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证国考制度下师范生专业使命感的异化
2019-04-27姜亚洲
姜亚洲
[摘 要]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国于2015年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国考制度。然而这一制度的实施却带来了师范生专业使命感的异化,由成为“教育者”沦为“应试者”和“教书匠”。此异化的表征有:课程学习上师范生根据对应试是否“有用”来进行判断和抉择,能力训练上热衷于面试所需模拟教学技能的训练,专业理想上成为“教育者”被弱化。造成师范生专业使命感异化的根源是应试教育文化蔓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及我国师范生自我发展的可能路向比较狭窄。鉴于此,应配合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弱化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的评鉴功能,开拓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师资格认证方式,满足师范生自我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促使师范生专业使命感的回归。
[关键词] 教师资格认证; 师范生; 专业使命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3-0029-03
一 问题的缘起
在世界范围内,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意在在于通过教师资格认证,保证教师在入职之时即具备教育教学要求相关素养和能力。典型如美国,在其教分权制的教育制度下,以州为认证主体,实施多形式多渠道且层次分明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同时开展大量的教师考试研究以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效益。2010年后,我国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项改革举措源源不断地出台。顺应通过教师资格认证来提高教师质量的国际潮流,我国从2012年起试行教师资格认证全国统考,2015年后则全面实施全国统考,反映了提高教师质量的迫切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实施,师范生毕业即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自推行教师资格认证国考制度之后,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成为师范生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如何使课程设置更为合理,让师范生获得相应的教育教学素养,是师范院校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对于师范生而言,如何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使自身的各项能力得到提高是最重要的问题。然而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的重要性,师范生在校学习时的专业使命感出现了异化:专业学习转向片面应试。本文拟探讨师范生使命感异化的表征及根源,并尝试提出解决之道。
二 我国师范生专业使命的演变及其特征
专业使命意味学习本专业时所应承担的知识和能力发展责任,本文所谓专业使命感,是指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对自身通过专业学习应达到的专业水平的认知和期许,明确学习本专业时作为专业学习者的所应承担的角色责任。由此,师范生的专业使命感是师范生在进行教师教育专业学习时,对自己所应达到专业水平的期许和对自身角色责任的认知。
我国专业的师范教育从清朝末年开始举办。在效仿日本师范学校的办法的基础上,1897年南洋公学创办师范院开启先河,其后在京师大学堂中开设“师范馆”,正式实施高等师范教育。此时对于师范生的要求主要是糅合了传统的“以吏为师”的特征,同时吸收了近代西方师范教育的思想。如在师范生的专业要求中更多强调传统道德方面的内容,认为“师范生为中、小学堂表率之资”。[1]不难看出此时师范生的专业使命主要在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学业要求方面并没有提出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独特使命。
1912年之后,我国的师范教育改弦更张,对师范生的专业要求从道德品质扩展为审美、公民责任、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诸多方面。如民国初年教育部颁布的《师范教育令》中规定,师范生须“谨于摄生、勤于体育、富于美感、勇于德行、爱国家、尊法宪、独立博爱、趋重实际、具高尚志趣、悟施教之方、有自动学习能力”,[2]体现了对师范生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换言之,在此阶段,师范生的专业使命除了成为合格的公民之外,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趣等个人修养,同时应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针对各级师范院校的《师范学校规程》,主要特征有两个:一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之所以具备这两方面的特征是來自于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即课程设置全为必修,强调专业系统性知识学习,过分强调课程内容与中学课程的对应。[3]在此背景下,师范生的专业使命首先是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其次是学习各科专业知识,这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体现。
在2010年之后的各项教师教育改革举措中,有重大意义的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要依据《专业标准》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类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专业标准》所规定的“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基本理念,赋予了师范生新的专业使命。简言之,在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师范生具有了成为“教育者”“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的多重使命。
由此可知,从我国专业的师范教育产生至今日的教师教育改革高潮,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者”的专业使命包含高尚的道德水准和专业的教学能力,且在当下与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接轨的背景下,作为“教育者”的专业使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师范生所应具有的专业使命感当以促使自己成长为专业的“教育者”为核心。
三 教师资格认证国考制度下师范生专业使命感异化的表征
在各级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教师质量监控有了依据。由此,教师资格认证理应成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利器。然而,在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和求职时的入编考试“两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师范生的专业学习沦为“应试学习”,为通过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师范生将自身成长为“教育者”的专业使命感异化为“应试者”和“教书匠”。通过对Z省和G省两所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调查,发现此专业使命感的异化有如下三种表征: