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向心力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问题研究

2019-04-27刘志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向心力思政课影响

摘 要:“向心力”是物理学名词。习近平总书记把它引入我国社会学领域,与“凝聚力”并列使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社会向心力。”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了“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 问题。中国社会向心力指的是中国社会凝聚起来共同推进中国发展的力量。它的大小受到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推动改革建设中的态度和行為的影响。而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大学生,当然也是社会向心力的重要影响部分。所以,有关社会向心力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影响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作一定的对策研究。对此,文章提出以下新的认识,以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向心力;思政课;影响

曾经一段时间,我们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集中于教、学两方面的研究,对于教学效果的考查因素也主要着重于教、学两方面。但事实上高校不是一个封闭的密封圈、大学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家庭联系,比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国家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腐败现象、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等等,都会影响群众凝聚力、社会向心力。再加上如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信息影响,社会向心力状况肯定会对我们的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经济社会成就,人民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开放实惠。但我们毕竟是一个国大人多、历史欠账很多、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改革中也不是一下子就会把所有问题短时间解决;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进入深的层次以后,更多的问题也不断的暴露出来需要解决。所以今天,社会中仍然会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仍然会有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地方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群众凝聚力、影响社会向心力。

(一)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地区、沿海内陆地区、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等形成的经济差异、包括资源占有上的明显差异,客观上给人民群众在心理上和实际生活造成不同影响,从而使群众凝聚力、社会向心力会出现某些弱化问题,人民群众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平衡状况,进而给来自于这些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时,其实际效果,往往受到社会基层的初始影响。

2017年秋学期、2018年秋学期,笔者分别和来自不同地区的120名新同学做匿名QQ调查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绩统计,结果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结果:那就是;来自发达地区、社会资源占有优势地区的同学都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思政课的更大兴趣、成绩也普遍要高、更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认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指导地位、认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自己的人生指导意义……而来自落后地区、社会资源占有不具优势地区的同学一说到马克思主义往往就会说“他们家乡那里的人们都说……、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领导用的”等等、成绩也一般不是很高……。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会影响社会向心力的强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

2018年春季学期,笔者和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做了程度不同的交流和谈心,真切的感受到这种经济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社会向心力差异,使得大学生在面对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时的态度,还是有些不同的。比如城市学生,对公益更热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显得快热、交流起来兴趣更大;农村同学相对要慢热一些,但一谈到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他们又表现得热情洋溢、充满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无比肯定。从而可看出城乡同学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点。

(三)国家民主政治水平还不是很高,民主政治的具体形式、具体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百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因此,老百姓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地区间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向心力,结果这些因素使处于社会联系中的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出政治学习上热情程度的参差不齐。

(四)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弊端,比如党内严重的腐败现象、领导干部的一言堂、领导班子的难以协调、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好等,严重的损害了党的正面形象。使得大学生往往受家乡、同学、亲戚、朋友等传播的不对称信息影响,情绪化看待、以点带面、一叶障目的形成对党的错误认识;部分学生甚至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思政课的抵触情绪、学习应付、或在学习中不能进入入脑入心的状态。

(五)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中国社会存在的某些部分社会单位和社会成员思想混乱、群体性事件、社会暴力事件、社会重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问题、社会的不公正现象、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一些公众人物的移民等现象使社会向心力不时受到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政课教育无疑要受到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今天网络发达,大学生往往缺乏理性辨析的前提下,更容易受大的社会向心力舆情的影响而被左右,往往“课上老师苦口婆心,不如一段网上新闻”。

综上所述、社会向心力问题的实际存在和影响,对高校思政课教育影响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新形势下不容忽视的现实存在和严肃问题。我们不能还像以往那样在教学中只是把研究的眼光放在教、学两方面。而应该对社会向心力问题对高校思政课影响的问题实事求是的客观看待、理性面对、正确处置。从而既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重视家庭联系;又明确告诉学生们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时怀有一副纯正的自我之心,不被消极的社会舆论和消极的社会舆情所左右而先入为主。更不被自己周围的一些错误的不和谐社会舆情影响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从而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把自己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有志青年和有专业知识的建设者。

社会向心力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教者有着现实、客观的影响。那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针对社会向心力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的正确处理,以使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多种教学方法并举、使学生了解社会正面现实、让学生从心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在教学中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满堂灌的干巴现象,而应该多种教学手段并举。特别是采取现代电教手段,采集更多第一手现实生活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现实成就,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从心底里自觉的形成对党、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从而消除来自社会上、网络上一些消极舆情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避免个别学生对思政课的先入为主的偏见、抵触。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体验一下长征路、抗日村、延安窑洞等等先辈们的艰苦生活环境;有机会的话让学生参观一些有代表性的城、乡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一番城乡地区由穷变富过程的不易和历史遗留问题改变过程的艰难;再让他们回头看看咱们今天改革开放后北上广深的先进设施和J20等现代化武器装备,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团结”、“民族魂”、“凝聚力”、等等这些核心词的分量。同时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意识到要改变现状,团结才是力量、共产党才是核心、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三,敢于揭短。但明确告诉学生,少数腐败分子恰恰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才在“三观”上出了问题、毁了自己。

党内少数腐败分子的出现,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不能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共产党本身、更不能把腐败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恰恰相反,这些少数腐败分子正是因为放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放松了自己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改造,结果走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不仅毁了自己、毁了家人、也给党抹了黑。让不明真相的人们误以为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制造了腐败、制造了腐败分子。所以,教学中应该清楚明白的告诉大学生,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價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科学知识很重要,但在人生的关键点上,正确、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更重要。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掌握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学说。

第四,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政课课堂教学环节的规范要求,形成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曾经很重视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总觉得进了大学门就应该掌握一门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将来有实力成家立业、报效国家。所以,专业课的学习一直是大学期间的重中之重,学校以这样的教学思路为核心,学生也把专业课的学习当成了“主课”,而把思政课则当成了所谓“副课”而不被重视。思政课老师也经常被称为“副课”老师而在学校地位尴尬而缺少了一些权威性。结果上课时经常性的有学生翘课、请假、不认真听课等上课状况。加上思政课本身的一些问题,大学生上课效率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还是有所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下功夫制造良好的学校氛围。从学校入手,不能有专业课、思政课;“主课”、“副课”之分,更不能给学生有专业课重要、思政课不重要的印象。而是学校从上到下形成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校园氛围,从教师入手、加强思政课堂的教学要求,既不呆板教条、了无生机;又不放任不管、随意来去。而是造成一种师生重视,用心教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那样一种教学气氛。对个别连续旷课、态度放任、谬论连篇甚至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而屡教不改的“港独”、“台独”、“精日”等所谓“个性”学生,应果断给予思政课不及格的考试处置。

通过以上几个方法的结合使用,应该会最大可能的避免社会向心力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使我们在教学中更加自觉的有的放矢、强化教学,把习主席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2017.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刘志安(1961-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获奖文章:论《纲要》教学中“论辩”环节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获学界好评。

猜你喜欢

向心力思政课影响
凝聚侨胞向心力 谱写时代新篇章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