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唯物史观透视“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9-04-27白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

白芳

摘 要:从唯物史观的视域和角度来梳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重新解读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惊奇发现马克思民生思想经历了从理性主义的抽象民生解读到唯物史观视域下民生问题的科学解答,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一思想的形成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和唯物史观的形成步调一致,二者相互贯穿,“民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点,民生思想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研究内容。从唯物史观考察马克思民生思想以及当代价值,能够更加立体化的再现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创立过程,更加完整的理解马克思民生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更加深刻的把握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民生思想;人的需要

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点,也是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纵观近年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从人学、人的需要等视角来思考和探讨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对此,笔者打算从唯物史观的视域和角度来探讨和梳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重新解读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透视民生思想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关系以及从唯物史观考察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从唯物史观透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创立是立足社会现状、回应时代需求,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对现实民生状况进行探索、批判、思考,逐步从不成熟到成熟、从隐到显的发展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转变和形成步调一致。

(一)以人的自由本性為起点来关注现实民生问题

大学时期,马克思真正开始了对民生问题的思考,这一时期马克思民生思想主要受黑格尔的影响,在黑格尔看来,民生以及民众生活是建立在“绝对理性”的基础之上,是“绝对理性”演变和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把民众生活看成是精神领域的活动,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却忽视了民生的内在现实性和客观性。马克思这一时期深受黑格尔法哲学思想影响,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从人的自由本性去思考和探索民生问题,这种带有浓厚黑格尔理性主义色彩的民生观在其《博士论文》中体现得异常突出,在这里,马克思重点关注了人的精神自由和主体性,通过对“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分析,旨在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明个人的自由意志、独立性和自由。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不能抽象的理解“自由”,自由是有外在条件制约的,对此,作为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外部社会环境而存在,不能通过把人同周围环境而分开并且以绝对对立的方法来实现自由。另一方面马克思深刻分析和探讨了人与客观现实、自由意志与现实状况、哲学与世界的关系,指出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享有生活和自由发展的权利,要实现“定在”自由和幸福生活,就要“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通过“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消除封建统治者对民众进行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迫。虽然这时马克思对人的自由的论述已经初步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为他的民生思想增添了现实主义成分。但是他所说的“现实本身”还不是“世俗基础”和“此岸世界”,对“社会”的理解也没有真正从经济和关系层面来解读,只是自然和群体意义上的现象社会,总的来说,此时马克思还是从人的自由本性或者类本质出发来抽象的解读民生思想,以黑格尔的“理性”概念为前提,并没有真正超越黑格尔理性主义,走出唯心主义思想领域。

(二)关注民众物质利益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重大转折

在《博士论文》以及《莱茵报》期间,马克思仍然信奉黑格尔的观点:国家是理性的外在体现,它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民众的普遍利益,依然把实现民众的精神自由和民生幸福的任务寄托在作为“绝对理性化身”的国家身上,深信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依赖于对法律和国家所实行的改革。在关于出版自由的问题上,马克思仍然认为人不该为物质利益所支配和奴役,应该服从对自由精神的统一认识。但当马克思在接触到林木盗窃案、摩塞尔河沿岸地区农民的贫困状况后,他开始正式接触到现实民生问题,关注和思考民众物质利益。此时的马克思遇到了“苦恼的疑问”,“苦恼的疑问”实质上是现实的“物质利益”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信仰之间的矛盾,在这里马克思看到被黑格尔视为普遍理性化身和普遍利益代表的国家和法律,只是代表少数人的特殊利益,不是普遍利益的代表。在物质利益与法的对立中,在“应有”和“现有”的分裂中,马克思陷入了思想上的困惑,开始思考哲学的现实意义,进而在头脑中探求哲学的变革方向。正当他在“苦恼的疑问”中无法前进之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其人本学唯物主义思想为马克思破解“苦恼的疑问”提供了锁钥,对此,马克思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著对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和法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这一批判得出的结果是:法的关系和国家形式一样,根植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中,即根植于“市民社会”中,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服从于市民社会,对市民社会的剖析应该深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这表明马克思已开始从“理论哲学”转向现实社会,逐渐走向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和解释社会民生问题。这时期,马克思站在贫困群众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民生贫困进行法律和道德伦理的呼吁,对现实的异化状况和普鲁士政府进行强烈批判,表现出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

(三)从人的需要以及感性活动入手去剖析民生本质标志着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在面对理论与现实冲突时,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和清算,哲学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逐渐实现了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研究民生的视界也随之发生了转向,开始从人的需要、人的生活条件、生产实践等领域来解析民生问题,实现了从理性主义的抽象民生解读到唯物史观视域下民生问题的科学解答。实际上,马克思也正是由于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民众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及人的感性活动,才推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创立和形成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涉及“人的需要”的概念,并在后面的一系列著作中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系统论述,将人的需要与现实人的生产、交换、分配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使人的需要不在是单个的抽象的,而进入到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领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再局限于从人自身的需要去思考民生问题,而是从现实社会关系即从事现实民生实践活动的人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中去分析人的本质,再从人的本质、感性活动、实践的视角去分析现实民生境况,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民生活动,它是人和人的现实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依据,其中人类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又构成了整个社会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此把民生思想奠定在物质生产活动实践和生产关系基础上,指出要改善民生状况必须通过实践改造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要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造,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著中,进一步强调了满足“现实的人”的民生需要的基础和根本——感性物质生产活动——映射出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正式形成,也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完成。

