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天人关系思想探微

2019-04-27付晓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荀子

付晓媛

摘 要:文章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探求荀子天人关系的来源,从天、人、天人关系三个方面阐述其天人思想的具体内容,并与同一学派不同时代的孔子、同一时代不同学派的庄子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意义价值并分析其局限性,探究先秦诸子天人思想的大体走向,探讨荀子天人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荀子;天人关系;天人之合

先秦诸学派学说中天人关系构建的基础具有较大研究价值,而荀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都十分显著。但他关于天人的学说较为零散,文章将对其进行整合与探讨,以明其义。

一、荀子天人关系思想

(一)关于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生活的时期,国家正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转型。宗法制度走向了衰落。“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行政组织代替了血缘组织”,诸侯国不断地兼并战争面临结束。在这种大一统趋势十分明显的社会背景下,各学派都要对学说进行更新改进,而荀子对传统儒家学说进行继承并加以改造,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既对当时的社会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对传统天人关系的发展与“突破”。荀子厌恶忌恨黑暗时代的政治,在乱世里亡国昏乱的君王接连不断出现,他们不遵守真理之道却专心于事鬼神者与祭主赞词者,信奉神灵,并且不通事理拘守小节。于是他推究儒家、墨家、道家的活动经历,编次著述了几万字的文章。从他自身对于昏庸无道之人的批判,所以可以想到他自身是个比较重于修养的人,另外他对依赖巫神摒弃大道的不满,对他的天人关系思想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著述中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二)《荀子》与其体现的天人关系

首先是《荀子》中所说的“天”,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种是“形而下”之天,即为自然世界的天,是人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也是日月星辰。这个意义的天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可以触碰,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天见其明,地见其光”(《荀子·劝学》)、“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荀子·儒效》)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然后天地相合,日月交替,四季流转,生成万物,这即是所谓“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而万物由天地阴阳交接变化产生,变化的过程必有一定的法则与规律,这就是“天行有常”(《荀子·天论》),世界有其自己发展的轨道,不会因为人的高尚或是卑鄙改变,而人需要有为,“制天命而用之”,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达到天地人的和谐。此为第一种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另一种是“形而上”的道德义理之天。相对于前一种来说,它是无形抽象的,但又不同于早期儒家的宗教色彩浓厚的“天”,它是一种理性的概念。荀子吸取了先秦儒家对天的认知思想,在以天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因天而生万物,万物的力量皆来自于天。在荀子看来,“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第一点就是天是为民着想的,“立君”也是以使民生活幸福为出发点;第二点是天为礼的三个本源之一,所以要达到礼需要尊天重道顺应天道;天既是万物本源,创造万物必有一定规则才使其长久不息,所以这个规则也是充满美好的,这就是第三点,天有“天德”,“变化代新,谓之天德”(《荀子·不苟》),所以人如果想变为有德之人就需要通过努力来到达这个无形的境界。

其次是《荀子》中以天为背景看人的变化。第一是对于自身修养的要求大大提升。从原因来看,是因为人“性本恶”,在《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应当通过礼仪法度加以引导,用道德教化使人性向善,以达到上述中充满美德的“天”。就像《儒效》中提到的“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学习之时应当专心致志,不三心二意,便能与天地并存。从表现来说,《劝学》之中提到君子應“博学”,较少空想以抓紧时间学习读书,此外应做好自省,这是学识方面的提升。又如《修身》里将礼义法度与顺境逆境关联用以强调礼义,外表恭敬内心忠信,端正行为战胜私欲,这是品德涵养的修习。从结果来说,就是通过对礼法的认识对先天“材朴” 的本性加工,加上人文教化使人性与天德得以相配。第二是“人”的个体意识显著增强。也就是相对于社会集体来说,个体更具有了独立意识。《荀子·荣辱》中提到“斗者,忘其身者也”,打架斗殴一是对社会不利的事,也是对自己身体与道德的不负责任,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出个人意识的增强。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与上天交往的范围扩大,个人也能对天阐发思考,于是思想更为多元,思想的进步不仅仅靠几个圣人,每个人都有与天沟通的机会。因为与他物相比人具有自己的意识情感,知荣辱懂法度,这一点是其他物体不具有的。

最后将以上两点结合起来探究《荀子》中的天人关系。第一,关于“天人之分”。荀子很明确地提出“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明”很明显是个动词,而“分”是个名词。有的学者将“分”看作区别,有的认为“分”为职分,笔者更认同后者观点。人的喜怒哀乐幸与不幸其根源都在于人;天的阴晴雨雪根源都在于自然界本身,互不干涉彼此平行,各有各的运行规律,并不是绝对的隔离与分别,只是职能各异各行其道。这不仅不是分离隔绝,反而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大和谐。第二,关于“天人合一”,笔者认为这才是荀子真正想表达的天人观念。对于自然界的天,他认为人应“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荀子·解蔽》)。“制”可以理解为其本意“裁”,在这里就是要规矩待天,掌握其规律并尊重天道,以达到天人和谐。此外,对于道德义理的天,他主张人应通过道德教化或后天学习去改变本恶的人性,以追求道德与精神的至高至美。天是检验人们行为好坏正误的标尺,《荀子·王制》中说:“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明察天时成为圣王作用之一。天也是人们修养道德的目标所在,是因为天道有其规律与法则,才激励着人为了使自己品德与天相配而做出的选择。

