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维度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9-04-27张旖
张旖
摘 要: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师范生培养及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加强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深刻把握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表达,涵盖了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立德树人的“德”也具有广泛的含义,狭义的“德”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品德,广义的“德”不仅包括个人层面的“私德”还包括社会层面的“公德”和国家层面的“大德”,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二、明确立德树人的主体
长期以来,一提到立德树人,普遍认为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将立德树人看成单向的活动,忽视了教师之“德”也需要关注。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作用远大于其他职业,以往对教师的崇高师德强调的较多,缺乏对教师底线职业道德的规范,近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将给予撤销教师资格以及党纪处分。”高校教师要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与严格要求自己相结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和践行者。
三、切实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
上好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质就是价值观教育,高校教师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课全过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陈宝生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灵魂,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要进一步提高对思政课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专业课程中有丰富的价值观资源,且专业教育具有内隐的特点,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应深如挖掘教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课程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空洞的谈爱国,孤立的讲诚信,片面的说公正,而是变得实实在在、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各门专业课程都要守好各自的职责范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各个专业学科的学习之中,形成协同效应,这样就使学生接受了隐含在“智育”中的“德育”,一举两得。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在校园文化中坚持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教育者有意识教育,受教育者无意识接收的效果;学校在研究中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以丰富的生活为源泉,以多样体验形式为载体,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在师范生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师德养成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的意见》中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教师职前培养,尤其是高校师范生培养对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对师范生的培养应不局限于教学内容和技能的讲授,更应该帮助师范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重点对师范生进行个人品德考核与评价。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在家庭教育中坚持立德树人
统筹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和全国教育大会上多次指出,办好教育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全都有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步在于家庭教育,良好的家风和家庭教育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的第一堂课。因此,家庭也应该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任务,和学校、政府、社会形成系统合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要打好质量攻坚战[EB/OL].(2017-04-21).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421/c1053-2922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