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院校实习生的德育工作研究
2019-04-27陈美香刘俊
陈美香 刘俊
摘 要:实习是大中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习期间,不仅仅要加强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还要重视实习生的德育管理。本人从分析大中专院校实习生的德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德育管理途径。
关键词:大中专院校;德育;途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日趋紧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不仅仅要求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高,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认为“德育是由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共同组成的,其中社会是培养德育的大课堂,家庭德育是德育的基础,学校德育只是德育的一部分”。因此,德育即大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内容。有些学者认为德育在中国仅指大德育,在地方仅指道德教育。
一、大中专院校实习生的德育教育现状
(一)顶岗实习生的德育现状
顶岗实习生的德育现状存在问题:其一,缺少敬业精神,工作上沾轻怕重,抱怨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其二,纪律意识不强,迟到,早退,工作期间做有工作无关的事情。其三,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协作共事。其四,心理承受能力差,实习目的不明确,遇到困难,惊慌失措,抗压能力弱,甚至抑郁离职。最后,诚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弄虚作假,谎话连篇。
(二)德育教育观念淡薄
大中专院校学生认识上存在问题,其一,错误的认为实习就自由了,不再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其二,认为实习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实习管理制度、法规政策不完善,许多学校对学生管理仅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学生的安全问题,甚至对实习生的管理处于“放羊”的状态。而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也主要停留在安全、工作业绩及表现等,综上所述,实习生的德育教育被邊缘化,对实习生的思想、心理及道德关注远远不够。
(三)德育教育内容、方法单一
许多院校德育教育还是沿袭普通高中的传统德育教育方式,在内容和方法上没有彰显职业院校的特殊职业性特点,灌输式的向实习生传达“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理论知识。方法上也比较单一,一般通过教师理论上课、讲座、培训、实习生座谈等传统形式,然而,实习生到实习单位后,人员安排比较分散,被安排到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有些工种出现几班倒,上课时间统一存在难度,并且,工作繁多,精神压力大,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实习生的兴趣,授课效果甚微,德育教育没有落实到实处。
二、大中专院校实习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建立实习期德育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实习生德育工作的目标,责任分工。围绕目标,明确学校企业双方职责,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双导师管理,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导师侧重于负责实习生的安全、心理、生活、职业意识等指导,企业导师侧重于负责实习生的生活、技能、职业素养等指导。其次,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德育目标要顺利实现,必须投入相适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化学校和企业德育教师队伍,设置一定的德育经费,专款专用,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最后,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德育老师、实习就业办领导、实习指导师、企业导师、企业领导及同事应当参与评价,同时评价应当考虑多方面,比如实习生的实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活动参与及工作业绩等。
(二)完善实习期的德育内容
根据大德育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内容应当全面,第一,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人们从事一定职业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结合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职业观念。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国际组织定义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适应能力强。在如今现代化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作为优秀的职业人人,只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保持乐观的职场心态,积极迎接挑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习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特点,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选择合适的职业,做好职业规划;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懂得简历的制作,掌握面试技巧,端正择业与创业的心态。第四,法纪教育,无规矩不成方圆,道德与法律是人们最重要的两种调节手段,实习生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与企业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创新实习期的德育方法
方法为教学服务,针对实习生的学生和职员的双重身份,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积极探索项目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由于教学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学校的教学形式可以采取网络交流平台、现场专题讲座、活动等形式,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有意义的活动、积极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范事迹等教学形式,寓教于乐,达到实习生从内心接受学习,积极参与,发挥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钭利珍.大德育——福泽谕吉的德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7(8):71-73.
[2] 张忠华,姜黎红.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J].教育导刊,2008(7):4-8.
[3] 罗石.对“大德育”概念质疑的质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02-108.
[4] 莫华为.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德育工作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2(29):55-58.
[5] 彭新立.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德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60-62.
[6] 郝秀芬.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4):68-72.
[7] 钭利珍.大德育——福泽谕吉的德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7(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