所以荀子想表达的真正观念为“天人合一”,“天人之分”可以说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或是人未努力时的最原始的关系描述,是另一个角度“天人合一”,天、人各有其责,但关系紧密不可分割,互相依靠发展、和谐共存。

二、与孔、庄天人思想对比

首先与同一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进行比较。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思考的主体都含有“人”,由此对人的道德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孔子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看到好的就去学习,见到不好的就反省自己;荀子说:“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也是说看到不好的行为要进行反省。而人性的美好是与天相呼应的,这点在孔子思想中更明显,他对于天的体认在于天是人道德的见证与检验,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将天对于人的评判几乎放在了决定其价值的地位上;荀子的“呼应”在于他认为人应使自己道德变美好而与天德相配。除了人,还有天的因素,他们都对天怀有敬畏之心。例如“天命”、“天德”这些词汇,还有前面提到的人对于天的态度是满怀敬意的,恭恭敬敬并去追求探寻。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论语》中,有以天为大这样的语句出现,表现出孔子眼中的天仍是带有神秘色彩与宗教色彩的,拥有无法超越的力量与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荀子认为的天已经满含理性精神,在以往对于天盲目崇拜上进行改造,将天与人的区别联系分的更清楚。总而言之他们都认为人可以通过道德的改善接近天,都对天充满了敬畏与向往,希望人能有美好的品德与天相配,达到“天人合一”,而荀子在孔子的天人学说上进一步思考,更理性地认识了天人关系,把天人职能分开,将二者放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

其次与时代相近但学派不同的庄子进行比较。庄子在继承老子“自然之天”的基础上深化发展认为天是与“道”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这个“天”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包含了万物,还是一种状态,代表了万物运行的规律,是自由存在、不会受到外界影响干预的。《庄子·骈拇》中说“天下有常然”,就是说世界是有自身规律的,对他物妄加矫正干涉,就是在对其本性进行约束从而会产生罪恶与争执导致纷争与不和。由此看庄子认为的“人”,才是破坏这种和谐的主体。《秋水》篇提出:“何谓天、何谓人”?答曰:“牛马四足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牛马四足”是自然常态,是未经修饰改造的最淳朴的物,而人为其“落马首、穿牛鼻”是人为了达到目的对最本真的东西进行的破坏,是不可取的。所以,庄子的理想是“天人合一”,但“合”是以分为前提的,一是人必须不能干涉天,二是天远远高于人所以人应顺从于天。荀子对于人的主体意识重于庄子,前者认为人能通过行为的修正去接近天德,后者认为人不能干涉天,要与之分离各行其道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可谓最终目的相同而途径与出发点有异。

三、对荀子天人关系的评价

在战国末期,经过混乱的战争地方势力隆起,西周的分封制度早已崩溃,且面临即将统一的政治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文化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因此各学派都在探索改变,想通过精神思想作用于社会现实,这是荀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天人关系作为哲学理论从各学派创立伊始就成为众人思考探索的问题。从巫文化至上人对于神鬼畏惧、对天绝对服从,天充满了宗教色彩;到诸子百家开始探索与突破,揭开“内向超越”的序幕,发现人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意义,继而将天赋予了“道”的意义,于是精神修养的意义开始从“事神”转为“求道”;然后到荀子这一时代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更为鲜明,人与天是两个主体,不是完全依赖,当然也不会完全分离,而是各行其道,“天”在此时的概念也更加理性,几乎抛除了宗教色彩,充满了人文精神与理性色彩,既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物,也是一种人心向往的精神境界,而人需要对道德修养加以完善才能到达。

所以說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是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与整合,批判继承体现在继承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并将天的主宰性降低、客观性提高,将人的顺从性降低、能动性提高;整合体现在它既有孔孟早期儒家的对道德仁义观的吸收,认为人性应向善从德,也有对老庄道家对于天道规律自然尊重顺应的“天行有常”自然性认知。同时它又是对后代天人哲学思想的重要启迪,在中国哲学史当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外,他对于人性的讨论及修养道德的探索,进而对个人身心和国家安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思想也有局限之处,由于对他家学说不断吸收融汇,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他的原本宗旨,郭沫若认为“他并不纯其为儒,而是吸取了百家的精华,确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我觉得他倒是很像是一位杂家”。并且,由于先秦哲学思想很大部分源于宗教神学,加上政治制度的封建性与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荀子的思想并未完全突破传统思想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田昌五,减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页.

[2] 此处特指余英时先生在论天人之际中提出的“轴心突破”概念,“轴心突破”指世界古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大跃动,最后导致系统性的哲学史或思想史的正式发端.余英时先生将“轴心突破”说用在先秦诸子的起源问题上,试将中国轴心突破的展开历程,置放于比较文化史的脉络之中,加以系统的叙述.参阅余英时,论天人之际,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8-9页.

[3] 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1页.

[4] 此处特指余英时先生所述的“超越”,是指轴心突破以后出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照的超越世界。参阅余英时论天人之际,第196页.

[5] 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6]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 2006年,第561页.

猜你喜欢

荀子
《孟子》《荀子》引《论语》考论
荀子弟子张苍考论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和谐
荀子的生态环保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