二、从唯物史观透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民生思想包含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他的许多著作中,深切的表达了对“现实人”的需要的重视,对民生改善途径的思考,进而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这些探索和思考都构成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民生思想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的需要,着眼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们的苦难生活,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找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钥匙,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去阐释和说明需要的本质、客观性、多样性以及历史作用,使人的“需要”成为了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看来,民生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即“有血有肉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对于此,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民生的起点和核心要义。同时,马克思又指出,现实社会中人有多种需要,人以其需要的多样性和无限性以及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使自己与动物相区别,也由此决定了民生内容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首先,物质生活需要是民生的基本内容。物质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生活,它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以及人口自身生产。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生存的前提时明确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人类通过连续不断地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满足人自身连续不断地生发的需要。其次,社会需要是民生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需要,人是通过社会实践来满足自身需求,它必须从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中获取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社会需要也被称之为“交往需要”,将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同时,人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来保障自己的各种需求,社会需要甚至是人的更为根本的需要。马克思多次强调“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和社会需要”。再次,精神需要是民生的必要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追求精神性需求是人的本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也有“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课,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 需要。而且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需求的愿望更加强烈。最后,发展性需要是民生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人在劳动生存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发展自己,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挖掘和拓展人的各方面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人的本质需要。

(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民生思想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最高价值取向和目标在于构筑“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并且指明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依据、条件和途径。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合法性依据和现实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的、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的剥削本性也导致了无产阶级的陷入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毫无自由的艰难境地,也为建立新的社会形态提供了合法依据和物质前提。其次,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解放,使自己从资本主义的剥削和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就必须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而这就需要进行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且马克思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即人的自我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個人特有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二是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即人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约束,使人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劳动方式;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即打破狭隘的社会分工,通过人的普遍交往建立全面的普遍的社会联系;四是人的需要的全面拓展,即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充分涌流,实现按需分配;五是人类整体的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标志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完美融合。最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因此,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条件,通过一个长期奋斗和不断积累的历史过程才能最终完成。

(三)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是民生思想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创造大量的物质生活资料,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单靠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完全解决民生问题和民生困境,还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必须对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进行强制性干涉,从而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的全面进步,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协调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准确表达了生产发展是民生建设和民生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手段,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变革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包括逐步消灭城乡对立、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儿童的工厂劳动等民生举措。总之,马克思把民生问题的解决构筑在两个基础上:一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不断变革完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通过构建合理的社会体制机制,将民生福祉落到实处,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三、从唯物史观透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地位

马克思民生思想在其唯物史观中有着举起轻重的地位,马克思正是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才逐步走向对现实中“人的需要”的思考、对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重视,并逐渐转向唯物史观。而马克思民生思想也是伴随唯物史观的形成而产生并发展的,二者相互贯穿。

(一)“民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点

马克思深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在读书时期就产生为民众追寻幸福生活的愿望,并且一生都在努力遵守和践行自己的初衷“为全人类谋求幸福”的伟大理想。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遭遇大量非常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对现实民众贫困状况和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处境的思考和追问中,使马克思对早期坚信的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世界观发生了动摇,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从现实民生的“物质利益疑难”问题开始,马克思逐渐从理论转向对现实民生的关切,从天上转向地下,从人的精神自由转向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中,研究他们的生产生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异化劳动学说为核心分析了国民经济学的根本矛盾,指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才导致工人阶级的民生困境。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要改变这种异化的生活状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对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认为思想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的社会关系、现实的需要和利益所制约的,“思想在利益的面前一定会出丑”。对此,《神圣家族》也被列宁称为“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马克思唯物史观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文中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为基点、从“他们的物质生产生活本身”出发,揭示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意义,首次全面阐述了唯物史观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的民生需要推动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从而促使人去不断改造自然、“创造历史”以及“创造人自身”。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马克思正是由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贫困民众生活状况的关注,并以此为基点对现实社会人的需要这一基本事实进行研究,才创立了新世界观——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也从另一侧面揭示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科学性。

(二)马克思民生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起点以及整个唯物史观的论述中总离不开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阐述。马克思民生思想核心要义是围绕现实的人的生存以及民生需要展开,并把人的需要放到了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阐述了一个简单基本事实:人类要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要生活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 以及其他实践活动。因此,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就构成了一定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核心内容。同时,马克思民生思想主要着眼于改变现实资本主义社会贫困民众和工人阶级生存状况,要求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合理社会关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民众现实需要和利益,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同样是现实的人,承认人的现实需要和利益,承认人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并且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现实的人的活动而已,并在人的物质生产生活中发现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这方面来看,马克思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民生问题进行了科学解答,回答了民生主体、内容、目标,并且指出如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改变现实民生状况,促进民生事业发展。因此,可以看出改善和保障民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基点,马克思民生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四、从唯物史观透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民生思想的发展性

唯物史观一个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的民生问题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阶段性,它是一个与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不断变化的课题,因而,看待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民生思想”也必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伴随社会日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的诉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民生的內容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今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包括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也有干部作风、利益分配、社会改革、公平正义、民族宗教、生态环境等多层面、多领域的问题,民生问题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民生建设的边界越来越宽。对此,政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权利的重要部门需要适时地推进民生建设,拓展民生建设的新内容,满足群众不断发展的民生诉求。

(二)民生思想的系统性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及民生思想都明确指出一个事实:“现实的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即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社会需求以及发展需求,同时,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决定了民生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连又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对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件事关人的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全局性工作,不仅涉及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还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必须把发展和建设民生事业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来统筹谋划,将民生改善上升到顶层设计,并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改革促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最终促进民生改善;要在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中,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推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顺应人民意愿、满足民生需求、夯实民生之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第246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第246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293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293页.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