常或偶尔在学习时间会用手机上网。在走访调查中,几乎所有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网络的存在减少了自己运动锻炼、外出旅游、发展个人爱好等时间。网络世界缤纷多彩,诱惑繁多,大学生如不能对自己进行良好地管控,很容易沉醉在网络中,而在学习的时间上网,除查阅资料之外,将使学习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处理不良信息能力不足

问卷调查中,我校大学生对黄色暴力信息的態度上,仅有38.26%的学生对于黄色暴力信息持有完全抵制的态度,余下同学均在不同程度上浏览过相关不良信息。在开放及自由的网络表述平台中,出现了不少“网络恶搞”和“低俗内容”,而大学生群体对这些信息的态度却是不以为然。这说明大学生还不能对网络上不良信息进行比较充分地抵制。网络上越来越多未经筛选的信息被置于受众面前,以其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同学表示会利用网络进行自我维权,而一半同学表示不会,余下同学表示会视情况而定。说明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受到网络负能量的侵害风险较大。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既需要法律法规来监管媒介信息,另一方面也需要个人道德的制约。学生应唤起自我的道德意识和自觉性,应控制使用媒介的时间和范围。在面对棘手的网络信息吋不断章取义,在网上传播信息时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大学开展媒介素养课程教育具有其必要性,促使他们做出如上判断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现今大学严重缺乏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此方面的空缺;其二,现今的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各种层次的消息鱼龙混杂,消息的真伪难以分辨,导致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无所适从。因此,大学生在对于学校课程设置的缺陷、网络环境的复杂以及自身判断能力的不足等因素进行考量后,普遍认同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课程。大学应该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开设相关必修课或选修课。出版发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普及教材,培训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四、思考与建议

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等大都缺乏系统认识。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如校报、校园网络、易班、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校园媒体的很多岗位应向学生开放,学生在参与校园媒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媒介的性质、特点、运作过程,逐步掌握创造和传播媒介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进而提升媒介批评的意识,合理利用和使用媒介资源,达到通过媒介自我教育的目的。校园媒体要发挥贴近学生的优势,积极宣传新媒体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等,为学生创造健康有益的媒介环境。学校也可以在发展校园媒介的基础上组建师生媒介素养小组,开展各种网络竞赛、新媒体操作培训、媒介素养讲座等,充分发挥校园媒介的媒介素养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维东.“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 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6-70.

[3] 黄永宜.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界, 2007(3):38-39.

[4] 汤琴.我国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 刘禹佳.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3.

作者简介:王雨晨,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猜你喜欢

认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